一种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2745发布日期:2019-04-12 23:5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管材在生产加工中,往往需要在管材上料库中取出管材来供人们生产和加工,即实现送料,过去,该步骤往往是依靠人力完成的,费时费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产效率的高要求,人们开始使用机械结构组成的送料机构来方便实现物料的送料。

送料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送料机构,有不少加工机器采用单送料臂送料,但是,单送料臂对于夹持长度较长的管材夹持可靠性低,安全性差,由此,对于长管材不少加工机器采用双送料臂来对管材实现两端固定夹持,但是,使用双送料臂实现送料的方式,其只能适应一定长度的管材,灵活性和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包括固定梁、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固定臂、齿条、导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齿条和导轨均安装在固定梁上,所述固定臂与固定梁相连接,所述齿条和导轨相平行,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滑块均安装在第一活动臂上,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二滑块均安装在第二活动臂上,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二电机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安装在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和固定臂能对管材进行夹持,实现三点支撑,而且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带动,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能沿着齿条方向运动,即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与固定臂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使得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与固定臂的管材夹持长度可以根据管材的长度调整,即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长度的管材的送料,灵活性和实用性强,而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导轨的设置则能保证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的移动准确性,提高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的送料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动臂包括第一夹持机构、第一支臂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一支臂相连接,所述第一支臂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臂上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套装在第一滑道上。第一滑槽和第一滑道的设置能方便第一支臂进行移动,以便于对第一支臂的长度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活动臂包括第二夹持机构、第二支臂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第二支臂相连接,所述第二支臂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臂和第一支臂相平行。第二支臂和第一支臂相平行能保证夹持的管材维持在水平状态,方便摆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臂上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套装在第二滑道上,所述第二滑道和第一滑道相平行。第二滑槽和第二滑道的设置能方便第二支臂进行移动,以便于对第二支臂的长度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臂包括第三夹持机构、第三支臂、第三支架和连接块,所述第三夹持机构与第三支臂相连接,所述第三支臂安装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第三支架通过连接块与固定梁相连接,所述第三支臂和第一支臂相平行。第三支臂和第一支臂相平行能保证夹持的管材维持在水平状态,方便摆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支臂上设有第三滑道,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套装在第三滑道上,所述第三滑道和第一滑道相平行。第三滑槽和第三滑道的设置能方便第三支臂进行移动,以便于对第三支臂的长度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上夹块、下夹块、夹持齿轮、上夹持齿条、下夹持齿条、上夹持滑块、下夹持滑块、第一夹持导轨、第二夹持导轨、夹持支架和夹持电机,所述第一夹持导轨和第二夹持导轨均安装在夹持支架上,所述上夹持齿条和上夹块均与上夹持滑块相连接,所述下夹持齿条和下夹块均与下夹持滑块相连接,所述上夹持滑块安装在第一夹持导轨上,所述下夹持滑块安装在第二夹持导轨上,所述上夹持齿条和下夹持齿条均与夹持齿轮啮合相连,所述上夹持齿条、下夹持齿条、第一夹持导轨和第二夹持导轨均平行设置,所述夹持电机与夹持齿轮相连接。由此,通过夹持齿轮的转动,能带动上夹块和下夹块的上下移动,以此实现夹持或者松开动作,工作可靠性强,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的另一个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1的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的第一活动臂的第一夹持机构的正视图。

图4为图1的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的第一活动臂的第一夹持机构的仰视图。

图中:1.固定梁、2.第一活动臂、3.第二活动臂、4.固定臂、5.齿条、6.导轨、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21.第一夹持机构、22.第一支臂、23.第一支架、221.第一滑道、231.第一滑槽、31.第二夹持机构、32.第二支臂、33.第二支架、321.第二滑道、331.第二滑槽、41.第三夹持机构、42.第三支臂、43.第三支架、421.第三滑道、431.第三滑槽、211.上夹块、212.下夹块、213.夹持齿轮、214.上夹持齿条、215.下夹持齿条、216.上夹持滑块、217.下夹持滑块、218.第一夹持导轨、219.第二夹持导轨和220.夹持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材上料库送料机构,包括固定梁1、第一活动臂2、第二活动臂3、固定臂4、齿条5、导轨6、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

第一活动臂2包括第一夹持机构21、第一支臂22和第一支架23。第一夹持机构21与第一支臂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支臂22上设有第一滑道221,第一支架23上设有第一滑槽231,第一滑槽231套装在第一滑道221上,由此使得第一支臂22安装在第一支架23上,且第一支臂22在需要时能通过第一滑槽231和第一滑道221的配合在第一支架23上滑动,不需要时则能通过螺栓等连接件锁死。

第二活动臂3包括第二夹持机构31、第二支臂32和第二支架33。第二夹持机构31与第二支臂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支臂32上设有第二滑道321,第二支架33上设有第二滑槽331,第二滑槽331套装在第二滑道321上,由此使得第二支臂32安装在第二支架33上,且第二支臂32在需要时能通过第二滑槽331和第二滑道321的配合在第二支架33上滑动,不需要时则能通过螺栓等连接件锁死。

固定臂4包括第三夹持机构41、第三支臂42、第三支架43和连接块。第三夹持机构41与第三支臂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臂42安装在第三支架43上,第三夹持机构41与第三支臂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三支臂42上设有第三滑道421,第三支架43上设有第三滑槽431,第三滑槽431套装在第三滑道421上,由此使得第三支臂42安装在第三支架43上,且第三支臂42在需要时能通过第三滑槽431和第三滑道421的配合在第三支架43上滑动,不需要时则能通过螺栓等连接件锁死,而连接块与第三支架4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而第一支臂22、第二支臂32和第三支臂42均平行设置,且第一滑道221、第二滑道321和第三滑道421也均平行设置。

齿条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梁1上,导轨6也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梁1上,齿条5和导轨6平行设置,固定臂4的连接块与固定梁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即第三支架43通过连接块与固定臂4相连接。

第一电机7和第一滑块9均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活动臂2的第一支架23上,而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7的驱动轴上,第二电机8和第二滑块10均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活动臂3的第二支架33上,而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二电机8的驱动轴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齿条5啮合连接,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能在齿条5上横向运动,而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均套装在导轨6上,使得第一支架23能通过第一滑块9在导轨6上滑动,第二之间能通过第二滑块10在导轨6上滑动。

另外,第一夹持机构21、第二夹持机构31和第三夹持机构41的结构相同,第一夹持机构21包括上夹块211、下夹块212、夹持齿轮213、上夹持齿条214、下夹持齿条215、上夹持滑块216、下夹持滑块217、第一夹持导轨2186、第二夹持导轨2196、夹持支架220和夹持电机。 第一夹持导轨2186和第二夹持导轨2196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夹持支架220上,上夹持滑块216套装在第一夹持导轨2186上,下夹持滑块217套装在第二夹持导轨2196上,而上夹持齿条214和上夹块211均与上夹持滑块2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夹持齿条215和下夹块212均与下夹持滑块2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夹持齿条214和下夹持齿条215均与夹持齿轮213啮合相连,且上夹持齿条214、下夹持齿条215、第一夹持导轨2186和第二夹持导轨2196均平行设置,而夹持电机的驱动轴与夹持齿轮213固定连接,且夹持电机能固定安装在相应夹持机构的相应支臂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先调整相应的滑道和滑槽的位置,来对第一支臂22、第二支臂32和第三支臂42的伸出长度进行调整,使其伸出长度能符合用户需要,之后对相应的滑道和滑槽进行锁死。

并且根据管材的长度,用户可以启动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分别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且由于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均位于导轨6上,在上述限制下,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于齿条5上滚动,使得第一活动臂2和第二活动臂3能沿着导轨6的方向发生水平移动,而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能于导轨6上滑动,以保证该移动位置的准确性,最终使得第一活动臂2、第二活动臂3和固定臂4之间的距离能适应管材的长度,以此来方便对管材进行夹持。

当需要对管材进行夹持,管材能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21、第二夹持机构31和第三夹持机构41上,来实现三点夹持,每个夹持机构的夹持方式相同,此处以第一夹持机构21的夹持为例,用户可以启动夹持电机,使得夹持电机驱动夹持齿轮213转动,夹持齿轮213分别带动上夹持齿条214、下夹持齿条215相互靠近,则与上夹持齿条214和下夹持齿条215分别相连接的上夹持滑块216和下夹持滑块217随动,与上夹持滑块216和下夹持滑块217分别相连的上夹块211和下夹块212也随动,最终实现对管材的夹持,另外,当需要对管材放松时,可以驱动夹持电机驱动夹持齿轮213反方向转动,使得上夹持齿条214和下夹持齿条215相互远离,使得上夹块211和下夹块212也远离,实现对管材的放松。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