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片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3282发布日期:2019-06-12 00:0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金属片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片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金属片绕线机是将线状物缠绕到金属片上,工作效率高。现有金属片绕线机的线绕置在金属片上时线的倾斜度不可调整;且金属片与其上绕置的线的连接不够紧密,影响成品质量;还有现有的金属片绕线机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片自动绕线机,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片自动绕线机,包括作业台、进线机构、绕线机构、金属片上料机械手,进线机构包括放线辊、U型固定板及置于U型固定板内且依次分布的滑轮A、驱动轮组、由滑轮B组成的调线组件、设有进线通道的固定块;固定块远离放线辊的端面上通过气缸B连接并控制有切刀,所述切刀位于通道的端口正上方;

所述绕线机构包括位于通道端口两侧且对称的固定杆、两固定杆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一字凹槽,两固定杆向远离的端通过气缸C固定在从动轴上;

所述切刀的下方设有设有下料口,作业台下方设有托板,托板上设有可滑动的环形框和连接并控制环形框的气缸D,托板的一侧设有收料槽,下料口与环形框之间设有下料通道,环形框正上方设有连接气缸E的压块;

所述U型固定板通过底座固定在作业台上,且U型固定板通过T型杆与底座上的T型槽滑动连接,T型杆上固定有设有圆周分布螺纹孔的圆盘,T型杆与U型固定板转动连接,螺钉穿过U型固定板底面与螺纹孔配合将U型固定板与T型杆固定连接;作业台上表面设有角度盘。

相邻滑轮B纵向错开分布,共设置两排滑轮B。

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且分别固定在U型固定板的两侧板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其中主动轮连接电机A,设有从动轮的侧板内壁上设有纵向凹槽从动轮的固定轴置于凹槽内,且固定轴端部连接与之垂直的杆,杆连接气缸A。

所述从动轴通过皮带连接主动轴,主动轴连接电机B。

下料通道和气缸E均固定在作业台的下表面上。

还包括点焊机构,所述点焊机构包括低柱和焊接头,所述低柱和焊接头分别连接有气缸F和气缸G。

所述U型固定板与T型杆之间设有轴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金属片绕线机绕线角度不可调、绕线本体与金属片本体紧密度不够以及结构复杂的问题,该金属片自动绕线机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设置可旋转的U型固定板,配合角度盘可根据绕线所需角度进行调整;同时绕线完成的金属片直接进入压制程序,经过压制的绕线金属片的绕线本体与金属片本体牢牢固定,且表面平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U型固定板3和驱动轮组3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线组件3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U型固定板3和底座1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T型杆1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绕线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9为绕线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Ⅱ。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9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片自动绕线机,如附图8-9所示,绕线金属片包括绕线本体0002、金属片本体0003及套置在金属片本体0003上的隔层0004,绕线时,绕线本体00002端部通过点焊固定在金属片本体0003上,再通过旋转绕线将其绕置在隔层0004的外侧。其中附图8和附图9为绕线角度不同的两绕线金属片。

包括作业台0001、进线机构、绕线机构、金属片上料机械手4,进线机构包括放线辊1、U型固定板3及置于U型固定板3内且依次分布的滑轮A31、驱动轮组32、由滑轮B331组成的调线组件33、设有进线通道341的固定块34;固定块34远离放线辊1的端面上通过气缸B002连接并控制有切刀5,所述切刀5位于通道341的端口正上方;

如附图4所示,所述绕线机构包括位于通道341端口两侧且对称的固定杆6、两固定杆6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一字凹槽61,两固定杆6向远离的端通过气缸C003固定在从动轴62上;

如附图5所示,所述切刀5的下方设有设有下料口06,作业台0001下方设有托板7,托板7上设有可滑动的环形框71和连接并控制环形框71的气缸D004,托板7的一侧设有收料槽8,下料口06与环形框71之间设有下料通道061,环形框71正上方设有连接气缸E005的压块72;

如附图6-7所示,所述U型固定板3通过底座10固定在作业台0001上,且U型固定板3通过T型杆11与底座10上的T型槽12滑动连接,T型杆11上固定有设有圆周分布螺纹孔14的圆盘15,T型杆11与U型固定板3转动连接,螺钉2穿过U型固定板3底面与螺纹孔14配合将U型固定板3与T型杆11固定连接;作业台0001上表面设有角度盘13,当需要调整绕线0002的绕线倾斜度时,将螺钉2旋出,通过角度盘13准确调整U型固定板3相对底座10的角度,将螺钉2穿过U型固定板3连接在此时与之对应的螺纹孔1内。T型杆11通过螺杆16连接电机C03。

如附图3所示,相邻滑轮B331纵向错开分布,共设置两排滑轮B331。

如附图2所示,所述驱动轮组32包括上下平行设置且分别固定在U型固定板3的两侧板上的主动轮321和从动轮322,其中主动轮321连接电机A01,设有从动轮322的侧板内壁上设有纵向凹槽35,从动轮322的固定轴置于凹槽35内,且固定轴端部连接与之垂直的杆36,杆36连接气缸A001。通过气缸A001调整主动轮321和从动轮322之间的距离,即对绕线0002夹紧程度。

如附图5所示,所述从动轴62通过皮带63连接主动轴64,主动轴64连接电机B02。通过皮带63连接同一主动轴64,保证两从动轴62转动同步。

如附图5所示,下料通道061和气缸E005均固定在作业台0001的下表面上。

如附图4所示,还包括点焊机构9,所述点焊机构9包括低柱91和焊接头92,所述低柱91和焊接头92分别连接有气缸F006和气缸G007。低柱91和焊接头92同时作业将金属片0003和绕线0002焊接在一起,再结合压块72对绕线金属片的压制,绕线0002和金属片0003连接牢固,不易分离。

所述U型固定板3与T型杆11之间设有轴承。

具体地,如附图1所示,绕线本体0002从放线辊1上放出,依次经过滑轮A31、驱动轮组32、调线组件33及固定块34的进线通道341,并从通道341中出来;首先,金属片上料机械手4将金属片0003夹持至两固定杆6之间,两固定杆6受气缸C003的作用,相向移动,将金属片0003的两端分别被插入一字凹槽61内;其次,驱动轮组32将金属线0002向被固定的金属片0003移动,直至位于金属线0002的端部置于金属片0003的正上方,此时,如附图4所示,气缸F006带动向金属片0003方向移动,直至贴置金属片0003下表面,然后气缸G007带动焊接头92向金属片0003移动,直至将金属线002端部点焊在金属片0003上,焊接完毕,低柱91和焊接头92复位;然后,金属片上料机械手4复位,金属片0003被固定在两一字凹槽61内,如图1和图6所示,电机C03驱动螺杆16使T型杆11沿T型槽12移动,同时带动整个U型固定板3移动,即通道341也带着其内的金属线0002一起移动,与此同时如附图5所示,电机B02通过主动轴64和皮带63带动两固定杆6同时同向转动,即完成了绕线金属片的绕线操作;驱动气缸B002驱动切刀5从通道341端口处将金属线0002切断,两气缸C003将两固定杆6复位,如附图5所示,置于其一字凹槽61内的金属片0003两端同时脱离一字凹槽61,受自身重力从下料口06进入下料通道061,最后落入环形框71与托板7所形成的槽内;然后气缸E005驱动压块72向托板7方向移动,直至压块71穿过环形框71压制在置于托板7上的绕线金属片,压制完毕压块72复位;然后气缸D004驱动环形框71向收料槽8方向移动,绕线金属片受环形框71的力,落入收料槽8内,环形框71复位。一个绕线金属片完成。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金属片绕线机绕线角度不可调、绕线本体0002与金属片本体0003紧密度不够以及结构复杂的问题,该金属片自动绕线机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设置可旋转的U型固定板3,配合角度盘13可根据绕线所需角度进行调整;同时绕线完成的金属片直接进入压制程序,经过压制的绕线金属片的绕线本体0002与金属片本体0003牢牢固定,且表面平整。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