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7047发布日期:2019-08-21 00:18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箱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箱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体。



背景技术:

随着运输业也的不断进步,干散货箱作为大宗散粒货物运输的主要承运工具,箱顶结构在长期运用中,经常由于自身刚度不足,操作工况恶劣等因素,导致箱顶由于刚度不足发生下凹变形,出现顶盖密封不严,导致货损等。

此外,箱顶结构采用主横梁加辅助纵向梁,装货口为加强型纵梁,该结构箱顶整体刚度不足,纵向约束不够,在集装箱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纵向保护不够,易产生装货口位置的整体下凹,容易积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箱盖结构容易出现下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箱盖结构,包括:主框架;第一支撑梁,第一支撑梁设置在主框架上,第一支撑梁沿主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撑梁,第二支撑梁设置在主框架上,第二支撑梁沿主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支撑梁至少包括凸起部,凸起部位于主框架的中部。

进一步地,凸起部在主框架上的投影位于主框架的中部,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位于主框架的上方。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梁为至少两个,凸起部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梁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梁为两个,凸起部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梁之间,第二支撑梁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为两个,第一支撑杆设置在主框架与第一支撑梁之间;其中,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上方。

进一步地,凸起部为杆体,凸起部与第一支撑梁的第一侧相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梁的第二侧相连接;其中,凸起部与第一支撑杆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第一预设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主框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成对设置,第一连接部沿主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成对设置,第二连接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成对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一支撑梁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梁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上方,以使连接在第一支撑梁的两侧的凸起部与第一支撑杆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第一预设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梁为多个,多个第二支撑梁沿主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梁与第一支撑梁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梁与主框架相抵接,和/或,第二支撑梁与主框架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箱体,包括箱盖结构,箱盖结构为上述的箱盖结构。

进一步地,箱体还包括门板,箱盖结构的第一支撑梁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梁之间具有装货口,门板遮挡在装货口上,箱体还包括:止挡部,止挡部设置在第一支撑梁的上方,止挡部与门板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通过将第二支撑梁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凸起结构,可以提高第二支撑梁的强度,从而可以防止在设置在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上的门体的压设下,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向下凹陷。其中,第一支撑梁设置在主框架上,第一支撑梁沿主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撑梁设置在主框架上,第二支撑梁沿主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凸起部位于主框架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通过将第二支撑梁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凸起结构,可以提高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强度,有效避免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出现下凹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箱盖结构容易出现下凹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止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主框架;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20、第一支撑梁;30、第二支撑梁;31、凸起部;32、第一支撑杆;40、装货口;50、止挡部;51、止挡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盖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4,箱盖结构包括:主框架10;第一支撑梁20,第一支撑梁20设置在主框架10上,第一支撑梁20沿主框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撑梁30,第二支撑梁30设置在主框架10上,第二支撑梁30沿主框架10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支撑梁30至少包括凸起部31,凸起部31位于主框架10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通过将第二支撑梁30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凸起结构,可以提高第二支撑梁30的强度,从而可以防止在设置在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上的门体的压设下,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向下凹陷。其中,第一支撑梁20设置在主框架10上,第一支撑梁20沿主框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撑梁30设置在主框架10上,第二支撑梁30沿主框架10的宽度方向延伸,凸起部31位于主框架10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通过将第二支撑梁30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凸起结构,可以提高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的强度,有效避免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出现下凹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箱盖结构容易出现下凹的问题。

为了防止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向下凹陷到主框架10的内部,凸起部31在主框架10上的投影位于主框架10的中部,凸起部31的至少部分位于主框架10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1在主框架10上的投影位于主框架10的中部,主框架10的中部相对于主框架10的周边而言,主框架10的周边围成的空间可以理解为主框架10的中部。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1的至少部分位于主框架10的上方,即凸起部31相对于主框架10向外凸起,以此避免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向下凹陷到主框架10的内部。

针对凸起部31与第一支撑梁20的关系,第一支撑梁20为至少两个,凸起部3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梁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1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梁20之间,且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梁20均连接。

针对箱盖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梁20为两个,凸起部31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梁20之间,第二支撑梁30还包括:第一支撑杆32,第一支撑杆32为两个,第一支撑杆32设置在主框架10与第一支撑梁20之间;其中,凸起部3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支撑杆32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支撑梁20设置为两个,而凸起部31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梁20之间,且与两个第一支撑梁20均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梁30还包括第一支撑杆32,为了与两个第一支撑梁20相配合,第一支撑杆32为两个,第一支撑杆32设置在主框架10与第一支撑梁20之间,即第一支撑杆32的一端与主框架10相连接,第一支撑杆32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梁20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支撑杆32的上方,即凸起部31相对于第一支撑杆32相外凸起。

针对凸起部31的具体结构,凸起部31为杆体,凸起部31与第一支撑梁20的第一侧相连接,第一支撑杆32与第一支撑梁20的第二侧相连接;其中,凸起部31与第一支撑杆32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第一预设夹角为钝角。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1为杆体,凸起部31与第一支撑杆32均与第一支撑梁20相连接,且将第一支撑梁20夹设在中间,此时,凸起部31与第一支撑杆32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且第一预设夹角为钝角,从而使得凸起部31相对于第一支撑杆32形成了向外凸起的状态。

针对主框架10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框架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成对设置,第一连接部11沿主框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支撑杆32与第一连接部11相连接;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成对设置,第二连接部12沿主框架1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12设置在成对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1之间,第一支撑梁20与第二连接部12相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梁2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上方,以使连接在第一支撑梁20的两侧的凸起部31与第一支撑杆32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第一预设夹角为钝角。

在本实施例中,主框架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成对设置,第一连接部11沿主框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12成对设置,第二连接部12沿主框架1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12设置在成对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1之间,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矩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32与第一连接部11相连接,第一支撑梁20与第二连接部12相连接。为了能够使得凸起部31相对于第一支撑杆32向外凸起,第一支撑梁2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上方,从而使得凸起部31与位于其两端的两个第一支撑杆32形成了一个类似梯形的结构,即凸起部31与第一支撑杆32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第一预设夹角为钝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上方。

优选地,第二支撑梁30为多个,多个第二支撑梁30沿主框架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梁30与第一支撑梁20相连接。

为了能够防止雨水漫过装货口40,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支撑梁20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梁20之间具有装货口40,门板遮挡在装货口40上,箱盖结构还包括:止挡部50,止挡部50设置在第一支撑梁20的上方,止挡部50与门板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止挡部50具有止挡槽51,止挡槽51位于止挡部50背离装货口40的一侧。

优选地,止挡部50与第一支撑梁20相连接;箱盖结构还包括:遮挡板,遮挡板与止挡部50相连接,遮挡板遮挡在主框架10与第一支撑梁20形成的开口上。

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板为箱顶板,遮挡板位于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上方,遮挡板与止挡部5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段设置。

优选地,第一支撑梁20与主框架10相抵接,和/或,第二支撑梁30与主框架10相抵接。

第二连接部1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为集装箱的箱顶,采用2根纵向梁(第一支撑梁20)加4根横向梁(第二支撑梁30)相结合的“井”字型设计。纵向梁直接与集装箱两上端梁(第二连接部12)抵置,且在高度上较两上侧梁(第一连接部11)高,使箱顶形成自然坡度。横向梁直接与集装箱两上侧梁(第一连接部11)抵置,随纵向梁带有坡度。箱顶整体具有向上的凸起结构设计,有效控制箱顶下凹。另外,装货口边框(止挡部50),相比现有的货口边框高度提高到60mm,较既有结构提高71%。

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包括2纵向梁,通长设计,位于集装箱中部,门口边框下,纵向梁为60*60*3的方管。4横向梁,为多段式,在纵向梁处焊接,位于门口边框下,周边与纵向梁、上侧梁相抵,横向梁为60*60*3的方管。若干补强横梁及顶板,另在装货口处设计有特殊尺寸的门边框,采用翻边式折压结构,顶面保证与胶条的密封,翻边可有效抑制水的上反。

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经过结构调整,箱顶形成自然的凸起,直接增加了有效刚度,新的门边框结构设计对于防雨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首先是高度更高了,水漫不到,有了翻边的设计水涌不上去,顶部的平面设计对于既有胶条起到保护作用,延长胶条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箱体,包括箱盖结构,箱盖结构为上述的箱盖结构。

优选地,箱体还包括门板,箱盖结构的第一支撑梁20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梁20之间具有装货口40,门板遮挡在装货口40上,箱体还包括:止挡部50,止挡部50设置在第一支撑梁20的上方,止挡部50与门板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的特殊设计,使得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的高度减小,从而在保证箱体内部出货量不变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止挡部50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为集装箱。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通过将第二支撑梁30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凸起结构,可以提高第二支撑梁30的强度,从而可以防止在设置在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上的门体的压设下,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向下凹陷。其中,第一支撑梁20设置在主框架10上,第一支撑梁20沿主框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撑梁30设置在主框架10上,第二支撑梁30沿主框架10的宽度方向延伸,凸起部31位于主框架10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通过将第二支撑梁30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凸起结构,可以提高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的强度,有效避免第一支撑梁20和第二支撑梁30出现下凹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箱盖结构容易出现下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箱盖结构通过2根或多根中部纵向梁通长设置,结合多段布置的若干横向梁,与集装箱周边上侧梁、上端梁直接相抵置,以提高箱顶的整体刚度。纵向梁高于两侧的上侧梁,使箱顶形成自然坡度,利于排水;新型的门边框设计,结构尺寸加大,对密封性能有更大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