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3037发布日期:2019-05-15 23:12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输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RGV,是有轨制导车辆(Rail Guided Vehicle)的英文缩写,又叫有轨穿梭小车,RGV小车可用于各类高密度储存方式的仓库,小车通道可设计任意长,可提高整个仓库储存量,并且在操作时无需叉车驶入巷道,使其安全性会更高。在利用叉车无需进入巷道的优势,配合小车在巷道中的快速运行,有效提高仓库的运行效率。

目前市场上的穿梭车多需要专用轨道,轨道对接不能有间隙,对于有间隙的轨道需要人工叉车完成货物的运输功能,对专用轨道的要求比较高,针对此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410913U公开了一种8轮穿梭板车,该8轮穿梭板车通过设置4个主动轮及4个从动轮,且主动轮与从动轮交错设置,使得在有间隙的轨道上运行时仍然可以在不同主动轮的带动下提供运动动力,但是这种方案一旦从动轮被卡住,依然会影响到穿梭板车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行走机构在有间隙的轨道上运行车轮被卡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走机构。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行走机构,包括底板、肋板、行走驱动源和传动组件,所述肋板对称设置在底板两侧,和肋板构成穿梭车的框架,所述行走驱动源与传动组件相连接,还包括:

行走主动轴,所述行走主动轴贯穿所述对称设置的肋板,行走主动轴靠近肋板内侧端设置有链轮,靠近肋板外侧端设置有主动轮;

联动组件,与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为了实现主动轮和联动轮的联动,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轮、联动轴和联动链轮,所述联动轴贯穿所述肋板,联动轴靠近肋板内侧端连接联动链轮,靠近肋板外侧端连接联动链轮,所述联动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链轮连接。

为了提高链传动效率,所述联动链轮之间设置有惰轮。

同样为了提高链传动效率,所述链轮和联动链轮之间设置有惰轮。

为了增加联动轴的抗弯矩作用,所述联动轴采用双轴承型轴承座固定。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所述传动组件为同步带轮传动。

同样,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所述传动组件为链轮链条传动。

为了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避障能力,所述联动组件至少为两组。

为确保穿梭车沿着轨道运行,所述肋板的两端设置有导向轮。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不同于传统的行走机构,由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而是将行走机构的各车轮采用联动的方式进行布置,采用联动的方式,每一个车轮都相当于主动轮,在轨道间隙处,即便有车轮被卡住,其它车轮正常转动时都不会影响整个行走机构的运行;

(2)本实用新型在联动组件的选择上,通过联动轴、联动链轮和链条,实现主动轮和联动轮的联动,链传动不存在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传动比高、能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中工作、工作可靠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大链条的包角,提高链传动的效率,防止出现打滑现象,在联动链轮之间、链轮和联动链轮之间还增加了惰轮;

(4)本实用新型联动组件中的联动轴采用双轴承型轴承座固定,可以起到良好的抗弯矩作用,增加行走机构的负载能力;

(5)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可以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传动方式,增加了行走机构的适用性;

(6)本实用新型的联动组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适量的对联动组件的个数进行增加,不仅可以提高行走机构的避障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行走机构的负载能力;

(7)本实用新型在行走机构的肋板上设置导向轮,可以确保穿梭车沿着轨道运行,不发生偏移、卡顿现象。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定本方案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方案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方案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方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方案。在附图中:

图1为穿梭车行走机构示意图;

图2为行走机构的联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走机构;101、底板;102、肋板;103、行走驱动源;104、支座;105、传动组件;106、行走主动轴;107、链轮;108、主动轮;109、联动组件;1091、联动轮;1092、联动轴;1093、联动链轮;1094、惰轮;1095、链条;110、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本领域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行走机构1主要包括底板101、肋板102、行走驱动源103、传动组件105、联动组件109和行走主动轴106,此处的行走主动轴106贯穿肋板102,行走主动轴106靠近肋板102内侧端设置有链轮107,靠近肋板102外侧端设置有主动轮108,底板101和肋板102构成了穿梭车的框架,行走驱动源103通过支座104固定安装于底板101上,与传动组件105相连接,传动组件105与行走主动轴106相连接,将动力源经行走主动轴106传递给行走主动轴106两侧的链轮107及主动轮108,链轮107通过链条与联动组件109相连接,进而带动联动组件109的运动。不同于传统的行走机构,由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而是将行走机构的各车轮采用联动的方式进行布置,采用联动的方式,每一个车轮都相当于主动轮,在轨道间隙处,即便有车轮被卡住,其它车轮正常转动时都不会影响整个行走机构的运行。

上述传动组件105可以为同步带轮传动,也可以是链轮链条传动或者其它传动结构,其具体选择以实际需求为准。

如图2,上述联动组件109包括联动轮1091、联动轴1092、联动链轮1093,联动轴1092贯穿肋板102,联动轴1092靠近肋板102内侧端连接联动轮1091,靠近肋板102外侧端连接联动链轮1093,联动链轮1093通过链条1095与链轮107连接。如图2,链轮107与与联动链轮1093之间设置有惰轮1094,联动链轮1093之间设置有惰轮1094,可以增大链条的包角,提高链传动的效率,防止出现打滑现象;链轮107与联动链轮1093之间通过链条1095实现动力传动。上述的联动组件109至少需要2组,1个联动组件109包括1个联动轮1091,2个联动组件109包括2个联动轮1091,3个联动组件109包括3个联动轮,可依此类推……,为了增加行走机构1的避障能力,需要增加联动轮1091个数即联动组件109的个数。综合考虑装配和传动效率因素,联动组件的最佳个数为6个,即行走机构1具有6个联动轮1091,加上行走机构1的2个主动轮108,共8个车轮。

为更好的增加穿梭车的负载能力,除了提高顶升机构2的负载能力外,也可以在行走机构1上做进一步改进,8个车轮联动,可进一步地提高穿梭车的负载能力,同时增加其避障能力,除此之外,联动轴1092的轴承座为双轴承型,可以起到良好的抗弯矩作用,增加行走机构1即穿梭车整体的负载能力。

更进一步地,肋板102的两端设置有导向轮110,可以确保穿梭车沿着轨道运行,不发生偏移、卡顿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案的描述中,术语“一”、“二”、“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外,“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部分和附图内容中的等效技术,直接或者间接的运用在任何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