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递动力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8614发布日期:2019-08-09 21:3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递动力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传递动力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叉车的动力传动方案一般采用驱动电机与驱动桥或减速箱直接连接来实现车辆动力传输来实现车辆的功能,随着电动叉车动力传递系统的开发方案不断创新,原内燃车辆动力传递系统中液力变速箱也作为一种技术方案在电动叉车上进行应用,进而将内燃叉车液力变速箱的优势发挥在电动叉车上。

原内燃叉车液力变速箱通过发动机的飞轮、飞轮壳等部件与发动机实现轴向、径向安装定位和动力传输,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应用,虽已有较为完备的动力传递方案,但多结构复杂、安装与拆卸不方便,另外,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动力传递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极其不稳定,特别是电机总成与液力变速器总成等组成的动力系统,常用的连接装置导致动力传递的效果差、不可靠,不能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递动力的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递动力的连接装置,包括电机总成、液力变速器总成、以及设置于电机总成与液力变速器总成之间的连接总成;

所述连接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传动轴、动力连接盘、以及变矩器;

所述动力传动轴的大端端板通过输出法兰与电机总成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小端端部通过连接件与动力连接盘固接;

所述动力连接盘与变矩器通过连接件固接,动力连接盘的中部开设有定位轴孔、且所述定位轴孔与变矩器的定位轴一端配合。

使用时,将连接总成设置在电机总成与液力变速器总成之间,连接总成通过将一端电机总成提供的动力传递给另一端的液力变速器总成。具体是,电机总成在电源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安装在电机总成动力输出端的输出法兰转动;输出法兰的一端与电机总成的动力输出端固接、另一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动力传动轴的大端相连接,输出法兰转动带动与之相连的动力传动轴转动;动力传动轴的小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动力连接盘相连,动力传动轴转动,带动与之相连的动力连接盘转动;动力连接盘与变矩器通过连接件固接、且动力连接盘中部的定位轴孔与变矩器的定位轴配合,动力连接盘转动时,带动与之相连的变矩器转动;变矩器的一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液力变速器总成相连接,进而使得电机总成的动力依次通过输出法兰、动力传动轴、动力连接盘、变矩器传递至液力变速器总成,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能快速、有效的将电机总成的动力传递至液力变速器总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传动轴的中部外侧通过支撑轴承活动安装有传动壳体、小端端部与定位轴孔靠近电机总成的端部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传动轴的中部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的外台阶面;所述传动壳体与动力传动轴活动连接处的内圆周面开设有环形的内台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轴承成对使用,每个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与外台阶面接触贴合、外圈与内台阶面接触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传动轴的小端端部开设有环形的阶梯面;所述阶梯面的水平端面与定位轴孔的外凸面接触贴合、竖直端面与定位轴孔的内圆周面接触贴合。

支撑轴承安装在传动壳体内部,使用时,支撑轴承的内圈与动力传动轴的外台阶面接触贴合、外圈与传动壳体的内台阶面接触贴合,实现支撑轴承、动力传动轴基于传动壳体的轴向与径向定位要求;另外,当动力传递至动力传动轴上时,成对设置的支撑轴承可给动力传动轴提供旋转支撑,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动力连接盘中部的定位轴孔与动力传动轴下端端部开设的阶梯面贴合,具体是定位轴孔的外凸面与阶梯面的水平端面接触贴合、定位轴孔的内圆周面与阶梯面的竖直端面接触贴合,进而达到动力连接盘与动力传动轴之间的轴向和径向定位,进一步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壳体为内部中空的、钢制门型壳体,且所述传动壳体的环形端面通过连接件与液力变速器总成的后端壳体固接。

传动壳体采用钢制门型壳体,一方面,内部中空的钢制门型壳体可罩住设置于传动壳体内的动力连接盘、变矩器等,避免动力传递过程中外界干扰,确保动力传递的连接装置能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传动壳体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避免传动壳体内的动力连接盘发生人为等损坏,延长了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连接盘为一体式的、向动力传动轴一侧凸起的凸形圆盘;所述动力连接盘与变矩器之间设置有圆盘状的弹性板。

将动力连接盘设置成一体式的、向动力传动轴一侧凸起的凸形圆盘,提高了连接装置的连接稳定性;另外,在动力连接盘与变矩器之间设置圆盘状的弹性板,动力传递时,动力传动轴一方面在支撑轴承的支撑作用下旋转,另一方面,动力连接盘、弹性板、以及变矩器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相连,动力传递至动力传动轴后,经弹性板传递至变矩器,弹性板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动力传动轴与变矩器之间刚性连接加速了动力传动轴或变矩器的损坏速度,在延缓连接装置损坏速度的情况下,保证了动力传递的稳定性与动力传递的快速有效性,使用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总成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用以连接电机总成与传动壳体的第一支架总成、所述液力变速器总成的前端壳体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组以上的第二支架总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架总成包括第一支架、连接第一支架与叉车的连接件、以及套装在连接件上的减震垫;所述第一支架的下部向远离电机总成的外侧折弯有连接耳,所述连接件贯穿连接耳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叉车内部固接;所述减震垫套装在连接耳与叉车之间的连接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架总成包括第二支架、连接第二支架与叉车的连接件、以及套装在连接件上的减震垫;所述第二支架的上部向液力变速器总成前端壳体的前侧折弯有安装耳,所述连接件贯穿安装耳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叉车内部固接;所述减震垫套装在安装耳与叉车之间的连接件上。

具体安装时,第一支架总成的第一支架通过一组以上的螺栓等连接件固装在电机总成和传动壳体的两侧,通过第一支架实现电机总成与传动壳体的连接;整个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在后端下部的两第一支架总成、以及设置在前端下部的一个以上第二支架总成安装在叉车的内部,进而实现连接装置在叉车内部的合理布置;第一支架总成和第二支架总成的连接件上均套装有弹性垫,且弹性垫套装在安装耳或连接耳与叉车之间的连接件上,当将整个连接装置在叉车内安装好后,套装在连接件上的弹性垫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叉车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碰撞等导致损坏,提高了连接装置在叉车内安装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于电机总成与液力变速器总成之间的连接总成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连接总成的各个部件易于制造且加工成本低,便于安装与拆卸,满足电机总成与液力变速器总成通过连接总成实现动力传递时在径向和轴向连接的可靠性要求,动力传递效果好;

2、电机总成的输出法兰与动力传动轴连接,且动力传动轴通过固定在传动壳体内的支撑轴承作旋转支撑实现在传动壳体内的转动,进而实现了输出法兰与动力传动轴转动并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连接盘,从而带动弹性板正向或反向转动来实现液力变速器总成的作业需求,动力传递可靠;

3、支撑轴承的内圈与动力传动轴的外台阶面接触贴合、外圈与传动壳体的内台阶面接触贴合,实现支撑轴承、动力传动轴基于传动壳体的轴向与径向定位要求;

4、定位轴孔的外凸面与阶梯面的水平端面接触贴合、定位轴孔的内圆周面与阶梯面的竖直端面接触贴合,进而达到动力连接盘与动力传动轴之间的轴向和径向定位,进一步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5、传动壳体采用钢制门型壳体,一方面,内部中空的钢制门型壳体可罩住设置于传动壳体内的动力连接盘、变矩器等,避免动力传递过程中外界干扰,确保动力传递的连接装置能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传动壳体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避免传动壳体内的动力连接盘发生人为等损坏,延长了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6、将动力连接盘设置成一体式的、向动力传动轴一侧凸起的凸形圆盘,提高了连接装置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在动力传递时,动力传动轴一方面在支撑轴承的支撑作用下旋转,另一方面,动力连接盘、弹性板、以及变矩器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相连,动力传递至动力传动轴后,经弹性板传递至变矩器,弹性板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动力传动轴与变矩器之间刚性连接加速了动力传动轴或变矩器的损坏速度,在延缓连接装置损坏速度的情况下,保证了动力传递的稳定性与动力传递的快速有效性,使用效果好;

7、整个连接装置通过第一支架总成和第二支架总成合理布置在叉车内部,且第一支架总成和第二支架总成的连接件上均套装有弹性垫,弹性垫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叉车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碰撞等导致损坏,提高了连接装置在叉车内安装的稳定性;

8、整个连接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吨位级的叉车,具有较强的拓展性,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电机总成、2-液力变速器总成;

3-连接总成、31-动力传动轴、311-外台阶面、312-阶梯面、32-动力连接盘、33-变矩器、331-定位轴、34-输出法兰、35-弹性板;

4-传动壳体、41-内台阶面、5-支撑轴承;

6-第一支架总成、61-第一支架、611-连接耳、62-连接件、63-减震垫;

7-第二支架总成、71-第二支架、711-安装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总成1与液力变速器总成2之间设置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的连接总成3,解决了电机总成1与液力变速器总成2之间动力传递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通过第一支架总成6和第二支架总成7将整个连接装置布置安装在叉车的内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确保电机总成1的动力能顺利的传递至液力变速器总成2。

请参阅图1-图3,一种传递动力的连接装置,包括电机总成1、液力变速器总成2、以及设置于电机总成与液力变速器总成之间的连接总成3;所述连接总成3包括依次设置的动力传动轴31、动力连接盘32、以及变矩器33;所述动力传动轴31的大端端板通过输出法兰34与电机总成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小端端部通过连接件62与动力连接盘32固接;所述动力连接盘32与变矩器33通过连接件62固接,动力连接盘32的中部开设有定位轴孔、且所述定位轴孔与变矩器的定位轴331一端配合。

所述动力传动轴31的中部外侧通过支撑轴承5活动安装有传动壳体4、小端端部与定位轴孔靠近电机总成1的端部卡合。

所述动力传动轴31的中部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的外台阶面311;所述传动壳体4与动力传动轴31活动连接处的内圆周面开设有环形的内台阶面41。

所述支撑轴承5成对使用,每个所述支撑轴承5的内圈与外台阶面311接触贴合、外圈与内台阶面41接触贴合。

所述动力传动轴31的小端端部开设有环形的阶梯面312;所述阶梯面312的水平端面与定位轴孔的外凸面接触贴合、竖直端面与定位轴孔的内圆周面接触贴合。

支撑轴承5安装在传动壳体4内部,使用时,支撑轴承5的内圈与动力传动轴31的外台阶面311接触贴合、外圈与传动壳体4的内台阶面41接触贴合,实现支撑轴承5、动力传动轴31基于传动壳体4的轴向与径向定位要求;另外,当动力传递至动力传动轴31上时,成对设置的支撑轴承5可给动力传动轴31提供旋转支撑,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动力连接盘32中部的定位轴孔与动力传动轴31下端端部开设的阶梯面312贴合,具体是定位轴孔的外凸面与阶梯面312的水平端面接触贴合、定位轴孔的内圆周面与阶梯面312的竖直端面接触贴合,进而达到动力连接盘32与动力传动轴31之间的轴向和径向定位,进一步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变矩器的定位轴331一端与动力连接盘32中部的定位轴孔配合连接,一方面,变矩器33定位轴331与动力连接盘32定位轴孔之间的配合可对连接装置的各个部件的定位精度进行核准,保证各个部件的安装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一方面,通过变矩器33定位轴331与动力连接盘32定位轴孔之间的配合可进一步提高连接装置各个部件安装时的轴向和径向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传动壳体4为内部中空的、钢制门型壳体,且所述传动壳体4的环形端面通过连接件62与液力变速器总成2的后端壳体固接。

传动壳体4采用钢制门型壳体,传动壳体4的外形尺寸可根据变速器总成及电机总成1的连接需求进行选择,传动壳体4在使用时,一方面,内部中空的钢制门型壳体可罩住设置于传动壳体4内的动力连接盘32、变矩器33等,避免动力传递过程中外界干扰,确保动力传递的连接装置能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传动壳体4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避免传动壳体4内的动力连接盘32发生人为等损坏,延长了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动力连接盘32为一体式的、向动力传动轴31一侧凸起的凸形圆盘;所述动力连接盘32与变矩器33之间设置有圆盘状的弹性板35。

将动力连接盘32设置成一体式的、向动力传动轴31一侧凸起的凸形圆盘,提高了连接装置的连接稳定性;另外,在动力连接盘32与变矩器33之间设置圆盘状的弹性板35,动力传递时,动力传动轴31一方面在支撑轴承5的支撑作用下旋转,另一方面,动力连接盘32、弹性板35、以及变矩器33通过螺栓等连接件62固定相连,动力传递至动力传动轴31后,经弹性板35传递至变矩器33,弹性板35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动力传动轴31与变矩器33之间刚性连接加速了动力传动轴31或变矩器33的损坏速度,在延缓连接装置损坏速度的情况下,保证了动力传递的稳定性与动力传递的快速有效性,使用效果好。

所述电机总成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用以连接电机总成1与传动壳体4的第一支架总成6、所述液力变速器总成2的前端壳体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组以上的第二支架总成7。

所述第一支架总成6包括第一支架61、连接第一支架与叉车的连接件62、以及套装在连接件上的减震垫63;所述第一支架61的下部向远离电机总成1的外侧折弯有连接耳611,所述连接件62贯穿连接耳611且所述连接件62的一端与叉车内部固接;所述减震垫63套装在连接耳611与叉车之间的连接件62上。

所述第二支架总成7包括第二支架71、连接第二支架与叉车的连接件62、以及套装在连接件上的减震垫63;所述第二支架71的上部向液力变速器总成2前端壳体的前侧折弯有安装耳711,所述连接件62贯穿安装耳711且所述连接件62的一端与叉车内部固接;所述减震垫63套装在安装耳711与叉车之间的连接件62上。

具体安装时,第一支架总成6的第一支架61通过一组以上的螺栓等连接件62固装在电机总成1和传动壳体4的两侧,通过第一支架61实现电机总成1与传动壳体4的连接;整个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在后端下部的两第一支架总成6、以及设置在前端下部的一个以上第二支架总成7安装在叉车的内部,进而实现连接装置在叉车内部的合理布置;第一支架总成6和第二支架总成7的连接件62上均套装有弹性垫,且弹性垫套装在安装耳711或连接耳611与叉车之间的连接件62上,当将整个连接装置在叉车内安装好后,套装在连接件62上的弹性垫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叉车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碰撞等导致损坏,提高了连接装置在叉车内安装的稳定性。

传递动力的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将连接总成3设置在电机总成1与液力变速器总成2之间,连接总成3通过将一端电机总成1提供的动力传递给另一端的液力变速器总成2。具体是,电机总成1在电源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安装在电机总成1动力输出端的输出法兰34转动;输出法兰34的一端与电机总成1的动力输出端固接、另一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62与动力传动轴31的大端相连接,输出法兰34转动带动与之相连的动力传动轴31转动;动力传动轴31的小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62与动力连接盘32相连,动力传动轴31转动,带动与之相连的动力连接盘32转动;动力连接盘32与变矩器33通过连接件62固接、且动力连接盘32中部的定位轴孔与变矩器的定位轴331配合,动力连接盘32转动时,带动与之相连的变矩器33转动;当在变矩器33与动力连接盘32之间设置有弹性板35时,动力连接盘32转动带动弹性板35转动,进而带动变矩器33转动,设置在变矩器33与动力连接盘32之间的弹性板35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可进一步提高连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变矩器33的一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62与液力变速器总成2相连接,进而使得电机总成1的动力依次通过输出法兰34、动力传动轴31、动力连接盘32、变矩器33传递至液力变速器总成2,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能快速、有效的将电机总成1的动力传递至液力变速器总成2。

为了满足电机总成1与液力变速器总成2通过连接总成3实现在径向和轴向连接的可靠性要求,一方面利用传动壳体4与液力变速器总成2的径向定位、连接,另一方面利用传动壳体4的外部连接面与电机总成1的轴向定位、连接;此外为确保电机总成1动力传递至液力变速器总成2的平稳性、以及实际作业时动力输出的特性要求,电机总成1的输出法兰34与动力传动轴31连接,且动力传动轴31通过固定在传动壳体4内的支撑轴承5作旋转支撑,输出法兰34与动力传动轴31转动并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连接盘32,进而带动弹性板35正向或反向转动来实现液力变速器总成2的作业需求,进而实现液力变速器总成2功能的实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