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式片剂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3805发布日期:2019-06-29 01:4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式片剂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式片剂输送机。



背景技术:

药片在压模成型后,需要将要输送至下一个流程进行包装再加工,传统的人工运输费时费力,而现有的机械运输中,通常采用皮带运输,而传统的皮带运输不能将药片逐粒进行筛出,不好把控运输药片的数目,需要再次对药片进行清点,不能与下道工序完成较好的衔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振动式片剂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振动式片剂输送机,包括安装板、原料箱、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传送带、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电机、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弹簧、振动电机、出料口、左挡板、右挡板、锥形管、运料箱、底座、左悬臂、右悬臂。

所述底座上焊接有竖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部安装有原料箱,原料箱内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旋转轴与第二轴承座相连,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安装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旋转轴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座、第一滚筒、第二轴承座的中心,所述第一滚筒通过传送带与第二滚筒相连,所述第二滚筒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通过第二旋转轴与第四轴承座相连,所述第二旋转轴依次穿过第三轴承座、第二滚筒、第四轴承座的中心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传送带上安装有若干个运料箱,所述运料箱为无顶板与左侧板的梯形空心箱体,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左挡板、右挡板,所述左挡板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活动安装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下侧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锥形管的上侧安装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通过弹簧与第二连接耳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耳安装在左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管的右端通过橡胶连接套与出料口相连,所述锥形管的左端设有锥形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出口的口径大于药片标准直径1~1.5mm。

进一步的,所述左挡板上的出料口的大小与运料箱左侧面积的大小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旋转轴转动,继而带动第二滚筒转动,使得传送带、第一滚筒也一起转动。从而使得运料箱沿着传送带来回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运料箱将原料箱内的药片搬运至运料箱体内,由于左挡板处设有出料口,药片便会经过出料口进入至锥形管内,在振动电机的带动下,由于锥形管的上侧的第一连接耳通过弹簧与第二连接耳相连,使得锥形管便会上下震动,保证了药片能够顺利地筛分出来,避免造成锥形出口的堵塞而造成机械故障。同时由于锥形出口的口径略大于药片的口径,使得药片只能逐粒筛出,从而把控药片出入的数目,减少了进一步对药片清点的流程,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安装板,2.原料箱,3.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传送带,6.第一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8.第三轴承座,9.第四轴承座,10.第一旋转轴,11.第二旋转轴,12.第一电机,13.第一连接耳,14.第二连接耳,15.弹簧,16.振动电机,17.出料口,18.左挡板,19.右挡板,20.锥形管,21.运料箱,22.锥形出口,23.底座,24.左悬臂,25.右悬臂,25.橡胶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所示,一种振动式片剂输送机,包括安装板1、原料箱2、第一滚筒3、第二滚筒4、传送带5、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第三轴承座8、第四轴承座9、第一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11、第一电机12、第一连接耳13、第二连接耳14、弹簧15、振动电机16、出料口17、左挡板18、右挡板19、锥形管20、运料箱21、底座23、左悬臂24、右悬臂25、橡胶连接套26。

底座23为钢底座,所述底座23上焊接有竖直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采用厚度为10~20mm的钢板制作,在安装板1的下部焊接安装有原料箱2,所述原料箱2为顶部开口的由薄钢板制作的箱体,原料箱2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左悬臂24、右悬臂25,所述左悬臂24、右悬臂25上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所述第一轴承座6通过第一旋转轴10与第二轴承座7相连,所述第一旋转轴10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内。所述第一旋转轴10上焊接有第一滚筒3,所述第一旋转轴10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座6、第一滚筒3、第二轴承座7的中心。所述第一滚筒3通过传送带5与第二滚筒4相连,所述第二滚筒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轴承座8、第四轴承座9,所述第三轴承座8、第四轴承座9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1的上部。所述第三轴承座8通过第二旋转轴11与第四轴承座9相连,所述第二旋转轴11依次穿过第四轴承座9、第二滚筒4、第三轴承座8的中心并与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电机1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所述传送带5上通过铆钉安装有若干个运料箱21,所述运料箱21可采用薄钢板或塑料制作,所述运料箱21为无顶板、左侧板的梯形空心箱体。传送带5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挡板18、右挡板19,所述左挡板18、右挡板19均焊接在安装板1上。所述左挡板18上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的大小与运料箱21左侧面积的大小相适配。

所述出料口17处设有锥形管20,所述锥形管20的右端通过橡胶连接套26与出料口17相连,所述锥形管20的左端设有锥形出口22,所述锥形出口22的口径大于药片标准直径1~1.5mm。所述锥形管20的下侧焊接安装有振动电机16,所述锥形管20的上侧焊接安装有第一连接耳13,所述第一连接耳13通过弹簧15与第二连接耳14焊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耳14焊接安装在左挡板18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12带动第二旋转轴11转动,继而带动第二滚筒4转动,使得传送带5、第一滚筒3也一起转动。从而使得运料箱21沿着传送带5来回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运料箱21将原料箱2内的药片搬运至运料箱21的箱体内。由于左挡板18处设有出料口17,药片便会经过出料口17进入至锥形管20内,在振动电机16的带动下,由于锥形管20的上侧的第一连接耳13通过弹簧15与第二连接耳14相连,使得锥形管20便会上下震动,保证了药片能够顺利地筛分出来,避免造成锥形出口22的堵塞而造成机械故障。同时由于锥形出口22的口径略大于药片的口径,使得药片只能逐粒筛出,从而把控药片出入的数目,减少了进一步对药片清点的流程,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