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胚框架振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2610发布日期:2019-08-31 01:2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胚框架振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瓶胚框架振动机构。



背景技术:

当今,PET瓶成为饮用包装主流。许多需要高温灭菌才得以填充的饮料如加味水,果汁,乳制品,运动饮等也相继使用PET瓶包装,PET瓶俨然已成为饮用品包装材料之主。PET瓶由于具有低环境污染性及能源消耗性,在环保意识抬头的今日逐步取代传统包装材料。

在PET原材料经过多道处理工艺后形成PET瓶胚产品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大量的PET瓶胚装入框架内,以便存放或远程输送。随着自动化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开始对以往的瓶胚生产线进行技术改进,为了减少人力投入,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大幅度增加企业效益。以往的操作,一般都是工作人员将瓶胚倒进框架内,然后使用叉车运走。这种方式较为复杂麻烦,处理速度慢,而且受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影响,效率较为低下,不便于瓶胚的高速自动化生产线的形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装框时由于瓶胚自由落体落入框架内,瓶胚之间空隙较大,往往出现框架内瓶胚虚装,得不到瓶胚在框架内的实际数量,无法充分利用框架的空间,使得使用框架的数量增多,对远程输送和存放造成不便,造成输送成本增加、存放空间增加。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胚框架振动机构,能够充分利用瓶胚框架的空间,自动、快速、有序地输送一个个载满瓶胚的瓶胚框架,减少叉车的使用,提高装框的速度,从而降低成本,大大增加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胚框架振动机构,其中,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链条输送机构、振动电机、振动板;沿链条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看,所述基座在链条输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护栏杆,链条输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的顶面比链条输送机构的顶面低,振动板的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两排振动弹簧,所述振动弹簧的底部固定于基座上;所述振动板的底部在两排振动弹簧之间固定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板设于保护栏杆下方。

所述的瓶胚框架振动机构中,所述保护栏杆之间的间隔与瓶胚框架的宽度相适宜。

所述的瓶胚框架振动机构中,所述保护栏杆为U形杆,保护栏杆的两个底端部焊接于基座。

所述的瓶胚框架振动机构中,每排所述振动弹簧的个数为3,3个振动弹簧沿着链条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均匀设在振动板的底部。

所述的瓶胚框架振动机构中,所述振动板的顶部在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凹槽,振动板的底部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振动电机固定于振动板底部、并位于第一凹槽下方;所述振动弹簧固定于第二凹槽内。

所述的瓶胚框架振动机构中,所述链条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传动电机、链条,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链轮,主动轴和从动轴同一侧的链轮连接有链条;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基座上;所述主动轴设置有传动链轮,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链轮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

所述的瓶胚框架振动机构中,所述保护栏杆的顶部在前侧或后侧设置有光电接近开关,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链条输送机构和振动电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胚框架振动机构,通过链条输送机构来输送瓶胚框架,当链条输送机构停止后,往瓶胚框架装入大量瓶胚,启动振动电机,使瓶胚框架内的瓶胚在振动过程中分布更加均匀,充分使用瓶胚框架空间,大大提高装瓶胚量,装框完毕后由链条输送机构送走,以实现瓶胚生产线自动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胚框架振动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提供的振动板、振动电机与振动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胚框架振动机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胚框架振动机构,其中,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1上的链条输送机构2、振动电机5、振动板3;沿链条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看,基座1在链条输送机构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护栏杆6,链条输送机构2的两侧分别设有振动板3;振动板3的顶面比链条输送机构2的顶面低,振动板3的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两排振动弹簧4,振动弹簧4的底部固定于基座1上;振动板3的底部在两排振动弹簧4之间固定有振动电机5;振动板3设于保护栏杆6下方。具体地,振动板3的顶面比链条输送机构2的顶面低10毫米,优选地,为5毫米,避免在停止时振动板支撑着瓶胚框架,而链条输送机构与瓶胚框架因不接触而导致无法输送瓶胚框架。当启动振动电机5时,振动板随振动电机上下振动,振动板与瓶胚框架底部相接触,对其施以作用力,让瓶胚框架也振动起来。

具体地,保护栏杆6之间的间隔与瓶胚框架的宽度相适宜。在链条输送机构2输送瓶胚框架时,瓶胚框架能够沿着输送方向移动,并不会被保护栏杆6卡住,无法移动,而且保护栏杆6能够使得瓶胚框架能够平稳的移动,不会从链条输送机构2上掉落,在振动过程中,也不会从链条输送机构上掉落在地。

具体地,如图2所示,保护栏杆6为U形杆,保护栏杆6的两个底端部焊接于基座1。振动板3位于保护栏杆的两个底端部之间,能够上下振动,并不会与保护栏杆6相碰撞。

具体地,每排振动弹簧的个数为3,3个振动弹簧沿着链条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均匀设在振动板的底部。在振动过程中,瓶胚框架与振动板相接触,通过均匀设置的振动弹簧强有力的支撑,以获得较佳的振动效果,使得瓶胚在瓶胚框架内分布更加均匀。

具体地,如图3所示,振动板3的顶部在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凹槽31,振动板3的底部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凹槽32;振动电机5固定于振动板3的底部、并位于第一凹槽31下方;振动弹簧4固定于第二凹槽32内。振动板由金属制成,比如钢铁。保护栏杆6位于第二凹槽的上方。

具体地,链条输送机构2包括主动轴21、从动轴22、传动电机、链条23,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两端分别设有链轮,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同一侧的链轮连接有链条23;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通过轴承安装于基座1上;主动轴21设置有传动链轮,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链轮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传动电机启动,通过传动链条带动传送链轮转动,使得主动轴同步转动,驱使两链条运转起来,将放置于其上的瓶胚框架输送出去。

具体地,保护栏杆6的顶部在前侧或后侧设置有光电接近开关,光电接近开关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链条输送机构和振动电机。以输送方向为正方向,当瓶胚框架由其他输送设备送进该振动机构时,链条输送机构工作,将其输送,当设于保护栏杆前侧的光电接近开关第一次检测到瓶胚框架进入振动板区域时,则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链条输送机构继续输送瓶胚框架,当光电接近开关检测瓶胚框架并未遮挡检测光时,则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证明瓶胚框架已移动到位,控制装置控制链条输送机构停止工作,让瓶胚框架静止,便于进行装框工作。随后工作人员对控制装置操作,以控制振动电机工作,振动电机工作中带动振动板上下振动,在剧烈的振动过程中,振动板与瓶胚框架底部接触,使得瓶胚框架也随之振动,从而使得瓶胚框架内的瓶胚发生振动,减少瓶胚之间的空隙,充分利用瓶坯框架的空间,完成装框后停止振动电机的工作,随后控制装置启动链条输送机构,将瓶胚框架输送出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胚框架振动机构,通过链条输送机构来输送瓶胚框架,当链条输送机构停止后,往瓶胚框架装入大量瓶胚,启动振动电机,使瓶胚框架内的瓶胚在振动过程中分布更加均匀,充分使用瓶胚框架空间,大大提高装瓶胚量,装框完毕后由链条输送机构送走,以实现瓶胚生产线自动化发展。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