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6388发布日期:2019-07-17 05:5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制造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箱生产流水线箱体的横纵转化多采用地面转盘或者天车等方式。在运输过程中,箱体到达指定的地点,因体积与重量大,需要借助天车装卸并由转盘调整运行方向。

如此,流水线所配套的设施多为大型的机械结构转盘或行车结构,这样的基础设施占地大、繁琐复杂、耗时长、建设资金高。其繁琐复杂的运输系统因受限于本身较低的自动化程度,造成了箱体的运输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集装箱转运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转运多依赖于传统的地面转盘或天车,而导致的配套设施的建设难度大、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转运系统,包括:旋转车,沿第一轨道行走而能够在接箱位承接集装箱,并将集装箱运载至转运位;所述旋转车包括车体和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的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承载所述集装箱,并带动所述集装箱在水平面上转动预定角度;转运车,沿第二轨道行走而能够在转运位承接集装箱,并将集装箱运载至卸箱位卸下;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之间具有夹角;支撑装置,安装于所述转运位,在集装箱由旋转车卸下至被转运位承接的过程中支撑所述集装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垂直,所述预定角度为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沿第一轨道间隔布置的多对升降支撑单元;各所述升降支撑单元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固定于升降驱动件输出轴上而可升降的支撑座;每队的两个升降支撑单元分列于所述第一轨道的两侧,两升降支撑单元的支撑座相对伸出;所述支撑座可上升至高于所述旋转平台而支撑所述集装箱将集装箱从旋转车上卸下,且所述支撑座可下降至低于所述转运车,而使集装箱转由所述转运车承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撑装置具有至少三对升降支撑单元,以其中一对升降支撑单元为基准支撑单元,其他的任一对升降支撑单元与该基准支撑单元组合限定出一个转运位;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转运车适配地具有多个,分别与各转运位一一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升降驱动件由液压驱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多个滚轮,各所述滚轮均匀分布于以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的圆上;各所述滚轮与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面滚动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旋转平台通过液压缸驱动转动,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车体之间,并与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具有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车体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液压缸以及可锁紧配合的固定座、锁紧件;所述锁紧液压缸连接并驱动所述锁紧件与固定座锁紧或分离,以使得旋转平台相对于车体转动或静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旋转车还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车体两侧的定位液压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旋转车和所述转运车分别设有电机,并通过电机驱动各自的行走机构行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转运系统,兼具投入资金低和运转高效可靠的特点。其中,旋转车上的旋转平台功能强大,不仅可以承载集装箱,还可在带动集装箱转动预定角度以调整箱体的运行方向。转运车用于承接集装箱并将其运载至卸箱位。整个运输过程中,旋转车与转运车在各自特定的轨道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达到了极高的运转效率。如上述的集装箱转运系统抛弃了传统系统所需的地面转盘与天车,提高了集装箱制造过程中转运的效率和设备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基础建设投资成本,提高集装箱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集装箱转运系统的整体布局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旋转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旋转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中的升降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集装箱转运系统;200-集装箱;Y-纵向轨道;X1-第一横向轨道;X2-第二横向轨道;J-接箱位;P1-第一转运位;P2-第二转运位;C1-第一卸箱位;C2-第二卸箱位;1-旋转车;11-车体;12-旋转平台;13-旋转液压缸;14-锁紧机构;141-锁紧液压缸;142-固定座;143-锁紧件;15-滚轮;16-定位机构;161-定位液压缸;17-行走机构;18-行走电机;2a-第一转运车;2b-第二转运车;21-行走机构;22-行走电机;3-支撑装置;3a-第一对升降支撑单元;3b-第二对升降支撑单元;3c-第三对升降支撑单元;31-升降支撑单元;311-升降驱动件;312-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转运系统,用于集装箱的横纵转换以及工位间的转运。该集装箱转运系统大致地包括沿第一轨道行驶的旋转车、沿第二轨道行驶的转运车、设置于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相交处的支撑装置。旋转车和转运车联动运输以实现集装箱的旋转、转运,支撑装置用于在集装箱由旋转车卸下至被转运位承接的过程中支撑集装箱。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根据集装箱所需要转运的路线预设于厂房地面。旋转车、转运车和支撑装置的运转通过控制系统联动控制,整个转运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转高效可靠。

图1示意了本实用新型转运系统100(以下简称“转运系统”)一实施例的总体布局。为了更为清楚方便地表述,下文中将采用横向、纵向、上、下、左、右等方位对转运系统100的布局进行说明。以下将第一轨道定义为纵向轨道Y,第二轨道为横向轨道。在本实施例中,该转运系统100设置了一条纵向轨道Y以及两条平行间隔的横向轨道。纵向轨道Y和横向轨道相垂直。

纵向轨道Y为20尺与40尺集装箱沿纵向转运时共用的运输轨道。纵向轨道Y一端为接箱位J,对应于前一工位的下料位;纵向轨道Y另一端与两横向轨道相交。对应于该纵向轨道Y,该转运系统100配备有一台旋转车1,旋转车1在接箱位J承接经过前一工位的工序处理后的集装箱200(图1未示出),并沿纵向轨道Y行走而将集装箱200进行纵向转运。同时,旋转车1还能够带动集装箱200转动,进行集装箱200的横纵转换。

两条横向轨道分别供20尺与40尺集装箱横向转运使用。以图1的视图方向为参照,位于下方的横向轨道对应于沿横向转运20尺集装箱所使用,在此将其称为第一横向轨道X1。另一条横向轨道对应于沿横向转运40尺集装箱所使用,将其称为第二横向轨道X2。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设置了两条横向轨道专供20尺与40尺集装箱使用。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横向轨道的数量应不限,可根据实际工况设置一条或多条。

第一横向轨道X1与纵向轨道Y相交的位置为第一转运位P1,第一横向轨道X1的左端为第一卸箱位C1,与后一工位的上料位对应。

第二横向轨道X2与纵向轨道Y相交的位置为第二转运位P2,第二横向轨道X2的左端为第二卸箱位C2,与后一工位的上料位对应。

对应于该第一横向轨道X1和第二横向轨道X2,该转运系统100对应配备有第一转运车2a和第二转运车2b。第一转运车2a沿第一横向轨道X1行驶,用于20尺集装箱的转运。第二转运车2b沿第二横向轨道X2行驶,用于40尺集装箱的转运。

支撑装置3包括沿纵向轨道Y间隔布置的三对升降支撑单元,每队包括分列于纵向轨道Y两侧的两个基准支撑单元31。其中,纵向轨道Y下至上排列的依次为第一对升降支撑单元3a、第二对升降支撑单元3b以及第三对升降支撑单元3c。以第一对升降支撑单元3a为基准支撑单元。该基准支撑单元与第二对升降支撑单元3b对应于第一转运位P1设置,用于20尺集装箱的转运操作。该基准支撑单元与第三对升降支撑单元3c对应于第二转运位P2设置,用于40尺集装箱的转运操作。

该转运系统100的转运流程大致如下:

对于20尺集装箱的转运,集装箱200在前一工位进行工艺处理后以横向(即集装箱200长度方向沿横向延伸)的状态到达接箱位J。旋转车1进入接箱位J承接集装箱200,并沿纵向轨道Y输送集装箱200到达第一转运位P1,旋转车1驱动集装箱200转动而呈纵向状态(即集装箱200长度方向沿纵向延伸)。支撑装置3升起将集装箱200支撑并脱离旋转车1。旋转车1退回。第一转运车2a沿第一横向轨道X1进入第一转运位P1。支撑装置3降下将集装箱200放下在第一转运车2a上。第一转运车2a继续沿第一横向轨道X1行驶至第一卸箱位C1。集装箱200在第一卸箱位C1被卸下,并由后一工位准备上料。以上20尺集装箱转运流程的总转运时间可以达到小于120秒,效率高。

对于40尺集装箱的转运,其被旋转车1旋转横纵方向的流程与上述20尺集装箱的流程相同。不同的是当旋转车1退回的后续流程。由第二转运车2b沿第二横向轨道X2进入第二转运位P2。支撑装置3降下将集装箱200放下在第二转运车2b上。第二转运车2b继续沿第二横向轨道X2行驶至第二卸箱位C2。40尺集装箱在第二卸箱位C2被卸下,并由后一工位准备上料。以上40尺集装箱转运流程的总转运时间可以达到小于160秒,效率高。

以下对旋转车1、转运车及支撑装置3的具体结构一一详细描述。

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旋转车1的俯视图,图3为旋转车1的侧视图。

旋转车1包括车体11,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11上的旋转平台12,设于旋转平台12与车体11之间的旋转液压缸13、锁紧机构14,设于车体11上的多个滚轮15、定位机构16、行走机构17以及行走电机18。其中,各滚轮15均匀分布于以旋转平台12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的圆上。

旋转平台12的上端面用于承载集装箱200,其下端面与多个滚轮15滚动接触。旋转平台12在旋转液压缸13的驱动下可转动,其转动轴线与旋转液压缸13具有间隔。

锁紧机构14包括锁紧液压缸141以及可锁紧配合的固定座142、锁紧件143。其中,固定座142安装于车体11上,锁紧件143连接于旋转平台12。锁紧液压缸141连接并驱动锁紧件143与固定座142锁紧或分离,以使得旋转平台12相对于车体11转动或静止。

车体11通过行走电机18驱动行走机构17行走,并通过定位机构16进行定位。定位机构16包括分别设于车体11两侧的定位液压缸161,定位液压缸161可升降地与地面上的配套设备对应配合,实现车体11的定位或脱位。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第一转运车2a与第二转运车2b均具备行走机构21以及行走电机22,能够通过行走电机22驱动行走机构21行驶。其中,图4的第一转运车2a的尺寸与20尺集装箱的尺寸相适配,具有相应承载20尺集装箱的负载强度。同理,图5的第二转运车2b的尺寸与40尺集装箱的尺寸相适配。

参阅图6所示出的支撑装置3中的升降支撑单元31分别处于上升状态、下降状态的示意图。

升降支撑单元31包括由液压驱动的升降驱动件311、固定于升降驱动件311输出轴上而可升降的支撑座312。两升降支撑单元的支撑座312相对伸出,支撑座312可上升至高于旋转平台12而支撑集装箱200,使得集装箱200脱离旋转平台12。支撑座312可下降至低于转运车,而使集装箱200落下转由转运车承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转运系统100,兼具投入资金低和运转高效可靠的特点。其中,旋转车1上的旋转平台功能强大,不仅可以承载集装箱200,还可在带动集装箱200转动预定角度以调整箱体的运行方向。转运车用于承接集装箱200并将其运载至卸箱位。整个运输过程中,旋转车1与转运车在各自特定的轨道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达到了极高的运转效率。如上述的转运系统100抛弃了传统系统所需的地面转盘与天车,提高了集装箱制造过程中转运的效率和设备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基础建设投资成本,提高集装箱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