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瓶盘进瓶轨道剔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9520发布日期:2019-05-28 18:0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理瓶盘进瓶轨道剔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瓶盘进瓶轨道剔瓶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冻干粉针剂生产线上使用的抗生素瓶灌装加塞机,是通过理瓶盘转动将安瓿瓶推入进瓶轨道并继续推送到进瓶绞龙前从而进入灌装主传送带进行灌装生产。在进瓶轨道的外侧下方留有一个十厘米长两厘米高的凹槽,当理瓶盘上有倒下的安瓿瓶进入进瓶轨道时,理论上应该从凹槽掉落出理瓶盘。但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灌装过程中不会出现缺瓶的现象,理瓶盘推瓶速度要比灌装主传送带快,而进瓶绞龙速度是跟灌装主传送带匹配的,因此进瓶绞龙进瓶的速度也低于理瓶盘推送安瓿瓶的速度。这样就导致安瓿瓶之间处于挤压的状态,摩擦力过大。当倒下的安瓿瓶经过凹槽时,因为两边的瓶身给它的摩擦力太大而无法掉落从而被推送到进瓶绞龙前的检测探头位置导致灌装机报警停机,频繁的报警停机不仅增加了质量风险,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理瓶盘进瓶轨道剔瓶装置,用于解决安瓿瓶倒下无法剔除而导致的报警停机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理瓶盘进瓶轨道剔瓶装置,包括理瓶盘、内栏栅和外栏栅,理瓶盘边缘位于内栏栅和外栏栅之间,在内栏栅外侧设有一段凸出,在内栏栅内侧设有一段与凸出相对应的凹槽,在凹槽一侧外栏栅上设有一个用于排出倒下安瓿瓶的通孔,通孔底面低于理瓶盘表面。

凸出边缘到理瓶盘边缘的距离小于安瓿瓶的半径。

在凸出倾斜固定连接有一片弹片,弹片朝向通孔。

在凸出内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一端孔口朝向通孔,另外一端孔口通过管道与气源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内栏栅和外栏栅的改造,有效的解决了因为倒瓶无法剔除导致的报警停机问题,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下述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述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述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理瓶盘1、内栏栅2、外栏栅3、安瓿瓶4、接瓶盒5、弹片6、出气孔7、凸出21、凹槽31、通孔3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理瓶盘进瓶轨道剔瓶装置,包括理瓶盘1、内栏栅2和外栏栅3,理瓶盘1边缘位于内栏栅2和外栏栅3之间,在内栏栅2外侧设有一段凸出21,在内栏栅2内侧设有一段与凸出21相对应的凹槽31,在凹槽31一侧外栏栅3上设有一个用于排出倒下安瓿瓶的通孔32,在通孔32一侧设有接瓶盒,如图2中,通孔32底面低于理瓶盘1表面a毫米。

上述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理瓶盘1输送安瓿瓶在内栏栅2和外栏栅3间隔出的通道中行走,当行走到凸出21与凹槽31间隔出的通道中时,由于通孔32底面低于理瓶盘1表面,因此倒下的安瓿瓶会从通孔32中滚到接瓶盒中,实现对倒下安瓿瓶的剔除。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如下:如图1和2所示,凸出21边缘到理瓶盘1边缘的距离小于安瓿瓶的半径b毫米。这种结构使得倒下的安瓿瓶不到一半的位置落在理瓶盘1上,使得安瓿瓶能够自动像通孔32中滚动,进一步提高安瓿瓶的成功率,并且改动成本低廉。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如下:如图3和4所示,在凸出21倾斜固定连接有一片弹片6,弹片6朝向通孔32。当倒下安瓿瓶输送到弹片6位置时,弹片6将安瓿瓶推动到通孔32中排出,确保倒下安瓿瓶能够被剔除,提高倒下安瓿瓶剔除的准确率和成功率。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如下:如图4和5所示,在凸出21内设有出气孔7,出气孔7一端孔口朝向通孔32,另外一端孔口通过管道与气源连通。当倒下安瓿瓶移动到通孔32位置时,出气孔7排出的空气将倒下安瓿瓶吹向通孔32,以实现安瓿瓶的剔除,提高倒下安瓿瓶剔除的准确率和成功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