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718发布日期:2019-06-19 01:00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折叠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纳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收纳箱。



背景技术:

收纳箱,就是专门用来整理零乱物品的箱子(盒子),用来收纳家中零散的小东西。它轻便灵活,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成各种造型,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菱形的等等。可以是一个个的储物盒,也可以设计成为一组组的储物柜。收纳箱不占居室空间,根据需要整合或分立创意您的居家,方便人们的整理与收纳。

目前市面上可以折叠的收纳箱普遍组装后内部结构稳定性较差,在使用时容易造成结构的脱落,因此,需要一种折叠收纳箱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收纳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收纳箱,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外侧壁一侧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框的外侧壁另一侧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框的内壁一侧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支撑框的内壁另一侧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支撑框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拐角处对称设置有四组搭扣座,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底板的顶端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相邻外侧壁对称设置有四组搭扣销,且搭扣销与搭扣座配合使用。

此项设置用于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使第一支撑板的底端插入到底板的第一定位槽内,再将第二支撑板的底端插入到底板的第二定位槽内,此刻再转动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使第三支撑板底端的搭扣销与底板顶端一侧的搭扣座卡接,再将第四支撑板底端的搭扣销与底板顶端另一侧的搭扣座卡接,从而完成对收纳箱组装时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与第一支撑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与第二支撑板的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和底板均为聚丙烯材质制成的基体。

此项设置用于提高该收纳箱的经济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折叠收纳箱,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使第一支撑板的底端插入到底板的第一定位槽内,再将第二支撑板的底端插入到底板的第二定位槽内,此刻再转动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使第三支撑板底端的搭扣销与底板顶端一侧的搭扣座卡接,再将第四支撑板底端的搭扣销与底板顶端另一侧的搭扣座卡接,从而完成对收纳箱组装时的固定,拆卸方便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框、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第四支撑板、6底板、7搭扣座、8第一定位槽、9第二定位槽、10搭扣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折叠收纳箱,包括支撑框1,所述支撑框1的外侧壁一侧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支撑框1的外侧壁另一侧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支撑框1的内壁一侧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4,所述支撑框1的内壁另一侧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板5,所述支撑框1的底端设置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顶端拐角处对称设置有四组搭扣座7,所述底板6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8,所述底板6的顶端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9,所述第三支撑板4与第四支撑板5相邻外侧壁对称设置有四组搭扣销10,且搭扣销10与搭扣座7配合使用。

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槽8的宽度与第一支撑板2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定位槽9的宽度与第二支撑板3的厚度相等。

具体的,所述支撑框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三支撑板4、第四支撑板5和底板6均为聚丙烯材质制成的基体。

该折叠收纳箱,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使第一支撑板2的底端插入到底板6的第一定位槽8内,再将第二支撑板4的底端插入到底板6的第二定位槽9内,此刻再转动第三支撑板4与第四支撑板5,使第三支撑板4底端的搭扣销10与底板6顶端一侧的搭扣座7卡接,再将第四支撑板5底端的搭扣销10与底板6顶端另一侧的搭扣座7卡接,从而完成对收纳箱组装时的固定,拆卸方便值得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