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曳引性能测试仪的速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642发布日期:2019-09-17 20:56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曳引性能测试仪的速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性能测试仪的速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平衡系数是曳引电梯最重要的参数,本文中称之为曳引性能,合理的曳引性能参数是保证曳引电梯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根据现行的电梯技术规范,所有新安装曳引电梯,都必须经过曳引性能测试,才能投入正常使用。作为新兴的“空载功率法”测电梯曳引性能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空载测试曳引电梯上行、下行的运行功率,并用测速装置测量电梯运行的实时速度,在利用功率法公式带入计算,从而得出测试数据曳引电梯平衡系数。

由于曳引电梯品牌多样性,电梯限速器或曳引钢丝绳安装位置和形状大小的多样性,导致现有曳引性能测试仪的测速装置无有效的方式解决速度检测装置的安装问题,因而现有的测速装置多为人工手持固定,浪费人力并且数据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性能测试仪的速度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梯曳引性能测试仪的速度测量装置,包括磁吸模块、固定模块和速度检测模块,所述磁吸模块的上端设置有支撑主杆,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连接件和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撑主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速度检测模块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速度检测模块包括速度传感器、第二连接杆、胶轮、转动轴、数据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速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胶轮连接,所述数据输出端口设置在所述速度传感器上。

进一步,所述磁吸模块还包括壳体、电源连接线、线圈、铁芯、固定杆、弹簧,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源连接线一端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铁芯、线圈、弹簧由内至外依次套接在所述固定杆上。

进一步,所述磁吸模块上设有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电源连接线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开关装置为旋钮开关装置。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块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支撑主杆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一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两侧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块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的一侧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第四通孔、第六通孔锁紧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杆在垂直方向设置第七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七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第八通孔,所述第七通孔与第八通孔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固定模块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八通孔上。

进一步,所述速度传感器为旋转编码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均为带有旋转把手的螺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曳引性能检测仪的测速安装装置,提供一种操作方式简单、固定方式稳定、实用性强的安装装置,能有效解决速度检测装置安装和测速瓶颈,适应不同的电梯限速器。安装合格后,减少一名操作人员,并有效确保数据稳定,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速度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磁吸模块、101支撑主杆、102开关装置、2固定模块、201连接件、202第一连接杆、3速度检测模块、301速度传感器、302第二连接杆、303胶轮、304转动轴、305数据输出端口、203第二紧固件、2011第一连接块、2012第二连接块、2013第一紧固件、2014第一通孔、2015第二通孔、2016第三通孔、2017第四通孔、2018第五通孔、2019第六通孔、306第七通孔、307第八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理解。其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对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而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性能测试仪的速度测量装置,包括磁吸模块1、固定模块2和速度检测模块3,所述磁吸模块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主杆101,所述固定模块2包括连接件201和第一连接杆202,所述连接件201的一端与支撑主杆101连接,所述连接件2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02一端连接,所述速度检测模块3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02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速度检测模块3包括速度传感器301、第二连接杆302、胶轮303、转动轴304、数据输出端口305,所述第二连接杆302的一端与所述速度传感器30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02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301通过所述转动轴304与所述胶轮303连接,所述数据输出端口305设置在所述速度传感器301上,所述胶轮303用于抵靠在电梯限速器绳轮来检测电梯限速器转动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输出端口305可连接数据传输线,将运动信号传送至曳引性能检测装置的主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作为无线数据输出端口,将信号直接发送给曳引性能检测装置的主机。

进一步,所述磁吸模块1还包括壳体、电源连接线、线圈、铁芯、固定杆、弹簧,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铁芯、线圈、弹簧由内至外依次套接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电源连接线一端与所述线圈连接,另一端与曳引性能检测装置的主机连接,曳引性能检测装置的主机为磁吸模块提供大小可调节的电流,所述铁芯、线圈、弹簧依次套接在所述固定杆上。磁吸模块的磁性有无可以用通、断电流控制,磁吸模块通电后,固定在曳引电梯的限速器轮金属侧面,在本实施例中,磁吸模块磁性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曳引性能检测装置的主机的输出电流的强弱来控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改变线圈的匝数或改变电阻大小来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磁性大小,它的磁极可以由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控制,实用性非常强。

进一步,所述磁吸模块1上设有开关装置102,所述开关装置102与所述电源连接线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103为旋钮开关装置压开关。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201包括第一连接块2011、第二连接块2012和第一紧固件2013,所述第一连接块2011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2014,所述连接件20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014与所述支撑主杆102连接,所述第一通孔2014一侧设有第二通孔2015,所述第一通孔2014与第二通孔2015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孔2015两侧设有第三通孔2016和第四通孔2017,所述第二通孔2015、第三通孔2016、第四通孔2017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块2012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第五通孔2018,所述第五通孔2018的一侧设有第六通孔2019,所述第五通孔2018与第六通孔2019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紧固件2013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2016、第二通孔2015、第四通孔2017、第六通孔2019锁紧所述第一连接块2011和第二连接块20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块2011通过垂直方向上的第一通孔2014套在磁吸模块101的支撑主杆102上,在没有锁紧时可以调节其在支撑主杆102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块2011通过第五通孔2018与第一连接杆202连接,在没有锁紧时,所述第一连接杆202可以在第五通孔2018内移动,确认好连接位置后锁紧第一紧固件即可固定安装。

所述第二连接杆302在垂直方向设置第七通孔306,所述第二连接杆302通过所述第七通孔30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0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02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第八通孔307,所述第七通孔306与第八通孔307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202穿过第二连接杆3012上的第七通孔306与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模块2还包括第二紧固件203,所述第二紧固件203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杆3012的第八通孔307锁紧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速度传感器301为旋转编码器。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2013和第二紧固件203均为带有旋转把手的螺丝,其中第一紧固件2013为一字形胶头螺丝,第二紧固件203为梅花形胶头螺丝。当然,所述紧固件采用何种零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还可以采用螺栓、销钉等。

进一步,在利用本实施例测量电梯限速器时,通过电源旋转开关控制磁吸模块101磁性,将速度检测装置固定于电梯限速器上,电源连接线和数据传输线接到曳引主机上,可以通过调节所述连接件201与支撑主杆102的连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杆202和第二连接杆3012的连接位置,来调节所述胶轮303和磁吸模块101的相对位置,把胶轮303抵靠在电梯限速器绳轮上,可以适用于不同形状电梯限速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