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检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637发布日期:2019-09-17 20:56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检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升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检验工装。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是一种齿轮、齿条啮合方式,使吊笼作垂直运动用于输送施工人员、工具、设备及物料的建筑机械,在工业或民用建筑、大型桥梁、竖井中,均不可缺少的运输设备。它是靠安装在吊笼上的驱动机构的小齿轮与安装在升降机导轨架上的齿条啮合的作上下运动,且由安装在吊笼上的侧滚轮、主滚轮沿升降机的导轨架运动。整机运转的平稳性由侧滚轮、主滚轮的安装精度决定,所以传动机构上的侧滚轮孔、主滚轮孔的加工的精确程度决定了侧滚轮、主滚轮的安装精度也就决定了传动小车的运行是否平稳,整机是否有噪音震动,齿轮与齿条是否啮合,一般所生产的传动机构组装后无法进行检测,在整机安装后才进行能发现问题。

传动机构由起重用盘式制动三相电动机、弹性联轴器、蜗轮蜗杆减速机或齿轮传动式减速机或螺伞齿轮斜齿轮减速机、传动齿轮、背轮、导向滚轮、传动板和传动架等组成。传动机构与吊笼联接,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使吊笼沿导轨架上下运行,施工升降机上下运行会产生噪音、运行不稳定、晃动等问题。

现有的公开文献中,公开号为CN10711751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齿轮检测装置、施工升降机及检测方法,了对齿轮磨损的在线监测,避免因维护保养不当、检查不及时导致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及可靠性。但是具体到实际的检测过程,其仍然基于事后检验,无法提前避免安全事故。公开号为CN2038657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SC型施工升降机导轨架偏移检测装置,保证施工升降机吊笼不会运行到偏移的导轨架上,防止导轨架相对于下一节出现过多偏移时,而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其仍然是基于事后运行保养的策略,难以防患于未然。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检验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施工升降机上下运行会产生噪音、运行不稳定、晃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检验工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检验工装,包括工装固定座、导轨架和连接件,固定座和导轨架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固定座用于固定现有的施工升降机的驱动机构,包括一板状或者框架状的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的顶面设有多个突起,多个突起均设有通孔,多个突起对称分布于第一构件的两侧,以便于进行同轴度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架与所述工装固定座垂直连接;所述导轨架包括导轨架主体,导轨架主体固定连接多个检测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元件包括啮合检测元件、同轴度检测元件、间隙检测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啮合检测元件包括齿条,所述齿条包括多个,多个齿条分别位于所述导轨架主体的两侧面,多个齿条的安装方向相异,多个齿条均垂直于所述工装固定座。

进一步的,所述同轴度检测元件包括销轴,所述销轴能够插接于所述突起的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检测元件包括导轨架主肢管,所述导轨架主肢管包括多个,多个导轨架主肢管构成所述导轨架主体,多个导轨架主肢管均刚性连接于所述工装固定底座,并且,多个导轨架主肢管之间采用辅助连接构件连接形成桁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架主肢管为圆柱形管,以便于检测放拖轮时导轨架主体的运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检验工装进行检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工装固定座与传动机构耳板通过销轴连接,检验连接耳板是否同心;

②用调轮扳手进行侧滚轮调试,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侧轮与导轨架中心间隙1为:0.2mm~0.5mm;

③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的安全钩与调试工装的齿条距离为:4-7mm;

④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的防脱轮与调试工装主肢管的间隙为:0.2-0.5mm;

⑤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的齿轮与调试工装齿条啮合的间隙为:0.2-0.5mm;

⑥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的安全钩与调试工装主肢管的间隙为:5-8mm。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之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可以检测出来,检测调试后使升降机运行更加平稳,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翻修,可以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

(2)调试后发货后直接安装,不需要工地安装人员调试,提高产品的整体使用效果,解决整机晃动,运行平稳,噪音由85db减少到58db。

(3)工地整机安装效率由3天可以降低到2.5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主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主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或实施例2检验连接耳板是否同心时的装置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或实施例2检验连接耳板是否同心时的装置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2检验项目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1、工装固定座,2、导轨架,3、高强度螺栓,4、突起,5、通孔,6、销轴,7、齿条,11、第一导向轮与导轨架中心间隙,12、安全钩与调试工装的齿条距离,13、防脱轮与调试工装主肢管的间隙,14、齿轮与调试工装齿轮啮合的间隙,15、安全钩与调试工装主肢管的间隙,21、第一导向轮,22、防脱轮,23、背轮,24、防脱钩,25、第二导向轮,26、安全钩,27、齿轮,28、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方位用词是根据附图和实际使用习惯进行描述的。

实施例1

一种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检验工装,包括工装固定座1、导轨架2和连接件,固定座和导轨架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检验工装用于检测的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中,需要检测的元件有,第一导向轮21、防脱轮22、背轮23、防脱钩24、第二导向轮25、安全钩26、齿轮27、耳板28。在一般的组装过程中,第一导向轮21与防脱轮22用于勾住同一个柱状构件。所述连接件选用高强度螺栓3,高强度螺栓3是指用高强度钢制造的,或者需要施以较大预紧力的螺栓。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重量约0.5t,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这一重量进行钢结构设计,所述工装固定座1用于固定现有的施工升降机的驱动机构,包括一板状或者框架状的第一构件,第一构件作为整个检验工装的底座,起到稳定的作用;所述第一构件的顶面设有2个突起4,2个突起4均设有通孔5,2个突起4对称分布于第一构件的两侧,以便于进行同轴度检测。具体的,2个突起4能够进行耳板的开口的同轴度检测。

所述导轨架2与所述工装固定座1垂直连接;所述导轨架2包括导轨架2主体,导轨架2主体固定连接多个检测元件。所述导轨架2与所述工装固定座1可以直接焊接,或者采用栓接、铆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多个检测元件实际上是固定于导轨架2主体的多个位置特殊的构件。

所述检测元件包括啮合检测元件、同轴度检测元件、间隙检测元件。

所述啮合检测元件包括齿条7,所述齿条7包括多个,多个齿条7分别位于所述导轨架2主体的两侧面,多个齿条7的安装方向相异,多个齿条7均垂直于所述工装固定座1。

所述同轴度检测元件包括销轴6,所述销轴6能够插接于所述突起4的通孔5中。需要注意的是,销轴6能够独立于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构件。

所述间隙检测元件包括导轨架2主肢管,所述导轨架2主肢管包括4个,4个导轨架2主肢管构成所述导轨架2主体,4个导轨架2主肢管呈矩形分布在所述工装固定底座,4个导轨架2主肢管均刚性连接于所述工装固定底座,并且,4个导轨架2主肢管之间采用辅助连接构件连接形成桁架结构,以增加强度。

所述导轨架2主肢管为圆柱形管,以便于检测放拖轮时导轨架2主体的运动。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使用实施例1进行检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于传动机构的构造是方便传功机构沿着升降机升降的,因此针对传动机构的检测,要模拟传动机构在工作时的状态。

首先要把导轨架2主肢管插接进传动结构的第一导向轮21与防脱轮22之间的垂直区域,在此过程中,齿条7能够与齿轮27啮合。

①工装固定座1与耳板28通过销轴6连接,检验连接耳板是否同心;

②用调轮扳手进行侧滚轮调试,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第一导向轮与导轨架中心间隙11为:0.2mm~0.5mm;

③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的安全钩与调试工装的齿条距离12距离为:4-7mm;

④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的防脱轮与调试工装主肢管的间隙13为:0.2-0.5mm;

⑤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的齿轮与调试工装齿轮啮合的间隙14为:0.2-0.5mm;

⑥调试后,用塞尺进行检验机构的安全钩与调试工装主肢管的间隙15为:5-8mm。

本实施例公开的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可以检测出来,检测调试后使升降机运行更加平稳,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翻修,可以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

(2)调试后发货后直接安装,不需要工地安装人员调试,提高产品的整体使用效果,解决整机晃动,运行平稳,噪音由85db减少到58db。

(3)工地整机安装效率由3天可以降低到2.5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