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6182发布日期:2019-08-13 21:0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敷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该出料结构主要针对3片纱布片同时出料的吸塑包装装置,可将单片纱布片依次送出。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包括天然纱布、合成纤维类敷料、多聚膜类敷料、发泡多聚类敷料、水胶体类敷料、藻酸盐敷料等。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随着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医用创面敷料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今天,新型的创面护理用敷料相对于早期而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多种不同性能的医用敷料可供临床护理人员选用。

常见的医用敷料可以是棉球、棉巾和纱布片等,都可以采用吸塑包装,如由聚乙烯醇制成的塑料片与透析纸构成前后袋片。透析纸可以使小分子通过,而细菌和病毒不能通过,便于杀菌,非常适合医用。对于医用纱布片,采用吸塑包装非常方便,不但体积较小,也便于消毒灭菌。

常见的吸塑包装设备包括机架及由前至后依次设于机架上的加热结构、成型结构、操作台、纸贴合结构、横切结构、纵切结构和出料结构等,机架的左右两侧设有输送纱布片(未裁切)的两个输送结构(具体可以为链条夹持输送结构)。其中,加热结构用于对塑料片材进行加热,成型结构用于对加热后的塑料片材压制成吸塑托盘(通常呈阵列排布,如一排3片),操作台用于采用人工将医用纱布片放置在吸塑托盘上,纸贴合结构用于将透析纸覆盖在吸塑托盘上将医用纱布片包覆形成包装,横切结构和纵切结构用于分别横切(左右向的条形刀片)和纵切(左右向并排设置的多个圆形刀片)得到单片包装的医用纱布片,出料结构用于将分切后的医用纱布片送出。

申请人发现,吸塑包装装置同时输出3片医用纱布片,在有的场景(如捆扎或装盒等)中需要将单片医用纱布片依次送出,现有的吸塑包装设备并不能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可将同时输出的3片纱布片依次送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吸塑包装装置1能同时出料三片纱布片15,出料结构2设于吸塑包装装置1后端且其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出料皮带3;所述出料皮带3前端上方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接料仓4;吸塑包装装置1左右两侧输出的一片纱布片15分别落入对应侧的一个接料仓4中,其中部输出的一片纱布片15直接落在出料皮带3上;两个接料仓4内均设有将其内的纱布片15向内按预定顺序推落至出料皮带3上的推板5,所述推板5由驱动结构驱动左右运动。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塑包装装置1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机架6、机架6上的输送结构7和机架6后部的纵切结构,所述纵切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四片圆形刀片8用于分切得到三片纱布片15,所述出料皮带3的前端位于输送结构7后端的正下方;两个接料仓4位于出料皮带3上方且分别设于机架6后端的左右两侧,其之间的距离能使中部输出的纱布片15直接落在出料皮带3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料仓4的前侧敞口且位于对应侧外端的两片圆形刀片8正后方,其内侧敞口,其下侧、外侧和后侧封闭。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推板5沿前后向设于接料仓4下侧的相邻上方,所述接料仓4的外侧沿左右向设有使推板5左右运动的气缸9。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料仓4为大小与纱布片15配合且前侧与内侧敞口的矩形仓体结构。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圆形刀片8后方且位于相邻两片圆形刀片8之间设有将三片纱布片15分别向下顶压至出料皮带3上和两个接料仓4内的弹片10,所述弹片10由前至后斜向下设置。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料皮带3由前后相接的宽出料皮带11和窄出料皮带12构成,所述宽出料皮带11的宽度大于窄出料皮带12的宽度,所述窄出料皮带12前端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将纱布片15由宽出料皮带11引导至窄出料皮带12的两片引导片13,两片引导片13由前至后逐渐靠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可将同时输出的3片纱布片以单片依次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在中部出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在右侧出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在左侧出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中:1吸塑包装装置、2出料结构、3出料皮带、4接料仓、5推板、6机架、7输送结构、8圆形刀片、9气缸、10弹片、11宽出料皮带、12窄出料皮带、13引导片、14固定杆、15纱布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片的吸塑包装装置的出料结构,吸塑包装装置1能同时出料三片纱布片15(左侧的一片、中部的一片和右侧的一片),出料结构2设于吸塑包装装置1后端且其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出料皮带3。前述结构与现有的吸塑包装装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出料皮带3前端上方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接料仓4(左接料仓和右接料仓),两个接料仓4左右对称设置,且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吸塑包装装置1左右两侧输出的一片纱布片15分别落入对应侧的一个接料仓4中,左侧的纱布片15落入左接料仓中,右侧的纱布片15落入右接料仓中。吸塑包装装置1中部输出的一片纱布片15直接落在出料皮带3上,具体可以由两个接料仓4之间的间隔通过(优选),也可由接料仓4下侧与出料皮带3之间的间隙通过。两个接料仓4内均设有将其内的纱布片15向内按预定顺序推落至出料皮带3上的推板5(前后向设置并可左右运动,具体为条形板),推板5由驱动结构(具体可以为左右向的气缸)驱动左右运动。

其中,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塑包装装置1包括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机架6、机架6上的输送结构7和机架6后部的纵切结构等,纵切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四片圆形刀片8(等间距设置,中间的两片为分切,外端的两片切边)用于分切得到三片纱布片15,出料皮带3的前端位于输送结构7后端的正下方。两个接料仓4位于出料皮带3(具有一定间隔)上方且分别设于机架6后端的左右两侧,其之间的距离(稍大于纱布片15的宽度)能使中部输出的纱布片15直接落在出料皮带3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料仓4的前侧敞口且位于对应侧外端的两片圆形刀片8正后方;具体地,右接料仓位于右侧的两片圆形刀片8正后方且宽度稍大,左接料仓位于左侧的两片圆形刀片8正后方且宽度稍大。接料仓4的内侧敞口,其下侧、外侧和后侧(上侧可封闭,可不封闭,优选封闭)封闭。

其中,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推板5沿前后向设于接料仓4下侧的相邻上方,下侧板水平设于两片圆形刀片8正后且位于输送结构7下方,接料仓4的外侧沿左右向设有使推板5左右运动的气缸9(左气缸和右气缸),气缸9的伸缩杆向内穿过外侧板与推板5外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具体地,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料仓4为大小与纱布片15配合且前侧与内侧敞口的矩形仓体结构(其他侧面封闭)。

优选地,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圆形刀片8后方且位于相邻两片圆形刀片8之间设有将三片纱布片15分别向下顶压至出料皮带3上和两个接料仓4内的弹片10(共3片,固定在左右向设于机架6上的固定杆14上,且位于接料仓4前方),弹片10由前至后斜向下设置,倾斜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具体地,两侧的两片弹片10稍微向外倾斜,可使纱布片15稍微向外运动,不但能避免对中部的纱布片15的干扰,还可以保证纱布片15落入对应的接料仓4中;中部的一片弹片1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两侧的2片弹片10与水平面的夹角。

优选地,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料皮带3由前后相接的宽出料皮带11(水平设置)和窄出料皮带12(水平设置)构成,宽出料皮带11的宽度大于窄出料皮带12的宽度(中线重合),窄出料皮带12前端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将纱布片15由宽出料皮带11引导至窄出料皮带12的两片引导片13用于调整纱布片的位置和姿态使单片纱布片15依次输出,两片引导片13由前至后逐渐靠近呈八字形结构,引导片13的前端与宽出料皮带11后端的外侧相接,其后端与窄出料皮带12对应侧相接。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出料结构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过程如下,中部的一片纱布片15落下(相应位置设置的中部出料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出料,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单片机或PLC等)),与此同时两侧的两片纱布片15分别落入左接料仓和右接料仓中,中间的纱布片15落至出料皮带3上;一段时间后(延时控制),控制模块控制左气管控制开关,左气缸将左接料仓中的纱布片15推落至出料皮带3上;再一段时间后(延时控制),控制模块控制右气管控制开关,右气缸将右接料仓中的纱布片15推落至出料皮带3上;以此类推将单片纱布片15依次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