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用防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8620发布日期:2019-08-09 21:31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用防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防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叉车用防风装置。



背景技术:

叉车在工厂、码头等地应用十分广泛,叉车需要在短途内快速的运输物品,由此就会产生风,而叉车在设计之初为了方便很多不装前车窗,但这样在需要挡风的时候驾驶员就只能直面风吹,而夹杂在风中的沙尘或者运输的物品碎屑极易吹进驾驶员的眼睛影响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吹风影响驾驶员视野的叉车用防风装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叉车用防风装置,包括挡风件、防风架和舱架,防风架为框架结构,防风架设于舱架上靠近舱架前进方向的一端,防风架与舱架相连;挡风件与防风架相连。

进一步的,挡风件由透明软质材料制成,挡风件与防风架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圆管、盘簧和滑动杆;滑动杆与防风架可滑动地相连,挡风件一端与滑动杆固定相连;圆管中设有盘簧,挡风件另一端与盘簧相连。

进一步的,滑动杆的两端与防风架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圆管中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一端与圆管内壁固定相连,限位块另一端与挡风件可滑动地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转盘、连接管和齿轮;第一撑杆一端与防风架内壁一侧抵接,第一撑杆另一端与齿轮上端啮合;第二撑杆一端与防风架内壁另一侧抵接,第二撑杆另一端与齿轮下端啮合;连接管一端与齿轮相连,连接管另一端与转盘相连,转盘用于至于舱架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顶杆、护杆;第一固定柱与舱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柱与舱架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柱的顶部与顶杆的底部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卡接,第二固定柱的顶部与顶杆的底部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卡接,第二固定柱的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与护杆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固定,护杆的底部与舱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扫刷,清扫刷一侧与第一固定柱固定相连,清扫刷另一侧与挡风件的表面滑动相连。

进一步的,清扫刷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清扫刷远离顶杆中轴线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固定柱的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和第二固定柱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清扫刷设于挡风件上靠近舱架内的一侧,另一个清扫刷设于挡风件上靠近舱架外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车用防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叉车用防风装置,通过在舱架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设置防风架和滑动杆,从而达到了利用挡风件在舱架前挡风和防止杂物吹进眼睛的目的,通过在舱架的顶部的圆管内设置盘簧和限位块,从而解决了在不需要挡风时能够将挡风件回收到圆管内的问题。

2、该叉车用防风装置,通过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顶部设置顶杆,从而达到了防风装置的目的,通过在滑动杆内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的表面设置齿槽,从而解决了滑动杆滑动后无法固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叉车顶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管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风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舱架、2车体、3轮胎、4货叉、5升降架、6操作台、7方向盘、8座椅、9底座、10圆管、11防风架、12挡风件、13第一固定柱、14转轮、15清扫刷、16顶杆、17第二固定柱、18护杆、19转盘、20连接管、21限位块、22盘簧、23第一撑杆、24滑动杆、25齿轮、26第二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叉车用防风装置,包括舱架1,舱架1的底部包括轮胎3和车体2,舱架1的底部与车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车体2的底部通过转轴与轮胎3的内壁固定连接,舱架1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包括货叉4和升降架5,升降架5的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与车体2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升降架5的表面与货叉4的内壁滑动连接,货叉4与升降架5上下滑动将货物提起,舱架1内部包括底座9、座椅8、操作台6和方向盘7,底座9的底部与舱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底座9的顶部与座椅8的底部滑动连接,操作台6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与舱架1的内壁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方向盘7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通过转轴与操作台6的内壁转动连接,舱架1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包括防风架11,防风架11的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与舱架1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

舱架1的顶部包括挡风件12、第一固定柱13、第二固定柱17、清扫刷15、顶杆16、护杆18和圆管10,第一固定柱13的底部与舱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柱17的底部与舱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柱13的顶部与顶杆16的底部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卡接,第二固定柱17的顶部与顶杆16的底部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卡接,第二固定柱17的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与护杆18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固定,护杆18的底部与舱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利用顶杆16和护杆18保护防风装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破坏,第二固定柱17的背面与圆管10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柱13的内壁通过转轴与转轮14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柱13的顶部低于第二固定柱17的顶部,清扫刷15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柱13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清扫刷15的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与挡风件12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清扫刷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清扫刷15远离顶杆16中轴线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固定柱13的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和第二固定柱17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清扫刷15分别位于挡风件12的上方和下方设置,利用清扫刷15将挡风件12上可能沾有的杂物清扫掉,挡风件12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与防风架11的内壁滑动连接,挡风件12的下表面与转轮14的表面转动连接,挡风件12的远离叉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与圆管10的内壁滑动连接,圆管10的水平中轴线高于转轮14的顶部,圆管10的内部包括盘簧22和限位块21,限位块21的顶部与圆管10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限位块21的底部与挡风件1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盘簧22的表面与挡风件12的表面转动连接,盘簧22的内壁通过固定轴与圆盘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盘簧22的能够收放的物理特性可以将挡风件12回收,防风架11的内侧包括滑动杆24、第一撑杆23、第二撑杆26、转盘19、连接管20和齿轮25,第一撑杆23的一端与防风架11的内侧活动连接,第一撑杆23的表面通过滚轮与滑动杆24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第一撑杆23的另一端的上侧与齿轮25的底部转动连接,齿轮25的顶部与第二撑杆26的表面底部转动连接,第二撑杆26的表面通过滚轮与滑动杆24的内壁顶部转动连接,第二撑杆26的一端与防风架11的内侧活动连接,第一撑杆23的上表面和第二撑杆26的下表面均设置有与齿轮25齿距相同的齿槽,利用第一撑杆23、齿轮25和第二撑杆26之间的转动将滑动杆24固定在防风架11上,滑动杆24的两端与防风架11的内侧滑动连接,滑动杆24的两端与防风架11的内壁之间留有一厘米距离,滑动杆24的顶部与挡风件12固定连接,滑动杆24的一侧与连接管20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19的表面与连接管20的内壁转动连接,转盘19的靠近叉车前进方向的一端贯穿连接管20和滑动杆24并延伸至滑动杆24内部与齿轮25的正面固定连接,转盘19能够随滑动杆24一起在防风架11的上下方向上滑动。利用转盘19来调节滑动杆24的固定和调动。

挡风件12由透明的软质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挡风件12为一层透明的软质塑料层。

进一步的,在第一撑杆23上用于与防风架11抵接一端的端部还设有橡胶垫片,第二撑杆26上用于与防风架11抵接一端的端部设有橡胶垫片,第一撑杆23与第二撑杆26通过橡胶垫片与防风架11的内壁抵接,有利于增加第一撑杆23和第二撑杆26与防风架11之间的摩擦力。

叉车工作时,转动转盘19,使第一撑杆23和第二撑杆26相互靠近,此时第一撑杆23和第二撑杆26远离防风架11,再推动滑动杆24向下拉,滑动杆24带动挡风件12从圆管10内抽出,直到需要的位置,再转动转盘19,使第一撑杆23和第二撑杆26相互远离,直至第一撑杆23和第二撑杆26与防风架11内侧抵接,如此将滑动杆24固定在防风架11上;

不需要挡风时,松动滑动杆24向上提,圆管10内的盘簧22由于之前的拉动产生的回复力将挡风件12在圆管10内卷起,完成挡风件12的收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