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变换长度的带式传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7100发布日期:2019-08-09 21:2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变换长度的带式传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传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变换长度的带式传输机。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也叫带式输送机或胶带输送机等,是组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线所不可缺少的经济型物流输送设备。皮带机按其输送能力可分为重型皮带机如矿用皮带输送机,轻型皮带机如用在电子塑料,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等行业。皮带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能方便地实行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运用输送带的连续或间歇运动来输送100KG以下的物品或粉状、颗状物品,其运行高速、平稳,噪音低,并可以上下坡传送。

现有CN293702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式传输机的滚筒,其包括滚筒轴、置于滚筒轴两端的轴承座和轴承,其特征在于,两端分别与轮毂相连接的滚筒面呈向外凸起的弧形,使整个滚筒呈腰鼓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传输机传输框架固定,传送带长度无法变化,当实际运用过程中传输距离发生变化时,只能更通过换传输机型号来适应传输距离,购买不同型号的传输机会增大生产成本,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变换长度的带式传输机,其具有变换伸缩机长度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变换长度的带式传输机,包括第一传送架,所述第一传送架滑动设置在第一传送架下第二传送架,所述第一传送架和第二传送架上套设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架下侧面架设有变向滚轴,所述传送带位于第一传送架和变向滚轴之间,所述变向滚轴位于第一传送架和第二传送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输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遇见不同传输距离时,先根据距离的不同,在第一传送架下滑动第二传送架,在第二传送架滑动到第一传送架下时,传送带在变向滚轴的作用下折叠在第一传送架和第二传送架之间,需要伸长传输机时,只需将第二传送架从第一传送架下滑出即可,从而起到方便变换传输机长度的作用,进而起到使传输机适用于不同距离的传输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架侧壁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传送架侧壁设置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二滑动架相对的侧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在第一滑动架下伸缩第二滑动架时,由于滑块和滑动槽的配合,第二滑动架既可以在滑动槽内滑动,第二滑架又不会从第一滑动架上脱落,从而起到方便第二滑动架在一滑动架下滑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滑块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移动第二滑动架时,只要转动滑动槽内的丝杆,丝杆带动滑块在滑动槽内移动,螺纹连接的滑块和丝杆既可以起到自锁的作用,又能起到方便移动第二滑动架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接触滑动槽侧壁的位置设置有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能够将滑块与滑动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滑块与滑动槽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进而起到方便滑动第二滑动架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架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第一滑动架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支撑架能将传输机倾斜的支撑起来,方便传输机的使用,另一方面滚轮能够将支撑架和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起到方便移动传输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支撑杆和外环,所述支撑杆上滑动套设有喉箍,所述喉箍侧壁转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喉箍的一端铰接有翻折杆,所述翻折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卡在滚轮下的抵触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输机移动到某个目标位置后,需要固定传输机的位置时,首先要移动喉箍使抵触块远离喉箍的一端能够抵触在滚轮下,然后翻转翻折杆将抵触块卡设在滚轮和地面之间,从而起到防止传输机发生移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抵触块沿其长度方向从中间向两端呈变薄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滚轮和地面相切,滚轮与地面之间的间隔类似三角形,抵触块变薄的一端更容易插入到滚轮与地面之间,从而起到方便将抵触卡在地面与滚轮之间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喉箍接口处设置有收紧喉箍的螺杆,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转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块的截面积大于螺杆的截面面积,从而增大转动螺杆旋转时的力臂,减少转动螺杆所要施加的主动力,进而起到方便转动螺杆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采用了第一传送架、第二传送架、变向滚轴和传送带,从而产生改变传输机长度的效果;

2、采用了丝杆、滑动槽和滑块,从而产生方便移动第二传送架的效果;

3、采用了喉箍、连接杆、翻折杆和抵触块,从而产生固定传输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槽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传送架;11、变向滚轴;2、第二传送架;21、第二滑动架;22、滑块;23、滑轮;24、传送带;3、第一滑动架;31、滑动槽;32、丝杆;33、电机;4、支撑架;41、滚轮;42、外环;43、支撑杆;5、喉箍;51、螺杆;52、转块;53、连接杆;54、翻折杆;55、抵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能变换长度的带式传输机,包括第一传送架1,第一传送架1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动架3,第一滑动架3远离第一传送架1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滑动槽31,滑动槽31内转动设置丝杆32,丝杆32的一端设置电机33,电机33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动架3的一端。滑动槽31内滑动设置滑块22,滑块22远离第一滑动架3的一侧设置第二滑动架21,第二滑动架21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第二传送架2的两侧,为了提高第一传送架1和第二传送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将滑块22设置成长条型即可,丝杆32螺纹穿设在滑块22内。

参照图1和图2,第一传送架1和第二传送架2上套设传送带24,第一传送架1远离第二传送架2的一端为主动滚轴,第一传送架1远离第一滚轴的一端为从动滚轴,第二传送架2两端均为从动滚轴,第一传送架1下侧设置变向滚轴11,变向滚轴11横跨在第一传送架1下,传送带24位于变向滚轴11和第一传送架1之间,当第二传送架2滑动到第一传送架1下时,变向滚轴11位于第一传送架1和第二传送架2之间。第一滑动架3上设置支撑架4,支撑架4远离第一传送架1的一端转动设置滚轮41。

参照图1和图2,当传输机需要改变传输距离时,只需启动电机33,电动带动丝杆32转动,同时滑块22沿丝杆32长度方向发生移动,当传输机需要缩短时,第二传送架2沿滑动槽31收缩在第一传送架1下侧,在此过程中第二传送架2收缩在第一传送架1长度,传送带24都会被变向滚轴11弯折并反向延伸,不会在第二传送架2收缩的过程中变松,由于第一传送架1远离主动滚轴的一端是从动滚轴,第二传送架2两端也是从动滚轴,从动滚轴在外界的摩擦力下会自由转动,传送带24在翻折的过程中都是和从动滚轴发生摩擦,所有的摩擦都被从动滚轴转化为滚动摩擦,因此不会对传送带24的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磨损。

参照图1和图2,当传输机需要运输时,只有先将第二传送架2回收,用重型设备移动传输机,传输机在运动的过程中,滚轮41会将支撑架4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方便传输机的移动,如果传输机需要伸到最长的长度时,最好在第一传送架1远离第二传动架的一端架上配重物,提高传输机的稳定性。

参照图3,滑块22接触滑动槽31上下侧壁的位置均部有若干滑轮23,滑块22在动槽31中移动的过程中,滑轮23能够将滑块22与滑动槽31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方便第二传送架2在第一传送架1下的伸缩。

参照图4和图5,滚轮41包括支撑杆43和外环42,支撑位于外环42和轮毂之间,支撑杆43上套设喉箍5,喉箍5连接处设置螺杆51,螺杆51的一端设置转块52;喉箍5侧壁转动设置连接杆53,连接杆53远离喉箍5的一端铰接翻折杆54,翻折杆54远离连接杆53的一端设置抵触块55,抵触块55从中间向两边呈变薄设置。

参照图4和图5,当传输机在移动的过程中,需要将喉箍5向轮毂方向移动,然后固定住喉箍5的位置,然后将翻折杆54和抵触块55固定在外环42内的支撑杆43上,当传输机位置需要固定时,操作人员需要捏住转块52,旋转螺杆51将喉箍5放松,然后使喉箍5沿支撑杆43向接触地面的外环42的方向移动,当抵触块55能卡在滚轮41和地面之间时,反向旋转螺杆51将喉箍5固定在支撑杆43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第一传送架1下滑动设置第二传送架2,在第一传送架1和第二传送架2上套设传送带24,在第一传送架1下架设变向滚轴11,传送带24从变向滚轴11和第一传送架1之间穿过,当第二传送架2向第一传送架1下移动时,变向滚轴11将传送带24翻转,由于传送带24自身留有伸缩量,所述传送带24包裹在变向滚轴11上时,传送带24不回崩的很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