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理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498发布日期:2019-10-19 03:34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自动理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差速、斜辊筒结构将多排无序货物进行自动排序的理货设备,属于物流仓储领域。



背景技术:

理货机是现有仓储、物流行业核心的现场输送与排序整理货物设备,通常根据客户收发货区域与运输方式分类情况,由操作工人对货物进行分拣作业。

随着仓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自动化处理货物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输送方式对自动化处理货物的缺点也就越来越明显。主要有,(1)多件货物并进,无法进行自动化技术手段地识别和分拣;(2)分拣速度较慢,易造成货物堆积而形成输送线拥堵,进一步地降低作业效率;(3)输送过程中货物无序排列,人工分拣容易漏拣而形成二次复拣,不仅工作量较大且更易出错。

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在中转场人工操作工位、以及自动分拣工位的前方增加自动理货工序以克服上述缺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理货机,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取差速、斜辊筒插队结构,以实现货物由无序输送改变为单列依次输送,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整理、自动分拣提供了充分准备,从而达到提高自动分拣准确率、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自动理货机主要包括有:

一框架,在框架内沿输送方向排列的若干行辊筒;

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框架内设置有不同输送速度的至少一个高速辊筒区、至少一个低速辊筒区;

高速辊筒区的辊筒由高速驱动组件驱动,低速辊筒区的辊筒由低速驱动组件驱动;

高速辊筒区、低速辊筒区的辊筒,均与框架边框倾斜地安装连接。

如上述基本设计构思,所述的自动理货机采取差速、斜装的2个或以上的输送区域,以将两列或以上的货物通过插队方式,依输送速度的不同而整理为单列运输。即经过速度优先原则,将多队列货物最终在低速辊筒区排成依次单列队伍,从而实现提高中转场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反复作业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改进与优选措施是,在高速辊筒区和低速辊筒区,辊筒与框架边框的倾斜夹角可以在10°-30°之间。

较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高速辊筒区、低速辊筒区,其辊筒与框架边框的倾斜夹角是相同的。

所述的自动理货机,需要配置至少两个的单独驱动组件,以分别提供高速、低速辊筒区的输送动力。驱动组件可以选择多种驱动结构,较为优选的是以旋转电机带动皮带来同步地驱动辊筒旋转。

综上内容,所述自动理货机具有的优点是:

1、实现了货物由无序输送改变为单列依次输送,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整理、自动分拣提供了充分准备。

2、提高了货物分拣作业的自动化水平,同时相应地提高了自动分拣准确率。

3、有效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现场操作工人的作业量。

附图说明

现结合以下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自动理货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高速辊筒区1、低速辊筒区2、辊筒3、框架10、高速驱动组件11、低速驱动组件21。图中箭头指示的是货物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自动理货机主要包括有:

框架10、以及在框架10内沿输送方向排列的若干行辊筒3。其中,

在框架10内设置有不同输送速度的一个高速辊筒区1、一个低速辊筒区2;

高速辊筒区1的辊筒3由高速驱动组件11驱动,该区输送线速度为1.2m/s;

低速辊筒区2的辊筒3由低速驱动组件21驱动,该区输送线速度为0.8m/s;

高速辊筒区1、低速辊筒区2的辊筒3,均与框架10边框有倾斜夹角为15°;

高速驱动组件11、低速驱动组件21,包括有旋转电机、以及与之相连并带动辊筒3转动的皮带。

多件货物被分至自动理货机的高速辊筒区1、低速辊筒区2中,由于速度差而处于高速辊筒区1的货物不断前行、且向低速区靠近,当低速辊筒区2中的货物之间存在间隙时,高速辊筒区1的货物就自动地插队、进入低速辊筒区1,从而最终导致多件货物均依次地排列至低速辊筒区1的边框处,以单队列排队方式完成插队式自动理货。

综上内容,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仅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优选方案。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据此得到启示,而直接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其他替代结构。由此得到的其他结构特征,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