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型包装盒内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9502发布日期:2019-07-31 20:13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展示型包装盒内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展示型包装盒内衬。



背景技术:

日常生产中,通常采用包装盒包装巧克力、饼干等块状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这些块状食品受到挤压而破碎,通常在包装盒内增加一个内衬来支撑包装盒,同时起到保护食品的作用,内衬通常为塑料材料一体成型,通常为塑料底盘,可以方便的从包装盒内抽出,塑料底盘内设置有多个凹槽,巧克力、饼干等食品散装在塑料底盘的凹槽内,但是这样塑料材料的内衬通常抗震性较差且不利于环境卫生,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且对于高档产品而言,使用塑料底盘内衬,不高级,无法凸显其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更低、抗震性更好、利于环境卫生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展示型包装盒内衬,由一张模切卡纸折叠、粘贴而成,所述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包括第一衬部、第二衬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的第一、二衬部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一、二衬部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的第一衬部设有多个口部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缺口,所述的第二衬部设有多个口部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缺口,各所述第一缺口、部分所述容置空间、各所述第二缺口构成用于卡放物品的卡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底面板、第四面板、第五面板以及第六面板,所述的第一、二面板之间设有第一折痕,所述的第二、三面板之间设有第二折痕,所述的第三、底面板之间设有第三折痕,所述的底、四面板之间设有第四折痕,所述的第四、五面板之间设有第五折痕,所述的第五、六面板之间设有第六折痕,所述的第一、二、三面板沿所述第一、二、三折痕折叠后构成所述的第一衬部,所述的四、五、六面板沿所述第四、五、六折痕折叠后构成所述的第二衬部,所述的底面板构成所述的连接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的第一缺口开设在所述的第一、二面板上并横跨所述的第一折痕,多个所述的第二缺口开设在所述的第五、六面板上并横跨所述的第六折痕。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三、四面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的容置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的第一缺口沿所述第一折痕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多个所述的第二缺口沿所述第六折痕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面板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一翼板、另一端部连接有第二翼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面板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一翼片、另一端部连接有第二翼片,所述第五面板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三翼片、另一端部连接有第四翼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模切卡纸的表面印刷有图案和/或文字。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物品的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模切卡纸为克重300g以上的白卡纸、金卡纸或银卡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由一张模切卡纸经折叠、粘贴而成,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衬部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部,且各衬部上设置有缺口,且两个衬部之间留有空间形成容置空间,从而每相对两个缺口和部分容置空间构成一个卡槽,使块状的饼干或巧克力可以逐个卡放在各卡槽内,方便物品的包装和展示,且衬部为中空结构,抗震性好,相比塑料制成的内衬,纸质内衬有利于环境卫生且制造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的平面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的平面展开图;

其中:100、展示型包装盒内衬;11、第一衬部;12、第二衬部;13、连接部;111、第一面板;112、第二面板;113、第三面板;121、第四面板;122、第五面板;123、第六面板;131、底面板;151、容置空间;152、第一缺口;153、第二缺口;1311、第一翼板;1312、第二翼板;L1、第一折痕;L2、第二折痕;L3、第三折痕;L4、第四折痕;L5、第五折痕;L6、第六折痕;200、展示型包装盒内衬;21、第一衬部;22、第二衬部;23、连接部;211、第一面板;212、第二面板;213、第三面板;221、第四面板;222、第五面板;223、第六面板;231、底面板;251、容置空间;252、第一缺口;253、第二缺口;2121、第一翼片;2122、第二翼片;2221、第三翼片;2222、第四翼片;K1、第一折痕;K2、第二折痕;K3、第三折痕;K4、第四折痕;K5、第五折痕;K6、第六折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其中,本案的模切卡纸为克重300g以上的白卡纸,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其他类型的卡纸,例如金卡纸、银卡纸等,本案的纸质内衬主要用于饼干、巧克力类产品的运输保护、销售展示,相对于塑料内衬,其具有以下优势:环保、无污染;制作简单(一张卡纸模切而成);抗震性强;可压扁,不占空间,包装时两端插口直接成型,更利于运输;纸张表面可以印刷、做一些表面工艺(烫金、凹凸、上光、图案等),可塑性强;与产品相结合,可起到更好的展示作用,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一、二具体说明本案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的结构组成。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由一张模切卡纸经折叠、粘贴而成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100包括第一衬部11、第二衬部12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部13。第一、二衬部形成在连接部13的上表面,第一、二衬部之间设有容置空间151,第一衬部11设有多个口部朝向容置空间151的第一缺口152,第二衬部12设有多个口部朝向容置空间151的第二缺口153,各第一缺口152、部分容置空间151以及各第二缺口153构成用于卡放物品的卡槽15,例如将块状的巧克力或饼干等逐个卡放在卡槽15内。

如图2所示,模切卡纸展平后,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面板111、第二面板112、第三面板113、底面板131、第四面板121、第五面板122、第六面板123。其中,第一面板111和第二面板112之间设有第一折痕L1,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之间设有第二折痕L2,第三面板113和底面板131之间设有第三折痕L3,底面板131和第四面板121之间设有第四折痕L4,第四面板121和第五面板122之间设有第五折痕L5,第五面板122和第六面板123之间设有第六折痕L6,沿第一、二、三折痕分别折叠第一、二、三面板后形成第一衬部11,沿第四、五、六折痕分别折叠第四、五、六面板后形成第二衬部12,这样设置,第一、二衬部均为内部中空结构,抗震性好。结合图1,第三、四面板之间的空间形成容置空间151,底面板131充当连接部13以连接第一衬部11和第二衬部12。多个第一缺口152开设在第一、二面板上并横跨第一折痕L1,多个第二缺口153开设在第五、六面板上并横跨第六折痕L6。多个第一缺口152沿第一折痕L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多个第二缺口153沿第六折痕L6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这样设置,使饼干/巧克力等有序排列在卡槽15内,美观、整齐,便于包装。底面板131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一翼板1311、另一端部连接有第二翼板1312。这样设置,可便于用户操作第一翼板1311/第二翼板1312从相应的包装盒中抽出展示型包装盒内衬100,该第一、二翼板与第三、四面板一起将容置空间包围。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由一张模切卡纸经折叠、粘贴而成的展示型包装盒内衬200包括第一衬部21、第二衬部22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部23。第一、二衬部形成在连接部23的上表面,第一、二衬部之间设有容置空间251,第一衬部21设有多个口部朝向容置空间251的第一缺口252,第二衬部22设有多个口部朝向容置空间251的第二缺口253,各第一缺口252、部分容置空间251以及各第二缺口253构成用于卡放物品的卡槽25,例如将块状的巧克力或饼干等逐个卡放在卡槽25内。

如图4所示,模切卡纸展平后,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面板211、第二面板212、第三面板213、底面板231、第四面板221、第五面板222、第六面板223。其中,第一面板211和第二面板212之间设有第一折痕K1,第二面板212和第三面板213之间设有第二折痕K2,第三面板213和底面板231之间设有第三折痕K3,底面板231和第四面板221之间设有第四折痕K4,第四面板221和第五面板222之间设有第五折痕K5,第五面板222和第六面板223之间设有第六折痕K6,沿第一、二、三折痕分别折叠第一、二、三面板后形成第一衬部21,沿第四、五、六折痕分别折叠第四、五、六面板后形成第二衬部22,这样设置,第一、二衬部均为内部中空结构,抗震性好。结合图3,第三、四面板之间的空间形成容置空间251,底面板231充当连接部23以连接第一衬部21和第二衬部22。多个第一缺口252开设在第一、二面板上并横跨第一折痕K1,多个第二缺口253开设在第五、六面板上并横跨第六折痕K6。多个第一缺口252沿第一折痕K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多个第二缺口253沿第六折痕K6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这样设置,使饼干/巧克力等有序排列在卡槽25内,美观、整齐,便于包装。

第二面板212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一翼片2121、另一端部连接有第二翼片2122,第五面板222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三翼片2221、另一端部连接有第四翼片2222。这样设置,使得第一、二衬部为封闭结构,其结构强度更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