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面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8993发布日期:2019-12-03 18:0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煮面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煮面领域,特别是一种煮面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一种食物。现在的餐馆或小摊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煮面和将煮好的面条端到客人面前,雇佣工人的方式成本较高,且人们在端盛有刚煮好的面碗时很容易烫伤双手,需要进行保护措施。

而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自动化煮面的煮面机,但是该煮面机采用机械手进行自动上料,存在运送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煮面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煮面运输装置,包括运料导轨和煮面勺,包括运料导轨,所述运料导轨上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用于吸附煮面勺并通过运料导轨运送煮面勺。

优选地,所述运料导轨包括水平导轨和垂直导轨,垂直导轨安装在水平导轨上且能够沿着水平导轨进行横向移动,所述滑块设置在垂直导轨上且能够在垂直导轨上进行纵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煮面勺上方设有能够吸附在电磁吸盘上的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电磁吸盘底部设有对应定位凹槽的凸台,煮面勺通过定位凹槽与凸台准确吸附在电磁吸盘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煮面台,所述煮面台上设有汤炉,所述煮面勺设置在汤炉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设置在滑块可移动范围内的上料传送带,所述上料传送带用于运送料盒,所述料盒用于盛装煮面勺上面食。

优选地,所述上料传送带上设有急停按钮和驱动电机,急停按钮和驱动电机均设置在上料传送带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上料传送带上方设有装载料盒的料筒,所述料筒堆叠设置在料筒内,料筒底部设有夹爪,夹爪取下料筒中的料盒并将料盒放置在上料传送带上。

优选地,所述料筒通过支撑柱设置在上料传送带上方,料筒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夹爪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使得夹爪在料筒与上料传送带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为导杆,所述夹爪固接在导杆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吸盘连接和放下煮面勺,利用电磁原理,当电磁吸盘通电时,电磁吸盘产生磁力使得煮面勺紧紧吸附在滑块上,当电磁吸盘不通电时,电磁吸盘磁力消失,煮面勺脱离电磁吸盘,通过电流的通断实现煮面勺的运输和放下,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面条的上料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导轨和垂直导轨实现煮面勺在垂直平面上的双轴移动,快捷方便,使得煮面勺能够快速运送到上料传送带上方;

3本实用新型将存储料盒的料筒设置在上料传送带上方,仅通过上下移动的夹爪就可使料盒放置在上料传送带上,使得料盒的上料过非常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煮面台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滑块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煮面勺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上料传送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并参照图1至图6,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煮面运输装置,包括煮面台1、运料导轨4、上料传送带2。煮面台1上设有汤炉,汤炉内盛有高汤或开水,汤炉上放置有煮面勺5,煮面勺5用于将食料浸泡在汤炉内煮熟。运料导轨4通过支撑杆44固接在煮面炉上方,用于将煮面勺5运送至上料传送带2上并将煮面勺5重新运回煮面台1上。

煮面勺5包括勺体51和设置在勺体51底部的勺片57,勺片57铰接在勺体51上,勺片57合并后勺体51的底部成闭合状态,勺片57分离后勺体51的底部成打开状态。勺体51上固接有连接柄56,连接柄56上方固接有连接板54,连接柄56与勺体51的连接处设有固定台52,固定台52上穿设有压杆53,压杆53顶部穿过连接板54,压杆53在固定台52和连接板54上进行上下移动,压杆53内设有压缩弹簧55和限位块,压缩弹簧55顶部顶住限位块,底部抵住固定台52,压缩弹簧55使得压杆53在下移后能够自动向上复位,限位块用于防止压杆53脱离连接板54和压杆53的复位操作。压杆53底部铰接有连杆58,连杆58另一端铰接在勺片57上,连杆58用于将压杆53的直线运动转换为勺片57在勺体51上的转动运动。压杆53下移时,勺片57逐渐分离,勺体51底部打开;压杆53上移时勺片57逐渐闭合,勺体51底部闭合。整个煮面勺5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制成,勺体51和勺片57通过钢圈和钢条相互焊接而成,连接板54和固定台52焊接在连接柄56上,连接柄5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在勺体51上,压杆53和压缩弹簧55可在焊接连接板54之前穿设在连接板54与固定台52之间,最后再对连接板54进行焊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4为铁板,能够吸附在磁铁上。

运料导轨4包括水平导轨41和垂直导轨42,所述水平导轨41通过固接在支撑杆44上固定设置在煮面台1上方,垂直导轨42安装在水平导轨41上且能够在水平导轨41上进行横向移动,垂直导轨42上安装有滑块43,滑块43能够在垂直导轨42上进行上下移动,滑块43通过水平导轨41和垂直导轨42实现了在一个垂直平面上的双轴运动。滑块43上固接有电磁吸盘432和下压件,电磁吸盘432通过螺栓连接固接在滑块43上,电磁吸盘432使得煮面勺5固接在滑块43上,下压件用于打开煮面勺5的勺底。下压件包括下压电机、推杆、下压块431,下压块431固接在推杆底部,推杆一端设置在下压电机内,下压电机通过推杆使得下压块431向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推杆为丝杆,下压电机为小型电机,下压电机转动丝杆使得下压块431向下移动,下压块431可以为金属块,也可以为塑料块,用于推动压杆53向下运动。电磁吸盘432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通过使内部线圈通电产生磁力,经过导磁面板,将接触在面板表面的工件紧紧吸住的,通过线圈断电,磁力消失实现退磁,进而取下工件的产品。

运料传送带上方设有上料装置3,上料装置3包括料筒31和夹爪33,料筒31用于装载料盒,料盒堆叠成堆垛设置在料筒31内,在本实施例中,料盒采用纸质餐盒,能够堆叠在料筒31内,料筒31内设有卡住堆垛的卡块。夹爪33和料筒31均设置在支撑柱34上,料筒31通过螺钉或螺栓固接在支撑柱34上,支撑柱34上设有升降机构32,升降机构32为导杆,导杆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夹爪33固接在导杆底部,固接的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或焊接,夹爪33设置在料筒31与上料传送带2之间,通过升降机构32在料筒31与上料传送带2之间移动。夹爪33由基座和铰接在基座上的两个爪牙组成,夹爪33通过导线导电进行夹紧和松开。料筒31底部设有下料口,夹爪33从料筒31底部夹住料盒并将料盒运输至上料传送带2上,料筒31内的堆垛下移一个料盒位并重新卡在卡块上。

进一步,上料传送带2上侧面设有驱动电机21和急停按钮23,驱动电机21用于驱动上料传送带2运动,急停按钮23用于紧急停止上料传送带2运转。

进一步,连接板54上设有对位凹槽,电磁吸盘432底部设有能够准确贴合在对位凹槽上的凸台433,凸台433成圆台结构,设置成圆台结构便于电磁吸盘432与连接板54进行准确对位,使得煮面勺5能够准确移动至上料传送带2上方。

进一步,上料传送带2末端设有取料台6,取料台6用于将取走盛有食料的料盒,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或直接进食。

进一步,本实施例上还设有控制器22,控制器22控制运料导轨4、上料传送带2、上料装置3进行有序运转,实现料盒和食料的有序上料。

进一步,上料传送带2上设有装料工位,煮面勺5在装料工位上将食料放入料盒中。

进一步,装料工位上设有位置传感器,当料盒运送在装料工位上时,触发位置传感器,上料传送带2停止,料盒停在装料工位上。

本实施例的运料方法如下:

滑块43运动至煮面勺5上方,电磁吸盘432导电后具有一定的磁性,连接板54紧紧吸附在电磁吸盘432上,煮面勺5通过连接板54固接在滑块43上,接着滑块43带动煮面勺5沿着垂直导轨42上向上移动,使得煮面勺5离开汤炉,垂直导轨42在水平导轨41上进行横向移动,将煮面勺5运送至上料传送带2的装料工位上方,在运送煮面勺5过程中,夹爪33将料筒31内的料盒放置在上料传送带2上,上料传送带2将料盒运送至装料工位处,煮面勺5运送至装料工位后,下压件推动压杆53下移,煮面勺5底部打开,食料落入料盒中,传送带继续启动,将装有食料的料盒运输到取料台6上,运输完成。在本实施例中,食料是指面条、米线、河粉、蔬菜等需要煮熟的条状食品。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吸盘432实现了煮面勺5的结合与断开,通过打开方式解决了食料从煮面勺5落入料盒时的残留、效率低等问题,整个运料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且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