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卷绕机的自动装卷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0527发布日期:2019-11-01 22:2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卷绕机的自动装卷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绕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应用于卷绕机的自动装卷筒装置。



背景技术:

卷绕机主要用将原料带卷绕在卷筒上,以便于运输和储存。

卷绕前,需要在卷绕机的卷轴机构上安装卷筒,随后将待卷绕的料带引至卷绕机的卷筒表面,随后启动卷绕机使卷轴机构转动,将料带卷绕在卷筒上,随后将卷绕完的卷筒取出,完成整个卷绕过程。

但现有的这种卷绕机的卷筒需要人工来配合安装,自动化程度低,使得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卷绕机的自动装卷筒装置,实现卷筒自动安装,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卷绕机的自动装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卷筒夹紧机构、送卷筒机构和卷筒移动机构,其中

卷筒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夹叉,第一气缸为双向气缸,夹叉分别连接第一气缸的两个活塞,第二气缸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的两侧,且第二气缸的活塞连接有推板;

送卷筒机构与卷筒夹紧机构相对设置,并沿卷筒夹紧机构夹叉方向提供推动力;

卷筒移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卷筒夹紧机构连接,驱动卷筒夹紧机构沿装卷筒处和送卷筒机构之间移动。

具体地,所述送卷筒机构包括第三气缸、推料板,推料板与第三气缸的活塞连接,第三气缸推动推料板沿夹叉方向移动。

具体地,卷筒移动机构包括旋转杆、连杆、第四气缸,所述旋转杆和第四气缸设置在机体内,其中第四气缸的活塞旋转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卷筒夹紧机构固定连接,第三气缸推动使旋转杆旋转,带动连杆旋转将卷筒夹紧机构沿装卷筒处和送卷筒机构之间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气缸的表面连接有自然状态下与水平面垂直的垂直摆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送卷筒机构将卷筒推至卷筒夹紧机构的夹叉内,卷筒夹紧机构通过第一气缸推动两夹叉将卷筒夹紧,随后通过卷筒移动机构将卷筒夹紧机构移动至卷筒安装处,配合用于卷绕的卷轴机构伸出穿入卷筒后,再通过第二气缸向卷筒位置推出,使卷筒平齐地套在卷轴表面,实现对卷筒的自动化安装,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卷筒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送卷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卷筒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应用于卷绕机的自动装卷筒装置,包括卷筒夹紧机构、送卷筒机构和卷筒移动机构。

如图1所示,卷筒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51、第二气缸55、夹叉411,第一气缸51为双向气缸,夹叉411分别连接第一气缸51的两个活塞,第一气缸51表面设置有安装板412,第二气缸55设置在第一气缸51的两侧并安装在安装板412上,且第二气缸55的活塞连接有推板551,安装板512表面连接有自然状态下与水平面垂直的垂直摆杆413,垂直摆杆413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杆414,固定杆414固定设置在安装板512表面,使卷筒夹紧机构3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

如图2所示,送卷筒机构包括第三气缸52、推料板421,推料板421与第三气缸52的活塞连接,第三气缸52一端通过气缸座固定安装,推料板421的两端设置有导向杆422,导向杆422表面套接有直线轴承423,直线轴承423固定在机体1内;

如图3所示,卷筒移动机构包括旋转杆431、连杆432、第四气缸53,旋转杆431通过轴承座固定,其中第四气缸53的活塞旋转连接有连接块433,连接块433与旋转杆431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杆431的另一端与连杆43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432的另一端与卷筒夹紧机构的安装板412固定连接,第四气缸53推动使旋转杆431旋转,带动连杆432旋转将卷筒夹紧机构沿卷筒安装处和送卷筒机构之间移动。

本实施例的装卷筒过程如下:

a.在送卷筒机构推料板421的前端放置若干待安装的卷筒;

b.送卷筒机构通过第三气缸52带动推料板421将卷筒推出进入卷筒夹紧机构的两个夹叉411内;

c.卷筒夹紧机构通过第一气缸51驱动两夹叉411将卷筒夹紧;

d.卷筒移动机构通过第四气缸53推动旋转杆431旋转,通过连杆432带动卷筒夹紧机构移动至卷筒安装处(随后卷轴伸出穿入卷筒内);

e.卷筒夹紧机构的第一气缸51带动夹叉复位,随后第二气缸55向卷筒位置推出,使卷筒平齐地套在卷轴表面,完成一个卷筒的安装过程,随后卷筒移动机构带动卷筒夹紧机构复位复位等待下一个卷筒的安装。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