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托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9477发布日期:2019-11-19 21:0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托盘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托盘车。



背景技术:

仓库中货物运送经常用到托盘车,现有的托盘车使用时将其承载的货叉插入托盘孔内,由人力驱动液压系统实现托盘货物的起升和下降,电动驱动托盘运送,但是现有的托盘车两个货叉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较大的货物通常使用的托盘也较大,当托盘的宽度远大于货叉时,在运送过程中,托盘可能出现倾斜情况,有可能使货物落下来,造成损失。

因此,急需一种货叉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用范围更广的物流托盘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物流托盘车的两个货叉之间距离固定,在托盘过大时可能使货物倾斜落下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托盘车,具有货叉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用范围更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托盘车,包括车体、操纵杆、安装板和货叉,所述车体上装配有操纵杆,所述车体下部外壁上固定有安装板,两个间隔设置的货叉与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设有条形凹槽,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所述条形凹槽相连通的螺孔,所述条形凹槽的槽壁上设有与螺孔位置对应的圆形凹槽,螺孔和圆形凹槽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凹槽相对应的槽壁上,货叉的一端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货叉一端插入所述条形凹槽内,所述货叉与所述安装板通过插入螺孔、安装孔和圆形凹槽内的螺栓活动连接。

所述货叉和所述安装板通过插入螺孔、安装孔和圆形凹槽内的螺栓活动连接,当托盘的宽度较大时,货叉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以使货物放置更平稳,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更广。

优选的,所述货叉上的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货叉上表面上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纹,防滑纹可以防止托盘与货叉接触时打滑,使托盘放置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边缘还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位于螺孔的一侧。刻度线更方便货叉的位置调节。

优选的,所述螺孔在所述安装板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相邻的螺孔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条形凹槽的宽度与所述货叉的厚度相等。

优选的,螺孔的孔径、安装孔的孔径和圆形凹槽的内径均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货叉和所述安装板通过插入螺孔、安装孔和圆形凹槽内的螺栓活动连接,当托盘的宽度较大时,货叉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以使货物放置更平稳,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更广;防滑纹可以防止托盘与货叉接触时打滑,使托盘放置更稳定;刻度线的设置更方便货叉的位置调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货叉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车体;2、操纵杆;3、安装板;31、条形凹槽;32、螺孔;33、圆形凹槽;34、刻度线;4、货叉;41、安装孔;42、防滑纹;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物流托盘车,包括车体1、操纵杆2、安装板3和货叉4,所述车体1上装配有操纵杆2,所述车体1下部外壁上固定有安装板3,两个间隔设置的货叉4与安装板3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板3的侧壁上设有条形凹槽31,所述安装板3上表面设有若干与所述条形凹槽31相连通的螺孔32,所述螺孔32在所述安装板3上均匀分布,所述条形凹槽31的槽壁上设有与螺孔32位置对应的圆形凹槽33,螺孔32和圆形凹槽33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凹槽31相对应的槽壁上,所述安装板3边缘还设有刻度线34,刻度,34的设置更方便货叉4的位置调节,所述刻度线34位于螺孔32的一侧,货叉4的一端设有两个安装孔41,所述货叉4一端插入所述条形凹槽31内,所述条形凹槽31的宽度与所述货叉4的厚度相等,所述货叉4与所述安装板3通过插入螺孔32、安装孔41和圆形凹槽33内的螺栓活动连接,螺孔32的孔径、安装孔41的孔径和圆形凹槽33的内径均相等,当托盘的宽度较大时,两个货叉4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以使货物放置更平稳,相邻的螺孔32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安装孔4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货叉4上表面上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纹42,防滑纹42可以防止托盘与货叉4接触时打滑,使托盘放置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当托盘的宽度较大时,调节货叉4之间的距离,可先将螺栓5拧下,再根据刻度线34观察货叉4需要调节的位置,然后将螺栓5插入螺孔32、安装孔41和圆形凹槽33内拧紧使其安装板3和货叉4固定好,当货叉4托起托盘时,防滑纹42可以防止托盘与货叉4接触时打滑,使托盘放置更稳定,然后控制操纵杆2,使车体1移动到目的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