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2505发布日期:2019-10-08 20:2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生活中频频出现由于突然停电或者电梯故障而造成电梯困人的事故,电梯困人时因救援措施不当或者被困人员扒门自救导致被困人员从轿厢地坎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之间的缝隙中跌落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给乘梯人员带来巨大的恐惧和伤害。为了避免电梯在非开锁区域打开轿门造成人员坠落的事故,电梯需要安装非平层状态时锁住轿门,平层状态时又能打开轿门的电梯轿厢机械锁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电梯轿厢机械锁装置是轿门锁同步门刀结构,常用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结构需要在层门上安装撞弓,在电梯平层后打门时,门刀上的脱锁装置上的门轮撞到层门撞弓才能打开层门。撞弓的安装调试困难、制造成本较高,并且设置成撞弓的形式,一旦电梯偏载,脱锁装置上的门轮撞到层门的撞弓上,可能会出现撞弓错位引发电梯故障的现象。

在CN107010519A中公开了一件名称为一种用于电梯的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的发明,一个安装在电梯的门机上的门刀底板;一个通过第一轴销铰接至门刀底板上的主动连杆与一个通过第二轴销铰接至门刀底板上的从动连杆,在主动连杆与从动连杆上共同铰接第一门刀刀片与第二门刀刀片,且主动连杆、从动连杆、第一门刀刀片以及第二门刀刀片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一个连接至第一轴销上,用以驱动第一门刀刀片与第二门刀刀片张合的第一驱动板,第一驱动板上设有沿弧形轨迹分布,且弧形轨迹的圆心位于第一轴销的中心线上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驱动板上设有连接至门机同步带上的驱动轴;在第一驱动板的另一侧设有铰接至门刀底板上且用以抵挡第一驱动板的第二挡轮;一个铰接至门刀底板上的止动板,在止动板上设有卡口;一个铰接至第一驱动板上的开锁打板,开锁打板上设有圆弧侧,且圆弧侧的圆弧轨迹的圆心位于第一轴销的中心线上;以及,一个中间部分铰接至门刀底板上且一侧设有锁钩部,在其另一侧上设有第一挡轮的锁板;其中,在主动连杆上设有一个第一挡轴,第一挡轴的轴面与开锁打板相切合,第一挡轴轴向延伸并贯穿第一驱动板上的第一通孔,且能够在第一通孔内绕着第一轴销的中心线旋转,开锁打板的圆弧侧与锁板上的第一挡轮的轮面相切合,且仅在第一门刀刀片与第二门刀刀片闭合到位的状态下,第一驱动板上的驱动轴挡接至止动板的卡口上,仅在层门球落入至第一门刀刀片与第二门刀刀片之间,主动连杆触发开锁打板,开锁打板驱动锁板绕着第一轴销的中心线旋转,其锁钩部与门机上的锁合件解锁。

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同步门刀安装调试困难、制造成本较高,轿门和层门在开启瞬间存在异步化,轿门与层门的同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但其止动板的转动需要止动板与门机底板上的解锁板撞击才能触发,撞击时不仅止动板和解锁板晃动较大导致同步门到装置晃动较大,而且容易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安装调试方便、制作成本低,保证层门只能在平层时打开,并且尽可能的减少同步门刀装置运行时的晃动,降低电梯故障率,增加电梯运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电梯的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电梯门机上的门刀底板,门刀底板上铰接有锁钩,门刀底板上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第一销轴一端通过键连接有主动连杆,第一销轴另一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驱动板,第二销轴上通过键连接有从动连杆,在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上共同铰接有第一门刀刀片与第二门刀刀片,主动连杆、从动连杆、第一门刀刀片以及第二门刀刀片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第一驱动板、主动连杆和第二门刀刀片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板上设有与电梯门机的同步带连接的驱动轴,第一驱动板上还铰接有开锁打板,开锁打板有弧形侧,锁钩一侧与开锁打板弧形侧相接触,门刀底板上有限位轴,第一驱动板上有椭圆形的限位孔,限位轴穿过限位孔,门刀底板上还铰接有驱动挡板,在驱动挡板下方设有卡口,卡口与驱动轴相匹配,在驱动挡板上固定有挡轮,挡轮与固定在电梯门机底上的解锁板相配合,解锁板包括固定在电梯门头的固定部、与固定部连接的水平部和与水平部连接的倾斜部。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第一驱动板上的驱动轴与电梯同步带接头直接连接,驱动轴由电梯同步带驱动,同步门刀装置的解锁板固定在电梯门机上,其余同步门刀装置安装在电梯轿门上随轿门移动。

在电梯关闭和开启的运行过程中,同步门刀装置的运动过程如下:当电梯轿门带动同步门刀装置整体向轿门关闭方向移动的时候,驱动挡板的卡口卡住第一驱动板上的驱动轴,迫使驱动轴不能随电梯同步带移动,从而迫使第一驱动板不能轴向转动,锁钩保持静止状态,在上述过程中,第一门刀片与第二门刀片夹紧固定在层门上的层门球,从而使得层门与轿门能够同步运行。

电梯轿门从即将关闭到关闭到位的过程中,驱动挡板上的滚轮与由固定部固定在电梯门机上的解锁板接触,滚轮沿着解锁板的倾斜部平稳上移到水平部,迫使驱动挡板上抬,从而使第一驱动板上的驱动轴与驱动挡板上的卡口分离,驱动轴在电梯同步带的作用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板以第一销轴为中心转动,门刀底板上的限位轴与第一驱动板的椭圆形的限位孔配合对第一驱动板的转动起到限位的作用,此时第一门刀片与第二门刀片逐渐张开,第一驱动板带动开锁打板转动,由于开锁打板的弧形侧与锁钩一侧接触,从而开锁打板驱使锁钩与门机上的锁合件配合锁上轿门。

电梯轿门从关闭到位到即将打开的过程中,驱动挡板上的滚轮沿着解锁板的水平部平稳下移到倾斜部,驱动挡板下垂,驱动轴在电梯同步带的作用下反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板以第一销轴为中心转动,直至驱动挡板上的卡口卡住第一驱动板上的驱动轴,门刀底板上的限位轴与第一驱动板的椭圆形的限位孔配合对第一驱动板的转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第一门刀片与第二门刀片逐渐闭合,第一驱动板带动开锁打板转动,由于开锁打板的弧形侧与锁钩一侧接触,从而开锁打板驱使锁钩上抬与门机上的锁合件分离打开轿门。

当电梯轿门带动同步门刀装置整体向轿门打开方向移动的时候,驱动挡板的卡口卡住第一驱动板上的驱动轴,迫使驱动轴不能随电梯同步带移动,从而迫使第一驱动板不能轴向转动,锁钩保持静止状态,在上述过程中,第一门刀片与第二门刀片夹紧固定在层门上的层门球,从而使得层门与轿门能够同步运行。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安装调试方便、制作成本低,保证层门只能在平层时打开,并且尽可能的减少同步门刀装置运行时的晃动,降低电梯故障率,增加电梯运行可靠性。

2.在本实用新型中,复位弹簧I和叉杆的作用在于使第一驱动板、驱动挡板和锁钩始终处于一个相对于平衡的状态。

3.在本实用新型中,锁钩下方的弧形槽与第二驱动板凸起的限位部相配合对锁钩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另外在电梯故障需要人为扒开轿门的情况下,可直接拉动第二驱动板上的拉绳组件使第二驱动板转动,第二驱动板转动迫使锁钩上抬看,从而打开轿门,第二驱动板与门刀底板之间的复位弹簧II不仅具有使第二驱动板复位的功能,还能保持第二驱动板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电梯未关闭时同步门刀装置锁钩开启的前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电梯未关闭时同步门刀装置锁钩开启的后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电梯关闭时同步门刀装置锁钩闭合的前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电梯关闭时同步门刀装置锁钩闭合的后侧示意图。

图中:1.门刀底板、2第一门刀刀片、3.第二门刀刀片、4.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6.主动连杆、7.从动连杆、8.第一驱动板、9.开锁打板、10.驱动挡板、11.锁钩、12.解锁板、13.叉杆、14.复位弹簧I、15.第二驱动板、16.复位弹簧II、17.限位轴;18.锁合件、19.层门球;

801.驱动轴、802.限位孔;

901.弧形侧;

101.卡口、102.挡轮、103.C形槽;

111.弧形槽;

121.固定部、122.水平部、123.倾斜部;

151.限位部、152.拉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地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电梯的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电梯门机上的门刀底板1,门刀底板1上铰接有锁钩11,门刀底板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第一销轴4一端通过键连接有主动连杆6,第一销轴4另一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驱动板8,第二销轴5上通过键连接有从动连杆7,在主动连杆6和从动连杆7上共同铰接有第一门刀刀片2与第二门刀刀片3,主动连杆6、从动连杆7、第一门刀刀片2以及第二门刀刀片3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且第一门刀刀片2与第二门刀刀片3之间的最小间距L小于层门球19的直径D,第一驱动板8、主动连杆6和第二门刀刀片3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板8上设有与电梯门机的同步带连接的驱动轴801,第一驱动板8上还铰接有开锁打板9,开锁打板9有弧形侧901,锁钩11一侧与开锁打板9弧形侧901相接触,门刀底板1上有限位轴17,第一驱动板8上有椭圆形的限位孔802,限位轴17穿过限位孔802,门刀底板1上还铰接有驱动挡板10,在驱动挡板10下方设有卡口101,卡口101与驱动轴801相匹配,在驱动挡板10上固定有挡轮102,挡轮102与固定在电梯门机底上的解锁板12相配合,解锁板12包括固定在电梯门头的固定部121、与固定部121连接的水平部122和与水平部122连接的倾斜部123。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第一驱动板8上的驱动轴801与电梯同步带接头直接连接,驱动轴801由电梯同步带驱动,同步门刀装置的解锁板12固定在电梯门机上,其余同步门刀装置安装在电梯轿门上随轿门移动。

在电梯关闭和开启的运行过程中,同步门刀装置的运动过程如下:当电梯轿门带动同步门刀装置整体向轿门关闭方向移动的时候,驱动挡板10的卡口101卡住第一驱动板8上的驱动轴801,迫使驱动轴801不能随电梯同步带移动,从而迫使第一驱动板8不能轴向转动,锁钩11保持静止状态,在上述过程中,第一门刀片与第二门刀片夹紧固定在层门上的层门球19,从而使得层门与轿门能够同步运行。

电梯轿门从即将关闭到关闭到位的过程中,驱动挡板10上的滚轮与由固定部121固定在电梯门机上的解锁板12接触,滚轮沿着解锁板12的倾斜部123平稳上移到水平部122,迫使驱动挡板10上抬,从而使第一驱动板8上的驱动轴801与驱动挡板10上的卡口101分离,驱动轴801在电梯同步带的作用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板8以第一销轴4为中心转动,门刀底板1上的限位轴17与第一驱动板8的椭圆形的限位孔802配合对第一驱动板8的转动起到限位的作用,此时第一门刀片与第二门刀片逐渐张开,第一驱动板8带动开锁打板9转动,由于开锁打板9的弧形侧901与锁钩11一侧接触,从而开锁打板9驱使锁钩11与门机上的锁合件18配合锁上轿门。

电梯轿门从关闭到位到即将打开的过程中,驱动挡板10上的滚轮沿着解锁板12的水平部122平稳下移到倾斜部123,驱动挡板10下垂,驱动轴801在电梯同步带的作用下反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板8以第一销轴4为中心转动,直至驱动挡板10上的卡口101卡住第一驱动板8上的驱动轴801,门刀底板1上的限位轴17与第一驱动板8的椭圆形的限位孔802配合对第一驱动板8的转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第一门刀片与第二门刀片逐渐闭合,第一驱动板8带动开锁打板9转动,由于开锁打板9的弧形侧901与锁钩11一侧接触,从而开锁打板9驱使锁钩11上抬与门机上的锁合件18分离打开轿门。

当电梯轿门带动同步门刀装置整体向轿门打开方向移动的时候,驱动挡板10的卡口101卡住第一驱动板8上的驱动轴801,迫使驱动轴801不能随电梯同步带移动,从而迫使第一驱动板8不能轴向转动,锁钩11保持静止状态,在上述过程中,第一门刀片与第二门刀片夹紧固定在层门上的层门球19,从而使得层门与轿门能够同步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板8、主动连杆6和第二门刀刀片3采用螺丝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板8、主动连杆6和第二门刀刀片3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板8上还铰接有开锁打板9是指第一驱动板8上还铰接或固定有开锁打板9,第一驱动板8与开锁打板9铰接或者用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档杆与锁钩11之间通过叉杆13连接,驱动挡板10有C形槽103,锁钩11有C形槽103,叉杆13两端分别有C形槽103,叉杆13一端的C形槽103与驱动挡板10上的C形槽103配合,叉杆13另一端的C形槽103与锁钩11的C形槽103配合,叉杆13与第一驱动板8之间通过复位弹簧I14连接。复位弹簧I14和叉杆13的作用在于使第一驱动板8、驱动挡板10和锁钩11始终处于一个相对于平衡的状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锁钩11下方有U形的弧形槽111,锁钩11下方的门刀底板1上铰接有第二驱动板15,第二驱动板15上方有凸起的限位部151,弧形槽111与限位部151相配合,第二驱动板15与门刀底板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II16,第二驱动板15上还设置有拉绳组件152。锁钩11下方的弧形槽111与第二驱动板15凸起的限位部151相配合对锁钩11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另外在电梯故障需要人为扒开轿门的情况下,可直接拉动第二驱动板15上的拉绳组件152使第二驱动板15转动,第二驱动板15转动迫使锁钩11上抬看,从而打开轿门,第二驱动板15与门刀底板1之间的复位弹簧II16不仅具有使第二驱动板15复位的功能,还能保持第二驱动板15的平衡。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挡轮102包括固定在驱动挡板10上的轴承套,轴承套内固定有轴承。在另一实施例中,挡轮102是固定在驱动挡板10上滚轮。挡轮102设置成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滚动体是为了便于驱动挡板10上的滚轮能够在解锁板12上平稳的上移或下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