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线用火车车轮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4130发布日期:2019-04-17 05:1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检测线用火车车轮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制品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线用火车车轮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美好物质的需求,日益发展的交通网络,对铁路运输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与机遇,为适应当今中国铁路发展的需要,从普快到动车又到高铁,中国正一步步走向世界前列,铁路的发展尤为关键的在于火车车轮,车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火车的安全及速度。在生产过程中,检测线起到对车轮质量进行检测的作用,是生产环节中尤为关键的工序,主要包括硬度检测、超探、磁探、抛丸等各个检测单元,车轮输送装置将车轮在检测线出入口和各个检测单元中进行传递,其中包含了各种材质和各种轮形的车轮。

目前的车轮输送依靠辊道实施,输送过程中,车轮的轮毂在两排的辊道之间,内侧面或外侧面平放在两排辊道之上,利用电机带动辊道完成车轮的输送任务,由于生产过程中,检测线输送装置需对所有车轮进行输送,车轮的规格型号有较大出入,车轮轮毂的高低不一,辐板的曲线变化以及车轮直径的大小差别直接考验着检测线输送装置,如果输送中只适合个别车轮轮型会对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困难。目前在更换规格时,可以通过人工手摇的方式来调节两辊道之间的开档大小,保证适合各种不同的车轮,其中手摇轮通过齿轮、丝杆带动两侧辊道在下方的轨道上平动,调节开档大小。此人工调节的方式需输送装置停机进行实施,另外两侧辊道较重,人工手摇轮方式非常困难,费时费力,严重的制约了生产,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线用火车车轮输送装置,目的是提高生产作业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检测线用火车车轮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设置于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支撑辊、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且与第一支撑辊相配合以对火车车轮提供支撑的第二支撑辊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作相向运动或相背离运动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电机以及与调节电机连接且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连接的动力传递机构。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与所述调节电机连接的丝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且套设于丝杆上的第一螺母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且套设于丝杆上的第二螺母。

所述丝杆由圆锥滚子轴承提供支撑。

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设置于导轨上的第一底板、设置于第一底板上的第一固定块和设置于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一丝母座,所述第一螺母设置于第一丝母座上。

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设置于导轨上的第二底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上的第二固定块和设置于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二丝母座,所述第二螺母设置于第二丝母座上。

本发明的检测线用火车车轮输送装置,摆脱了人工手摇轮的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方便了车轮检测线上的运输,对不同品种规格大小的车轮运输适应力较强,为合理组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省时省力,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检测线用火车车轮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检测线用火车车轮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1、电机座;2、调节电机;3、联轴器;4、圆锥滚子轴承;5、丝杆;5a、右旋螺纹;5b、左旋螺纹;6、轴承座;7、轴承支撑;8、第一螺母;9、第二螺母;10、第一丝母座;11、开口销;12、第一销轴;13、第一固定块;14、传送电机;15、导槽;16、导轨;17、第一底板;18、第一支撑辊;19、第二底板;20、第二支撑辊;21、第二丝母座;22、第二固定块;23、第二销轴;40、传送单元;50、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线用火车车轮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设置于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支撑辊18、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且与第一支撑辊18相配合以对火车车轮提供支撑的第二支撑辊20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作相向运动或相背离运动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电机2以及与调节电机2连接且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连接的动力传递机构。

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辊18为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支撑座上,第二支撑辊20为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第一支撑辊18和第二支撑辊20为同轴设置,第一支撑辊18和第二支撑辊2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被输送的火车车轮放置在第一支撑辊18和第二支撑辊20上。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与调节电机2连接的丝杆5、设置于第一支撑座上且套设于丝杆5上的第一螺母8和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且套设于丝杆5上的第二螺母9,第一螺母8和第二螺母9与丝杆5构成螺旋传动,第一螺母8与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二螺母9与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处于与丝杆5的轴线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位于丝杆5的上方。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移动方向相反,在调节机构的控制下,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作相向运动或相背离运动,第一支撑辊18与第一支撑座同步移动,第二支撑辊20与第二支撑座同步移动,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支撑辊18和第二支撑辊20之间的距离的调节,适于不同尺寸的火车车轮的输送。

如图1和图2所示,丝杆5为水平设置,丝杆5由圆锥滚子轴承4提供支撑,丝杆5可进行旋转运动,圆锥滚子轴承4固定于轴承座6内部,轴承座6固定于轴承支撑7的上部,轴承支撑7为竖直设置。丝杆5通过联轴器3与调节电机2的电机轴连接,调节电机2设置于电机座1上,电机座1为竖直设置于地基上。丝杆5的一端设有左旋螺纹,丝杆5的另一端设有螺旋螺纹,第一螺母8在丝杆5的右旋螺纹处于丝杆5为螺纹连接,第二螺母9在丝杆5的左旋螺纹处与丝杆5为螺纹连接,第一螺母8和第二螺母9的螺纹旋向相反。丝杆传动具有自锁效果,可以使第一支撑辊18和第二支撑辊20保持调节后的位置不动,提高了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座包括设置于导轨16上的第一底板17、设置于第一底板17上的第一固定块13和设置于第一固定块13上的第一丝母座10,第一螺母8设置于第一丝母座10上。第一底板17为水平设置,第一底板17具有让导轨16嵌入的导槽,导轨16对第一底板17起导向作用,导轨16的长度方向与丝杆5的轴线相平行,第一支撑辊18为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底板17上。第一固定块13为固定设置在第一底板17的底面上且第一固定块13朝向第一底板17的下方延伸,第一固定块13为u型结构,第一丝母座10通过第一销轴12安装在第一固定块13上,第一销轴12的端部设有开口销11,第一螺母8与第一丝母座10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支撑座包括设置于导轨16上的第二底板19、设置于第二底板19上的第二固定块22和设置于第二固定块22上的第二丝母座21,第二螺母9设置于第二丝母座21上。第二底板19为水平设置,第二底板19具有让导轨16嵌入的导槽,导轨16对第二底板19起导向作用,第二支撑辊20为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二底板19上。第二固定块22为固定设置在第二底板19的底面上且第二固定块22朝向第二底板19的下方延伸,第二固定块22为u型结构,第二丝母座21通过第二销轴23安装在第二固定块22上,第二销轴23的端部设有开口销11,第二螺母9与第二丝母座21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辊18与驱动机构连接,该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底板17上,驱动机构包括传送电机14以及与传送电机14和第一支撑辊18连接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传送电机14为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电动机,传动机构将传送电机14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支撑辊18,以驱动第一支撑辊18绕其轴线进行旋转。同样的,第二支撑辊20与另一个驱动机构连接,该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底板19上,该驱动机构也包括一个传送电机14以及与传送电机14和第二支撑辊20连接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将传送电机14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二支撑辊20,以驱动第二支撑辊20绕其轴线进行旋转。第一支撑辊18和第二支撑辊20同步旋转,实现火车车轮的输送。

工作原理:通过调节电机2的控制,丝杆5开始转动,使得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作相向运动,做到调节两个支撑辊间距的目的。不同品种规格车轮通过检测线各工序时,由于车轮直径、大小及轮毂形状差异,需对两个支撑辊的间距进行调整,此时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控制调节电机2进行调整两个支撑辊之间的开档大小,并形成自锁,实现连续生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