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传送转弯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3493发布日期:2019-08-24 09:1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传送转弯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物流皮带传送转弯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对运输传送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式输送机是广泛应用于家电、机械、邮电等行业的传送设备。传统的带式输送传送带运输方向,从货物的入口到货物的出口,采用直线运输。由于厂房结构场地限制,带式输送传送必须要转弯。早期运用转向平台来实现。转向平台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改进方式用转弯皮带输送机来替代。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639722a名称为“同步皮带转弯机”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其中的一种皮带转弯机结构。它包括机架,机架的进料端的延伸方向与出料端的延伸方向成90°夹角,在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平行的设有若干条运输皮带,每条运输皮带均在外力的带动下可循环转动,还设有电机;各运输皮带分别由一个皮带传动轮和一个从动轮带动转动;各皮带传动轮均位于机架的同一端,且各皮带传动轮轴之间以传动皮带连接并同步启停、转动,使各皮带从进料端至出料端之间的移动时间相等。在皮带转弯处,由于内外侧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同,皮带承受的拉力也不一样。典型的例子皮带会向曲率半径下的一侧移动。为了改变这种结果,该结构将大面积的皮带分成若干条运输皮带。由于每条运输皮带之间存在空隙,在输送小物件时,小物件会落到两条皮带之间,卡住传送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皮带转弯机的皮带由若干条拼接皮带平面存在拼接缝,传送物容易从拼接缝掉落,造成皮带转弯机故障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整块传送皮带,防止小物件掉落,传送平稳的皮带转弯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皮带传送转弯机结构,它包括,传送皮带、进料滚筒、上斜边滚筒、下斜边滚筒、驱动滚筒,传送皮带呈环状,包括从动端、驱动端,从动端与进料滚筒套接,皮带中部与上斜边滚筒、下斜边滚筒环绕,驱动端向传送皮带环内转向伸出传送皮带侧边,驱动端与驱动滚筒套接,驱动滚筒连接有动力箱。物流传送在转角部用一整条环形传送皮带传送,杜绝了小物件会落到传送皮带下卡住传送机构的隐患,确保皮带传送运行正常。

作为优选,上斜边滚筒、下斜边滚筒、进料滚筒为圆柱体,进料滚筒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上端母线齐平;保证传送皮带的传送面水平,物件传送平稳。

作为优选,驱动滚筒为圆柱体,驱动滚筒位于上斜边滚筒、下斜边滚筒之间,驱动滚筒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下端母线空间平行,驱动滚筒下端母线与下斜边滚筒上端母线空间平行;传送和回转的传送皮带不想碰,节省驱动力。

作为优选,驱动滚筒连接有驱动架,驱动架设有一对驱动架墙板,驱动架墙板固接有轨道,轨道可滑动连接有驱动滚筒轴承座,驱动滚筒轴承座通过轴承与驱动滚筒连接;传送皮带连接、张紧方便,以便驱动滚筒带动传送皮带转动。

作为优选,驱动架连接有传送架,进料滚筒、上斜边滚筒、下斜边滚筒与传送架连接,传送架上端设有皮带托板,皮带托板位于进料滚筒、上斜边滚筒(22)之间;传送较大物件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对大物件的传送速度,同时也防止传送皮带收到大的张力而损坏。

作为优选,传送架下端连接有托架,托架固接有架脚,架脚螺纹连接有脚杯;方便调节传送架高度。

作为优选,进料滚筒可以采用一对平行设置的上直边滚筒、下直边滚筒形式;方便转弯机与直线传送皮带对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整块环形传送皮带在流水线转弯处传送物件,杜绝了小物件会落到传送皮带下卡住传送机构的隐患,确保皮带传送运行正常。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平稳可靠,对传送物适应性强,方便组合不同角度的转弯,应用范围广泛。消耗功率小,使用成本低,节约能源,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连接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个转弯机单元的立体图;

附图3为图2的俯视图;

附图4为传送架和驱动架连接立体图;

附图5为图4的俯视图;

附图6为本发明两个转弯机单元连接的立体图。

图中:1.托架,2.传送架,3.传送皮带,4.驱动架,11.架脚,12.脚杯,21.皮带托板,22.上斜边滚筒,23.下斜边滚筒,24.进料滚筒,31.从动端,32.驱动端,41.动力箱,42.驱动架墙板,43.驱动滚筒,44.连接杆,24a.上直边滚筒,24b.下直边滚筒,421.轨道,431.驱动滚筒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皮带传送转弯机结构,它包括:托架1、传送架2、传送皮带3、驱动架4。传送架2为上、下两层框架结构。传送架2上端设有皮带托板21。皮带托板21为平板。皮带托板21位于传送架2上层的上部。

托架1位于传送架2下方。托架1上端与传送架2下层固定。托架1下部为架脚1。架脚11下端连接有脚杯12。脚杯12为圆台体,上端设有螺纹。脚杯12上端与架脚11下端螺纹连接,用来调节托架1与地面连接的高度。

传送架2俯视成直角梯形。传送架2连接有进料滚筒24、上斜边滚筒22、下斜边滚筒23。上斜边滚筒22、下斜边滚筒23、进料滚筒24为圆柱体。进料滚筒24位于传送架2直角梯形面,中轴线与直角梯形面平行。上斜边滚筒22、下斜边滚筒23位于传送架2斜梯形面,中轴线与斜梯形面平行。上斜边滚筒22、下斜边滚筒23分别位于传送架2的上、下层,且相互平行。进料滚筒24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22上端母线齐平。皮带托板21位于进料滚筒24、上斜边滚筒22之间。进料滚筒24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22上端母线略高出皮带托板21上表面。

驱动架4与传送架2梯形下底面固定。驱动架4包括:动力箱41、驱动架墙板42、驱动滚筒43、连接杆44。驱动架墙板42有一对。驱动架墙板42的平面与传送架2梯形下底面垂直。每块驱动架墙板42的侧面与传送架2梯形下底面固定。一对驱动架墙板42通过连接杆44连接,连接杆44通常有四至六根,图中示出四根举例。驱动架墙板42设有墙板长槽。墙板长槽长度方向与传送架2梯形下底面垂直。

驱动滚筒43为圆柱体。驱动滚筒43位于上斜边滚筒22、下斜边滚筒23之间。驱动滚筒43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22下端母线空间平行。驱动滚筒43下端母线与下斜边滚筒23上端母线空间平行。驱动滚筒43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22下端母线之间留有空隙。驱动滚筒43下端母线与下斜边滚筒23上端母线之间留有空隙。驱动滚筒43两端穿过墙板长槽伸出驱动架4外。驱动滚筒43伸出驱动架4外两端分别连接有轴承。轴承连接有驱动滚筒轴承座431。驱动滚筒轴承座431设有凸起的滑块。驱动架墙板42固接有轨道421。轨道421位于驱动架4外侧。滑块嵌入轨道421,驱动滚筒轴承座431与轨道421可滑动连接。驱动滚筒轴承座431后侧连接有螺纹连杆,螺纹连杆与驱动架墙板42的后部螺纹连接。驱动滚筒43一端与动力箱41连接。动力箱41提供动力。

传送皮带3呈环状。为了表述方便,将静态的传送皮带3两端称为从动端31、驱动端32,从动端31、驱动端32之间称为皮带中部。传送皮带3自然状态成环形。从动端31与进料滚筒24套接,驱动端32向皮带环内折,皮带中部的上环面与上斜边滚筒22环绕、下环面与下斜边滚筒23环绕,驱动端32伸出传送皮带3的侧边,该侧边为传送架2连接驱动架4一侧。驱动端32与驱动滚筒43套接。传送皮带3俯视成蝶形(如图1所示)。皮带中部的上环面位于驱动滚筒43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22下端母线之间空隙中,使得折过来的皮带中部的上环面与未折过来的皮带中部上环面不会相碰。皮带中部的下环面位于驱动滚筒43下端母线与下斜边滚筒23上端母线之间空隙中,使得折过来的皮带中部的下环面与未折过来的皮带中部下环面不会相碰。图3中虚线表示传送皮带3在皮带环形腔内的状态。

调整驱动滚筒轴承座431后侧连接的螺纹连杆与驱动架墙板42的后部螺纹连接,使得传送皮带3张紧。开动动力箱41,带动驱动滚筒43转动,使得传送皮带3转动。传送皮带3未折过来的皮带由进料滚筒24向上斜边滚筒22转动,还是反向转动,由动力箱41控制。由于进料滚筒24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22上端母线略高出皮带托板21上表面,在传送小件物时,进料滚筒24与上斜边滚筒22之间的传送皮带3的上环面的下表面与皮带托板21上表面不会接触。在传送大件物时,进料滚筒24与上斜边滚筒22之间的传送皮带3的上环面的下表面与皮带托板21上表面接触,皮带托板21支撑大件物重量,保护传送皮带3不会损坏。

托架1、传送架2、传送皮带3、驱动架4组成一个转弯机单元。上斜边滚筒22、下斜边滚筒23与进料滚筒24形成的夹角按转弯角度需要设计,本实施例示出的是夹角为45°,只是其中的一种。

实施例2:

如图2、4、5所示,进料滚筒24为一对平行设置的上直边滚筒24a、下直边滚筒24b。上直边滚筒24a、下直边滚筒24b为圆柱体。上直边滚筒24a、下直边滚筒24b位于传送架2直角梯形面,中轴线与直角梯形面平行。上直边滚筒24a、下直边滚筒24b分别位于传送架2的上、下层,且相互平行。上直边滚筒24a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22上端母线齐平。皮带托板21位于上直边滚筒24a、上斜边滚筒22之间。直边滚筒24a上端母线与上斜边滚筒22上端母线略高出皮带托板21上表面。传送皮带3的从动端31与上直边滚筒24a、下直边滚筒24b套接。从动端31位于上直边滚筒24a、下直边滚筒24b的环面为平面,方便与直线传送皮带机构对接。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两个转弯机单元的进料滚筒24端对接(图中示出的是上直边滚筒24a、下直边滚筒24b结构),形成大于一个转弯机单元转角的转弯机结构。此时,两个转弯机单元的传送皮带3转向相反,两个转弯机单元组合的转弯机结构的传送皮带3转向为同一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