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匹智能仓储系统及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1139发布日期:2019-08-17 01:16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匹智能仓储系统及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仓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匹智能仓储系统及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在纺织业中,布匹为长圆形,存储时容易滚动,目前大多采用地堆和托盘等方式存储,传统的存储方法存储容量低,不能满足大规模和大范围仓储使用,并且无论从货物存放还是货物取出方面均存在不方便之处,存放及取出均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能做到自动化存取。

现有的布匹仓储流程如图1所示,布匹被加工出来以后,操作人员在验布机旁靠目力观察,发现布匹的瑕疵点和色差,验布机自动完成记长和卷装整理工作,由人工对检验过后的布匹贴上标签,同时取整卷布匹的一小部分送往化验室进行化验,布匹的色牢度等结果需六个小时后才能得出。布匹经过贴标后通过输送线传输至塑封区,由人工根据布匹的特性选择塑封方式(白色封膜或黑色封膜)进行塑封,布匹经塑封后通过输送线传输至临时仓库,通过人工堆垛的方式在临时仓库放置约六个小时,等化验结果出来后,化验合格布匹经过人工打印rfid进行贴标后再次码垛进入成品仓库,化验不合格布匹由人工将布匹从码垛托盘上抽出,等待进一步处理。

而目前生产厂房内部高度一般为4米左右,地基约500kg/m2,不适合建设一般的智能化仓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临时仓库存储容量小、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货仓存储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布匹智能仓储系统及工艺流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布匹智能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运送布匹的输送线、设置在输送线旁的验布机、对验布机检验后的布匹进行贴标的第一贴标设备、设置在输送线间隙的扫码装置、根据标签内的塑封颜色信息对布匹进行塑封的白色塑封机和黑色塑封机、对标签不可识别的布匹进行异常处理的异常处理区、对异常处理区的布匹进行重新贴标的第二贴标设备、对黑色塑封机塑封后的布匹重新贴标的第三贴标设备、用来存放塑封后初级合格布匹的临时仓库、用来存放塑封后不合格布匹的降级布匹处理区、设置在临时仓库内的用于存取布匹的工业机器人、用来放置化验合格布匹的码垛区、设置在码垛区的用来给化验合格布匹进行贴标的第四贴标设备、用来长期存放化验合格布匹的成品仓库;所述临时仓库由多个货架排列成环形;所述异常处理区的布匹重新贴标后通过反向输送线重新送回所述扫码装置前的正向输送线,对异常处理后重新贴标的布匹再次扫码。

进一步地,所述工业机器人用于将塑封后的初级合格布匹存入所述临时仓库内的货架上;所述工业机器人用于将所述临时仓库内的化验合格布匹运送至所述码垛区,将化验不合格布匹运送至不合格布匹处理区。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仓库内设有用于工业机器人导向的地轨。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仓库为并列设置的两个,两相邻的临时仓库之间设有连接输送线。

进一步地,所述扫码装置为全向视觉扫码装置,具体在布匹的圆周面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设置一个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码垛区设有桁架机器人,用于对贴好标签的化验合格布匹进行码垛。

进一步地,所述码垛区与所述成品仓库之间设有agv小车,用来将码垛好的化验合格布匹送入所述成品仓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标设备为人工贴标或与所述验布机一体的自动贴标设备。

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业机器人采用六轴机器人。

一种布匹智能仓储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验布机检验布匹质量,并贴标签记录布匹的信息,取布匹的少部分送往化验;

s2、贴有标签的布匹通过设置在输送线间隙的扫码装置进行扫码,若布匹上的标签信息表明需要白色塑封,则布匹通过输送带被送入白色塑封机;若布匹上的标签信息表明需要黑色塑封,则布匹通过输送带被送入黑色塑封机;若标签无法被扫码装置识别,则布匹通过输送带被送入异常处理区,布匹在异常处理区被重新贴标签后通过反向输送带再次送入扫码装置前的正向输送带,对异常处理区返回的布匹重新扫码;

s3、经黑色塑封机塑封的布匹再次贴标后和白色塑封后的布匹通过输送线准备送入环形临时仓库,不合格布匹被输送线上的推动装置推离输送线至降级布匹处理区;设置在环形临时仓库内的工业机器人将初级合格布匹从输送线上取下放入环形临时仓库内的货架上;

s4、待化验结果出来后,化验合格布匹由工业机器人取至码垛区,并在码垛区对化验合格布匹贴标签,再由桁架机器人对码垛区的布匹进行码垛后,由agv小车将码垛好的布匹送入成品仓库;化验不合格的布匹由工业机器人取出放入不合格布匹处理区。

本发明的一种布匹智能仓储系统及工艺流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合理规划布匹仓储生产线的流程,将标签无法被全向扫码装置识别的布匹重新贴标后通过反向输送带再次送入扫码装置前的正向输送带,对异常处理后的布匹重新扫码,自动化程度高,且通过标签上的信息自动分配白色塑封机或黑色塑封机,不需要人工选择;将多个货架排列成环形,形成环形临时仓库,由于布匹是圆长形,采用环形临时仓库可以在同等场地面积内最大限度的提升布匹存储容量。

2、由于布匹的外周面是圆形,布匹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滚动,导致标签的位置和方向不确定,采用全向视觉扫描装置能够实现360度扫码识别,以保证扫码识别完全覆盖布匹外表面,提高识别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布匹仓储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布匹智能仓储系统整体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全向视觉扫码装置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布匹智能仓储工艺流程图。

图中:1、验布机,2、输送线,21、正向输送线,22、反向输送线,3、全向视觉扫码装置,4、白色塑封机,5、黑色塑封机,6、异常处理区,7、临时仓库,8、降级布匹处理区,9、工业机器人,10、码垛区,11、地轨,12、连接输送线,13、第二贴标设备,14、第三贴标设备,15、成品仓库,16、第四贴标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2-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布匹智能仓储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包括用来运送布匹的输送线2、设置在输送线2旁的验布机1、对验布机1检验后的布匹进行贴标的第一贴标设备、设置在输送线2间隙的扫码装置3、根据标签内的塑封颜色信息对布匹进行塑封的白色塑封机4和黑色塑封机5、对标签不可识别的布匹进行异常处理的异常处理区6、对异常处理区6的布匹进行重新贴标鑫华禹的第二贴标设备13、对黑色塑封机5塑封后的布匹重新贴标的第三贴标设备14、用来存放塑封后初级合格布匹的临时仓库7、用来存放塑封后不合格布匹的降级布匹处理区8、设置在临时仓库7内的用于存取布匹的工业机器人9、用来放置化验合格布匹的码垛区10、设置在码垛区的用来给化验合格布匹进行贴标的第四贴标设备16、用来长期存放化验合格布匹的成品仓库15;所述临时仓库7由多个货架排列成环形;所述异常处理区6的布匹重新贴标后通过反向输送线22重新送回所述扫码装置3前的正向输送线21,对异常处理后重新贴标的布匹再次扫码。

工业机器人9用于将塑封后的初级合格布匹存入临时仓库7内的货架上;另外工业机器人9将临时仓库7内的化验合格布匹运送至码垛区10,将化验不合格布匹运送至不合格布匹处理区,工业机器人9采用六轴柔性机器人。临时仓库7内设有用于工业机器人9导向的地轨11,一个临时仓库7内可设置1-2个工业机器人9。可设置多个环形临时仓库7,两相邻的临时仓库7之间具有连接输送线12,本实施例中并列设置两个临时仓库7,进入临时仓库7的输送线2高度为2米左右,其下部设置有设备维修间,便于检修。

扫码装置3为全向视觉扫码装置,如图5所示,在布匹的圆周面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设置一个摄像头。由于布匹的外周面是圆形,布匹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滚动,导致标签的位置和方向不确定,采用全向视觉扫描装置能够实现360度扫码识别,以保证扫码识别完全覆盖布匹外表面,提高识别准确性。

参见图1和图3,码垛区10设有桁架机器人,用于对贴好标签的化验合格布匹进行码垛。码垛区10与成品仓库15之间设有agv小车,用来将码垛好的化验合格布匹送入成品仓库15内。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贴标设备为人工贴标或与验布机1一体的自动贴标设备。

本实施例的一种布匹智能仓储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验布机1检验布匹质量,并贴标签记录布匹的信息,取布匹的少部分送往化验;

s2、贴有标签的布匹通过设置在输送线2间隙的扫码装置3进行扫码,若布匹上的标签信息表明需要白色塑封,则布匹通过输送带被送入白色塑封机4;若布匹上的标签信息表明需要黑色塑封,则布匹通过输送带被送入黑色塑封机5;若标签无法被扫码装置3识别,则布匹通过输送带被送入异常处理区6,布匹在异常处理区6被重新贴标签后通过反向输送带再次送入扫码装置3前的正向输送带,对异常处理区6返回的布匹重新扫码;

s3、经黑色塑封机5塑封的布匹再次贴标后和白色塑封后的布匹通过输送线2准备送入环形临时仓库7,不合格布匹被输送线2上的推动装置推离输送线2至降级布匹处理区8;设置在环形临时仓库7内的工业机器人9将初级合格布匹从输送线2上取下放入环形临时仓库7内的货架上;

s4、待化验结果出来后,化验合格布匹由工业机器人9取至码垛区,并在码垛区10对化验合格布匹贴标签,再由桁架机器人对码垛区10的布匹进行码垛后,由agv小车将码垛好的布匹送入成品仓库15;化验不合格的布匹由工业机器人9取出放入不合格布匹处理区,等待返修处理。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由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