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金刚石刀头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5676发布日期:2019-11-13 02:0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金刚石刀头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刚石刀头包装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金刚石刀头包装机。



背景技术:

传统小方块状的金刚石刀头成品的包装是通过人工进行,人工将金刚石刀头码放在包装盒内,人工包装的包装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现有的金刚石刀头码放装置通过振动送料盘进行有序输送金刚石刀头,当金刚石刀头达到预定数量后进行横向推送时,振动送料盘仍然持续的进行送料,容易影响下一个循环的推送。

现有的金刚石刀头包装机的金刚石刀头吸取是通过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电磁吸附头实现金刚石刀头的吸附,电磁吸附头通电时实现吸取,电磁吸附头断电时实现释放。使用控制系统控制的电磁吸附头成本过高,还存在着系统稳定性不足和维修难度大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金刚石刀头包装机,其具有排布平台上金刚石刀头达到预定数量时阻挡金刚石刀头往排布平台进行输送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金刚石刀头包装机,包括用于将多个金刚石刀头整齐码放的进料码放装置和用于将进料码放装置上整齐码放好的金刚石刀头进行吸取转移的刀头吸取机械手;

所述进料码放装置包括排布平台、挡边和刀头送料装置,所述挡边设置在所述排布平台边缘以阻挡金刚石刀头,所述刀头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支撑座、送料板、挡料板和送料切换驱动机构;所述送料板的进料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送料支撑座上,所述送料切换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送料板转动以实现所述送料板在送料位置和停料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送料板处于送料位置时所述送料板的出料端与所述排布平台连通;所述送料板处于停料位置时所述送料板的出料端被所述挡料板阻挡。

进一步,所述送料板处于送料位置时,所述送料板处于水平状态;所述送料板处于停料状态时,所述送料板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挡料板设置在所述排布平台的上方;所述送料切换驱动机构为送料切换气缸,所述送料切换气缸设置在所述送料板下方,送料切换气缸的活塞杆抵接在所述送料板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送料板上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出料通道,所述排布平台上立设有若干个活动隔板,相邻的两个活动隔板之间形成的通道与所述出料通道一一对应;所述排布平台下方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隔板升降的隔板驱动部件;所述出料板出料端对侧的挡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料通道数量相同的检测器安装孔,所述检测器安装孔内设置有刀头检测器。

进一步,所述进料码放装置还包括刀头纵向抵顶装置,所述刀头纵向抵顶装置包括抵顶头和用于驱动所述抵顶头纵向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所述抵顶头在排布平台上金刚石刀头进料结束后抵顶在所述排布平台上最靠近所述送料板的金刚石刀头上。

进一步,所述刀头吸取机械手包括安装底座、水平移动机构、竖直移动机构和刀头吸取组件;所述刀头吸取组件设置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上以带动所述刀头吸取组件上下运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竖直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以带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和所述刀头吸取组件在吸取工位和释放工位之间水平运动;

所述刀头吸取组件包括刀头吸取板、吸取磁铁、吸取驱动气缸、吸取气缸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与所述竖直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刀头吸取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下方,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刀头吸取板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上;所述吸取驱动气缸设置安装在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上,所述吸取磁铁设置在所述刀头吸取板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之间并与所述吸取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吸取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吸取磁铁靠近或远离所述刀头吸取板以实现所述吸取磁铁在吸取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包括竖直驱动气缸、横向移动座和缓冲机构;所述横向移动座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驱动气缸竖直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座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安装座、缓冲套筒、缓冲杆、缓冲弹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杆上部的第一抵顶卡环;所述缓冲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竖直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四个所述缓冲套筒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安装座上,所述缓冲套筒内分别穿设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下端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与所述缓冲安装座之间的四个所述缓冲杆上,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和所述缓冲套筒抵顶,所述第一抵顶卡环大于所述缓冲套筒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缓冲安装座与所述横向移动座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套筒、复位杆、复位弹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复位杆上部的第二抵顶卡环;四个所述复位套筒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座上,所述复位套筒内分别穿设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下端与所述缓冲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顶卡环大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外径,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横向移动座与所述第二抵顶卡环之间的四个所述复位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套筒和所述第二抵顶卡环抵顶。

进一步,所述改进型吸取机械手还包括抵顶限位机构,所述抵顶限位机构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位于吸取工位时位于所述缓冲安装座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之间,当所述竖直驱动气缸驱动刀头吸取组件与金刚石刀头接触时,所述缓冲安装座抵顶在所述抵顶限位机构上。

进一步,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无杆气缸和设置在无杆气缸上的第一滑块,还包括滑轨和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第二滑块,所述无杆气缸和所述滑轨平行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无杆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无杆气缸运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金刚石刀头包装机还包括快速包装装置,所述快速包装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设置在包装台上;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转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部,所述第一翻转组件所转动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包括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相对的两条边上;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设置有与边缘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三侧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开口相连通的第二开口;

所述快速包装装置具有码料状态和出料状态,所述快速包装装置处于码料状态时,所述底板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围成一个开口向上供金刚石刀头码放的盒状结构;所述快速包装装置处于出料状态时,所述第一翻转组件的第一侧板向背离金刚石刀头一侧转动,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一侧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改进型金刚石刀头包装机,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金刚石刀头在所述进料码放装置上码放整齐后,由刀头吸取机械手将码放整齐的金刚石刀头进行吸取转移,以便于所述进料码放装置进行下一批次的金刚石刀头码放,如此实现金刚石刀头的持续循环码放。

二、金刚石刀头在所述送料板上向所述排布平台运动,所述送料板处于送料位置,金刚石刀头由送料板输送至排布平台中,当排布平台上的金刚石刀头进料完毕时,所述送料板在所述送料切换机构的驱动下绕着转轴由进料位置切换至停料位置,所述送料板的出料端被所述挡料板阻挡,实现停止往所述排布平台输送金刚石刀头。

三、通过设置在所述送料板下方的送料切换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实现所述送料板由水平状态的送料位置切换至向上倾斜设置的停料位置,动作简单可靠。所述送料切换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使得所述送料板由停料位置切换至送料位置。

四、所述刀头纵向抵顶装置在排布平台上金刚石刀头进料结束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抵顶头抵顶在所述排布平台上最靠近所述送料板的金刚石刀头上,从而使得所述送料板由送料位置切换至停料位置时避免因为送料板的触碰而拨乱所述金刚石刀头。因为所述抵顶头给予所述排布平台上最靠近所述送料板的金刚石刀头一个向下的压力,金刚石刀头能够在所述送料板运动时保持稳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型金刚石刀头包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3为送料板位于送料位置的进料码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4至图6为送料板位于停料位置的进料码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7至图9为刀头吸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竖直移动机构和刀头吸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竖直移动机构和刀头吸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抵顶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安装底座和水平移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快速包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快速包装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和图17为快速包装装置处于码料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至图21为快速包装装置处于出料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内衬盒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包装盒的使用状态图。

图24为包装盒的使用状态分解图。

图25为快速包装装置设置在包装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振动送料盘1;刀头送料装置2;送料支撑座21;送料板22;出料通道221;挡料板23;送料切换气缸231;排布平台3;活动隔板31;隔板驱动部件311;设定区32;预备区33;推送气缸34;推送块341;挡边35;检测器安装孔351;刀头纵向抵顶装置4;抵顶头41;纵向驱动机构42;

刀头吸取机械手5;水平移动机构51;无杆气缸511;第一滑块512;滑轨513;第二滑块514;安装底座52;抵顶限位机构521;竖直移动机构53;竖直驱动气缸531;横向移动座532;缓冲机构54;缓冲安装座541;缓冲套筒542;缓冲杆543;缓冲弹簧544;第一抵顶卡环544;复位机构55;复位套筒551;复位杆552;复位弹簧553;第二抵顶卡环554;刀头吸取组件56;刀头吸取板561;吸取磁铁562;吸取驱动气缸563;吸取气缸安装板564;连接板565;

快速包装装置60;固定底座6;包装台61;倾斜抵顶座62;第一翻转组件7;底板71;转动座711;转动轴712;定位波珠713;波珠安装座714;第一开口715;第一侧板72;磁性板721;固定磁铁722;第二翻转组件8;第二侧板81;第三侧板82;合页821;第二开口822;第四侧板83;金刚石刀头9;内衬盒91;第一侧面911;第二侧面912;第三侧面913;第四侧面914;四边形底面9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25所示,其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改进型金刚石刀头9包装机,包括用于将多个金刚石刀头9整齐码放的进料码放装置和用于将进料码放装置上整齐码放好的金刚石刀头9进行吸取转移的刀头吸取机械手5。

如图1至图6,所述进料码放装置包括排布平台3、挡边35和刀头送料装置2,所述挡边35设置在所述排布平台3边缘以阻挡金刚石刀头9,所述刀头送料装置2包括送料支撑座21、送料板22、挡料板23和送料切换驱动机构;所述送料板22的进料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送料支撑座21上,所述送料切换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送料板22转动以实现所述送料板22在送料位置和停料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送料板22处于送料位置时所述送料板22的出料端与所述排布平台3连通;所述送料板22处于停料位置时所述送料板22的出料端被所述挡料板23阻挡。

这样,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改进型金刚石刀头9包装机,金刚石刀头9在所述进料码放装置上码放整齐后,由刀头吸取机械手5将码放整齐的金刚石刀头9进行吸取转移,以便于所述进料码放装置进行下一批次的金刚石刀头9码放,如此实现金刚石刀头9的持续循环码放。

金刚石刀头9在所述送料板22上向所述排布平台3运动,所述送料板22处于送料位置,金刚石由送料板22输送至排布平台3中,当排布平台3上的金刚石刀头9进料完毕时,所述送料板22在所述送料切换机构的驱动下绕着转轴由进料位置切换至停料位置,所述送料板22的出料端被所述挡料板23阻挡,实现停止往所述排布平台3输送金刚石刀头9。

优选地,所述送料板22处于送料位置时,所述送料板22处于水平状态;所述送料板22处于停料状态时,所述送料板22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挡料板23设置在所述排布平台3的上方。优选地,所述送料切换驱动机构为送料切换气缸231,所述送料切换气缸231设置在所述送料板22下方,送料切换气缸231的活塞杆抵接在所述送料板22下表面。通过设置在所述送料板22下方的送料切换气缸231的活塞杆向上运动,实现所述送料板22由水平状态的送料位置切换至向上倾斜设置的停料位置,动作简单可靠。所述送料切换气缸231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使得所述送料板22由停料位置切换至送料位置。

优选地,所述送料板22上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出料通道221,所述排布平台3上立设有若干个活动隔板31,相邻的两个活动隔板31之间形成的通道与所述出料通道221一一对应;所述排布平台3下方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隔板31升降的隔板驱动部件311。每一个所述出料通道221内排布有一列金刚石刀头9,增加了金刚石刀头9排布的稳定性。金刚石刀头9运动至所述排布平台3上后,金刚石刀头9仍然被所述活动隔板31分隔成队列,直至金刚石刀头9进料完成后,所述活动隔板31在所述隔板驱动部件311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所述活动隔板31的顶端齐平或者低于所述排布平台3。

优选地,所述出料板出料端对侧的挡边35上设置有若干个检测器安装孔351,所述检测器安装孔351内设置有刀头检测器。通过设置刀头检测器,使得进料码放装置能够检测排布平台3上的金刚石刀头9是否进料完成,从而控制所述送料切换机构是否动作。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器安装孔351和所述刀头检测器的输料与所述送料板22上的出料通道221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进料码放装置还包括刀头纵向抵顶装置4,所述刀头纵向抵顶装置4包括抵顶头41和用于驱动所述抵顶头41纵向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42;所述抵顶头41在排布平台3上金刚石刀头9进料结束后抵顶在所述排布平台3上最靠近所述送料板22的金刚石刀头9上。所述刀头纵向抵顶装置4在排布平台3上金刚石刀头9进料结束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42驱动所述抵顶头41抵顶在所述排布平台3上最靠近所述送料板22的金刚石刀头9上,从而使得所述送料板22由送料位置切换至停料位置时避免因为送料板22的触碰而拨乱金刚石刀头9。因为所述抵顶头41给予所述排布平台3上最靠近所述送料板22的金刚石刀头9一个向下的压力,金刚石刀头9能够在所述送料板22运动时保持稳定状态。

优选地,所述排布平台3具有设定区32和预备区33,所述设定区32与位于送料位置的所述送料板22的出料端相连通,所述排布平台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金刚石刀头9由设定区32推送至预备区33的推送气缸34,所述推送气缸34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推送块341。金刚石刀头9进料完成后,由推送气缸34和推送块341将金刚石刀头9由设定区32推送至预备区33,金刚石刀头9在预备区33由刀头吸取机械手5吸取离开所述排布平台3。推送完成后,所述推送气缸34和推送块341回到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送料板22的进料端连接有振动送料盘1,所述振动送料盘1的出口与所述送料板22的进料端相连接。所述振动送料盘1通过振动作用有序地向所述送料板22的进料端输送金刚石刀头9。

如图7至图13,优选地,所述刀头吸取机械手5包括安装底座52、水平移动机构51、竖直移动机构53和刀头吸取组件56;所述刀头吸取组件56设置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上以带动所述刀头吸取组件56上下运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51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52上,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连接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51上以带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和所述刀头吸取组件56在吸取工位和释放工位之间水平运动。

所述刀头吸取组件56包括刀头吸取板561、吸取磁铁562、吸取驱动气缸563、吸取气缸安装板564和连接板565;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564与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连接,所述刀头吸取板561水平设置在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564下方,所述连接板56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刀头吸取板561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564上;所述吸取驱动气缸563设置安装在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564上,所述吸取磁铁562设置在所述刀头吸取板561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564之间并与所述吸取驱动气缸56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吸取驱动气缸563驱动所述吸取磁铁562靠近或远离所述刀头吸取板561以实现所述吸取磁铁562在吸取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这样,刀头吸取机械手5在吸取工位时,竖直移动机构53带动所述刀头吸取组件56下降,所述刀头吸取板561与金刚石刀头9上表面抵顶,所述吸取驱动气缸563驱动所述吸取磁铁562靠近所述刀头吸取板561以将金刚石刀头9吸取在所述刀头吸取板561上。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上升,水平移动机构51带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和所述刀头吸取组件56由吸取工位移动至释放工位;随后竖直移动机构53下降,至指定位置,所述吸取驱动气缸563驱动所述吸取磁铁562远离所述刀头吸取板561以将金刚石刀头9从所述刀头吸取板561上释放,所述刀头吸取组件56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和水平移动机构51的带动下回到初始位置。由于通过吸取驱动气缸563带动所述吸取磁铁562实现吸取和释放的切换,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检查和维修。

优选地,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包括竖直驱动气缸531、横向移动座532和缓冲机构54;所述横向移动座532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51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驱动气缸531竖直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座532上;所述缓冲机构54包括缓冲安装座541、缓冲套筒542、缓冲杆543、缓冲弹簧544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杆543上部的第一抵顶卡环544。

所述缓冲安装座541固定设置在所述竖直驱动气缸531的活塞杆上,四个所述缓冲套筒542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安装座541上,所述缓冲套筒542内分别穿设有缓冲杆543,所述缓冲杆543的下端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564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544分别套设在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564与所述缓冲安装座541之间的四个所述缓冲杆543上,所述缓冲弹簧54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564和所述缓冲套筒542抵顶,所述第一抵顶卡环544大于所述缓冲套筒542的内径。所述缓冲机构54降低了刀头吸取板561对金刚石刀头9的冲击,避免因为刀头吸取板561的上下移动损坏金刚石刀头9。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套筒542与所述缓冲安装座541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安装座541与所述横向移动座532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55,所述复位机构55包括复位套筒551、复位杆552、复位弹簧553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复位杆552上部的第二抵顶卡环554;四个所述复位套筒551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座532上,所述复位套筒551内分别穿设有复位杆552,所述复位杆552的下端与所述缓冲安装座5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顶卡环554大于所述复位弹簧553的外径,所述复位弹簧553分别套设在所述横向移动座532与所述第二抵顶卡环554之间的四个所述复位杆552上,所述复位弹簧5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套筒551和所述第二抵顶卡环554抵顶。

所述复位机构55使得所述竖直驱动气缸531向上运动时能够更加灵活,还起到对竖直驱动气缸531进行减速的作用,避免所述竖直驱动气缸531的活塞杆运动速度过大损坏金刚石刀头9。

优选地,所述改进型吸取机械手还包括抵顶限位机构521,所述抵顶限位机构521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位于吸取工位时位于所述缓冲安装座541与所述吸取气缸安装板564之间,当所述竖直驱动气缸531驱动刀头吸取组件56与金刚石刀头9接触时,所述缓冲安装座541抵顶在所述抵顶限位机构521上。这样,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的行程受到所述抵顶限位机构521的限制,避免了所述缓冲弹簧544的过度压缩,延长了缓冲机构54的使用寿命。当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由吸取工位切换至释放工位时,随着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与所述抵顶限位机构521脱离,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可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不受所述抵顶限位机构521限制。

优选地,所述水平移动机构51包括无杆气缸511和设置在无杆气缸511上的第一滑块512,还包括滑轨513和设置在所述滑轨513上的第二滑块514,所述无杆气缸511和所述滑轨513平行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52上,所述无杆气缸511驱动所述第一滑块512沿着无杆气缸511运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与所述第一滑块512和第二滑块514固定连接。

所述无杆气缸511驱动所述第一滑块512,进而竖直移动机构53和与竖直移动机构53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514,由于无杆气缸511无需设置活塞杆,使得水平移动机构51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

优选地,如图14至图25,金刚石刀头9包装机还包括快速包装装置60,所述快速包装装置60包括固定底座6、第一翻转组件7和第二翻转组件8;所述固定底座6固定设置在包装台61上;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包括底板71和第一侧板72,所述第一侧板72与所述底板7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6上部,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所转动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底板71和第一侧板72;所述第二翻转组件8包括第二侧板81、第三侧板82和第四侧板83;所述第二侧板81和所述第四侧板83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82相对的两条边上;所述第三侧板82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71远离所述第一侧板72的一端;所述底板71靠近所述第三侧板82的一端设置有与边缘相连通的第一开口715,所述第三侧板82靠近所述底板7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开口715相连通的第二开口822;

所述快速包装装置60具有码料状态和出料状态,所述快速包装装置60处于码料状态时,所述底板71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翻转组件8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围成一个开口向上供金刚石刀头9码放的盒状结构;所述快速包装装置60处于出料状态时,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的第一侧板72向背离金刚石刀头9一侧转动,所述第二翻转组件8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72一侧转动。

这样,金刚石刀头9在快速包装装置60快速包装装置60内码放完成后,通过第一翻转组件7和第二翻转组件8的翻转,使得金刚石刀头9倾斜承载在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的底板71和所述第一侧板72上,便于工人将内衬盒91盖在金刚石刀头9上。整个过程平稳,不需向下滑落金刚石刀头9,减少了金刚石刀头9发生散落的风险。

通过设置第一开口715和第二开口822,使得工人的手指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开口715和第二开口822到达金刚石刀头9对应所述底板71的一面,使得工人能够同时抓住内衬盒91的四个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板82与所述底板71通过合页821连接。合页821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二侧板81和所述底板71上,实现第二侧板81与所述底板71的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71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座711,所述固定底座6上形成有转动轴712,所述转动座711转动连接在转动轴712上。这样所述底板71与所述固定底座6之间通过转动座711和转动轴712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71上设置有定位波珠713和波珠安装座714,所述底板7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波珠安装座714,所述定位波珠713固定安装在所述波珠安装座714上,所述定位波珠713在所述快速包装装置60处于码料状态时抵顶在所述第二侧板81和第四侧板83远离金刚石刀头9的一面。通过设置定位波珠713,使得所述第二侧板81和第四侧板83能够与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避免因为晃动等原因造成第二翻转组件8意外翻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72远离所述第二翻转组件8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磁铁吸引的磁性板721,所述磁性板721上设置有固定磁铁722。这样与内衬盒91的侧面能够弯折至第一侧板72的远离所述第二翻转组件8的一侧,并通过固定磁铁722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包装台61为圆形台面,所述包装台6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快速包装装置60,所述包装台61可转动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6上设置有倾斜抵顶座62,在所述快速包装装置60处于出料状态时,所述底板71远离所述第三侧板82的一端的下表面抵顶在所述倾斜抵顶座62上。优选地,所述快速包装装置60处于出料状态时,所述底板7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所述快速包装装置60通过以下包装方法进行包装,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快速包装装置60调整为码料状态,所述底板71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翻转组件8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7围成一个开口向上供金刚石刀头9码放的盒状结构;

②人工将内衬盒91的四边形底面915对应第一侧板72,将内衬盒91的第一侧面911弯折对应所述底板71,将内衬盒91与所述第一侧面911相邻的第二侧面912和第三侧面913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二侧板81和第四侧板83与所述第一侧板72之间的间隙中,将内衬盒91的第四侧面914弯折至所述第一侧板72背离第三侧板82的一侧;

③通过机械手将金刚石刀头9码放至盒状结构内,直至码放完成;

④将第四侧面914盖在金刚石刀头9上表面;

⑤将快速包装装置60调整至出料状态:将第一翻转组件7的第一侧板72向背离金刚石刀头9一侧转动,转动到位后将所述第二翻转组件8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72一侧转动;

⑥将所述第二侧面912和第三侧面913向金刚石刀头9一侧翻折,所述第二侧面912和第三侧面913盖在所述金刚石刀头9上;

⑦人工抓住内衬盒91的第一侧面911、第二侧面912、第三侧面913和第四侧面914拿起内衬盒91离开第一翻转组件7,放置在包装盒内,使用胶带缠绕在内衬盒91的第一侧面911、第二侧面912、第三侧面913和第四侧面914上部。

这样,由于内衬盒91的第二侧面912和第三侧面913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二侧板81和第四侧板83与所述第一侧板72之间的间隙中,这样机械手在码放金刚石刀头9时,不会与内衬盒91的第二侧面912和第三侧面913发生触碰,不易损坏内衬盒91的第二侧面912和第三侧面913。取下金刚石刀头9时,工人的手指分别抓住内衬盒91的第一侧面911、第二侧面912、第三侧面913和第四侧面914,其中手指抓取第一侧面911时,工人的手指先穿过第一开口715和第二开口822。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