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附桶湿垃圾破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5791发布日期:2019-11-13 02:06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附桶湿垃圾破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垃圾投放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简易附桶湿垃圾破袋器。



背景技术:

自上海等地方实施垃圾分类投放政策以来,据社区实地调研发现,普通垃圾袋属于干垃圾,所以导致湿垃圾需破袋处理,居民往往采取徒手破袋倾倒垃圾,而垃圾桶周边的洗手设施并不完备或没有,造成湿垃圾破袋成为居民头疼的脏活、累活、苦活。而可降解垃圾袋市价大约在0.3元/只,比普通垃圾袋要贵50%以上,因此,并不能满足所有居民用上可降解垃圾袋。

为克服现有湿垃圾破袋现象的不足,改进湿垃圾投放设施,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优化升级垃圾桶配到设施是非常必要的,而本发明正是为了提供一种破袋工具来减少居民徒手破袋的频率,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使之适应不同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简易附桶湿垃圾破袋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简易附桶湿垃圾破袋器,包括可固定安装在垃圾桶顶端的安装卡扣、与所述安装卡扣固定连接并可附着于垃圾桶顶部内壁上的破袋结构,所述破袋结构上带有斜向下的锯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卡扣包括具有开口向下且两端贯通的卡槽的安装主体,以及穿过所述安装主体一侧并用于锁住卡入所述卡槽中的垃圾桶顶部侧壁的锁紧螺母。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母上与垃圾桶接触的一端还设有垫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主体的顶端加工成薄片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卡扣设置两个,并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破袋结构两端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破袋结构包括外侧与所述安装卡扣连接为一体的安装片,在安装片上可拆卸连接所述锯齿条。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片与锯齿条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锯齿条呈四分之一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锯齿条上的锯齿斜向下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采用安装卡扣将具有破袋功能的锯齿条附于垃圾桶顶部内壁上,这样,在倾倒湿垃圾时,仅需将垃圾袋靠着锯齿条向上提,即可实现破袋,降低了居民破袋的难题。

(2)安装卡扣采用卡槽加锁紧螺母的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垃圾桶的固定安装,而垫片的设置则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破袋器的固定安装效果。

(3)锯齿条采用可拆卸安装的方式,提高了其维护更换效率。

(4)整个安装卡扣的顶端以薄片状设计,不影响垃圾桶上桶盖的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破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破袋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锁紧螺母,2-安装主体,3-锯齿条,4-安装片,5-螺丝,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简易附桶湿垃圾破袋器,其结构参见图1-图2所示,包括可固定安装在垃圾桶顶端的安装卡扣、与安装卡扣固定连接并可附着于垃圾桶顶部内壁上的破袋结构,破袋结构上带有斜向下的锯齿条3。

请再参见图1等所示,安装卡扣包括具有开口向下且两端贯通的卡槽的安装主体2,以及穿过安装主体2一侧并用于锁住卡入卡槽中的垃圾桶顶部侧壁的锁紧螺母1。锁紧螺母1上与垃圾桶接触的一端还设有垫片6。安装主体2的顶端加工成薄片状。

请再参见图1等所示,安装卡扣设置两个,并分别连接设置在破袋结构两端的外侧。

请再参见图1等所示,破袋结构包括外侧与安装卡扣连接为一体的安装片4,在安装片4上可拆卸连接锯齿条3。安装片4与锯齿条3之间通过螺丝5连接固定。

请再参见图1等所示,锯齿条3呈四分之一圆弧状。锯齿条3上的锯齿斜向下布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调节锁紧螺母1进而将整个破袋器通过安装卡扣固定在湿垃圾桶上,倾倒垃圾时,将垃圾袋靠在锯齿条3上向上一提,即实现破袋。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附桶湿垃圾破袋器,包括可固定安装在垃圾桶顶端的安装卡扣、与所述安装卡扣固定连接并可附着于垃圾桶顶部内壁上的破袋结构,所述破袋结构上带有斜向下的锯齿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使用时,仅需将装有湿垃圾的垃圾袋贴着该破袋器的锯齿条后向上提拉,即可通过锯齿条的撕扯来达到破袋的目的,破袋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时鹏辉;徐宏铭;蒋佳悦;颜世焜;李世吉;王梦媛;张雪枫;王鹏飞;闵子君;庄琳;陆东惠;张健聪;赵涵;陆晓庆;娄小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电力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19.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