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04561发布日期:2019-10-18 22:30阅读:1367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卫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越来越美好的生活环境。目前,城市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技术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大多通过垃圾桶或垃圾斗集中存放,然后通过垃圾运输车运走倾倒,以上垃圾处理方式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存在以下不足:

1、设置在居民区的垃圾-桶和垃圾斗处于敞开状、容积较小,如果清理不及时,垃圾会从垃圾桶或垃圾斗中溢出,臭味四散,造成环境污染。增加了清理工的工作量和清理难度。

2、现在所使用的垃圾运输车大多为敞口式,倒入的垃圾未经压缩,且储存量有限、运送量小、运送成本高,在垃圾的运送过程中,垃圾随风刮扬,异味散布,再次污染。

3、固定的垃圾设施占面积大,基建成本和人员成本高。

4、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无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垃圾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细菌污染等,会危及到工作人员及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

5、目前所使用的垃圾运输车为一车一箱,固定专用,增加了设备的购置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及其控制方法,该垃圾站容量大并可对垃圾进行现场压缩,提高了垃圾容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包括盛装垃圾进行压缩的垃圾箱体、用于压缩的压缩系统、用于将垃圾装载进垃圾箱体内的料斗系统,所述压缩系统包括设置在垃圾箱体内的推板,所述推板能沿垃圾箱体前后运动;还包括用于驱动推板前后运动的驱动油缸;所述料斗系统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与垃圾箱体活动连接,使得料斗能够上下翻转。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垃圾箱体为长方体形,其顶部设置有开口,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推板设置在垃圾箱体前端;所述垃圾箱体后端设置有可以开启关闭的后门。垃圾箱体顶部的开口作为垃圾入口,后门作为垃圾出口。料斗闲置时翻转至垃圾箱体顶部将开口封闭,避免了垃圾暴露。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后门上部设置有挂耳,所述挂耳上开有斜向的长孔;所述后门通过长孔悬挂于垃圾箱体上的挂轴上;所述垃圾箱体侧部设置有l形的锁紧钩,所述锁紧钩一端与固定在垃圾箱体侧部的驱动油缸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凹口;所述后门上固定有与凹口配合的锁紧销;所述锁紧钩利用转轴与垃圾箱体连接,并可绕转轴上下翻动;所述垃圾箱体侧部设置有限位钩,所述后门上设置有与限位钩配合的限位销轴。后门紧闭时实现自锁,让驱动后门开启的油缸不再受力,避免了压缩垃圾时巨大的推力对油缸造成的损害。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缩系统的驱动油缸包括两根,分别为左背油缸和右背油缸;所述左背油缸前端与推板背面右铰接,后端与垃圾箱体左铰接;所述右背油缸前端与推板背面左铰接,后端与垃圾箱体右铰接;所述左臂油缸与右臂油缸相互交叉。尽可能的增大推板的行程,提高垃圾的压缩比例。左右两边油缸相互交叉相互连接使得推动过程更加的稳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料斗系统还包括驱动料斗上下翻转的举升臂,所述举升臂两端分别利用销轴与垃圾箱体以及料斗活动连接;还包括用于驱动举升臂上下翻动的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一端利用举升座与垃圾箱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举升臂中部活动连接。翻转的料斗既能收集垃圾将垃圾倾倒入垃圾箱体内,闲置时还能作为封盖将垃圾箱体顶部的开口封闭,避免垃圾暴露。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举升臂前端通过连杆与垃圾箱体连接;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垃圾箱体、举升臂前端活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料斗截面为三角形,其底部为平面;两个顶面其中一个封闭,另一个开口。底部为平面是为了让垃圾箱在闲置收纳于垃圾箱体顶部时更为规整。倾斜的顶面作为开口与垃圾箱体的开口配合,避免垃圾在倾倒的时候散落,也避免倾倒的时候垃圾落入推板后方造成驱动油缸淤塞。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垃圾箱体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推板沿导向杆前后运动。为推板导向避免跑偏。

本发明还提供移动式垃圾压缩站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锁紧后门;

b.举升料斗将料斗内的垃圾翻到入垃圾箱体内;

c.驱动推板进行压缩;

d.开启后门倾倒压缩后的垃圾。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b中料斗上料时若推板没有缩回到位,料斗暂停上料,待推板缩回到位后再进行上料。避免垃圾倾倒在推板后方。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站以及上述步骤的控制方式,利用可移动式的现场压缩垃圾站用于替代现有的垃圾库。其设计美观大方、存储容量大:结构紧凑、密封性强、转运方便、无基建费用,即是一个大容量垃圾箱,亦是一个移动灵活的垃圾箱。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设备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垃圾箱体、2后门、3料斗、4滚轮、5驱动油缸、6举升臂、7举升油缸、8举升座、9连杆、10推板、11左背油缸、13右背油缸、15导向杆、23长孔、24限位钩、25限位销轴、26锁紧钩、27锁紧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包括盛装垃圾进行压缩的垃圾箱体1、用于压缩的压缩系统、用于将垃圾装载进垃圾箱体1内的料斗系统,所述压缩系统包括设置在垃圾箱体内的推板10,所述推板能沿垃圾箱体1前后运动;还包括用于驱动推板10前后运动的驱动油缸;所述料斗系统包括料斗3;所述料斗3与垃圾箱体1活动连接,使得料斗3能够上下翻转。

垃圾箱体1为长方体形,其顶部设置有开口,其底部设置有滚轮4;所述推板10设置在垃圾箱体1前端;所述垃圾箱体1后端设置有可以开启关闭的后门2。

所述后门2上部设置有挂耳,所述挂耳上开有斜向的长孔23;所述后门2通过长23孔悬挂于垃圾箱体1上的挂轴上;长孔23前高后低倾斜设置。所述垃圾箱体1侧部设置有l形的锁紧钩26,所述锁紧钩26一端与固定在垃圾箱体1侧部的驱动油缸5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凹口;凹口向斜上方开口。所述后门上固定有与凹口配合的锁紧销27;所述锁紧钩26利用转轴与垃圾箱体1连接,并可绕转轴上下翻动;所述箱体侧部设置有限位钩24,所述后门2上设置有与限位钩24配合的限位销轴25。限位钩24为7形,并从上方挂于限位销轴25上。限位钩24为上、下两个。挂耳、锁紧钩26、限位钩24均为左右对称设置。

垃圾箱体1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导向杆15,所述推板10沿导向杆15前后运动。压缩系统的驱动油缸包括两根,分别为左背油缸11和右背油缸13;所述左背油缸11前端与推板10背面右铰接,后端与垃圾箱体1左铰接;所述右背油缸13前端与推板10背面左铰接,后端与垃圾箱体1右铰接;所述左臂油缸11与右臂油缸13相互交叉。图2中展示的是油缸伸出和缩回的两种状态。

料斗系统还包括驱动料斗3上下翻转的举升臂6,所述举升臂6两端分别利用销轴与垃圾箱体1以及料斗3活动连接;还包括用于驱动举升臂6上下翻动的举升油缸7,所述举升油缸7一端利用举升座8与垃圾箱体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举升臂6中部活动连接。举升臂6前端通过连杆9与垃圾箱体1连接;所述连杆9两端分别与垃圾箱体1、举升臂6前端活动连接。料斗3截面为三角形,其底部为平面;两个顶面其中一个封闭,另一个开口。

垃圾箱体由垃圾转运车辆运送至小区等人口密集地区。运输时后门2锁紧,料斗3收纳于垃圾箱体1顶部。

在工作时,同样需要锁紧后门;垃圾箱体平放后使得后门2闭合。驱动油缸5收缩使得锁紧钩26翻转让锁紧销27进入凹口中。锁紧钩26进一步翻转,将整个后门2抬起,使得限位钩24与限位销轴25结合,实现自锁。之后再进行垃圾的压缩,限位钩24替代驱动油缸5承受推力。

然后举升料斗3将料斗3内的垃圾翻到入垃圾箱体1内;举升油缸7伸展,将举升臂6顶起,举升臂6带动料斗3翻转将料斗3中的垃圾倾倒入垃圾箱体1内。料斗3上料时若推板没有缩回到位,料斗暂停上料,待推板缩回到位后再进行上料。上料完毕后,举升油缸7收缩带动举升臂6将料斗3重新放于地面用于接收垃圾。

之后驱动推板10进行压缩;左油缸11、左油缸12、右油缸13、右油缸14同时伸展并互为支撑,将推板10沿导向杆15向前推进行压缩。压缩的次数可以设置为多次,提高压缩效率。

最后开启后门2倾倒压缩后的垃圾。垃圾装满后,将料斗3收纳至垃圾箱体1顶部再由垃圾转运车转运至垃圾处理场所,然后抬高垃圾箱体1前端并开启后门2进行倾倒。

后门2的开启如图3所示,其流程按照a-b-c-d的顺序进行,其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首先,驱动油缸5的活塞杆伸出,驱动锁紧钩26翻转,使得凹口与锁紧销27脱离。此时后门2失去底部支撑,从而沿长孔23方向向斜下方滑动。后门2的滑动使得限位钩24与限位销轴25脱离。限位钩24呈7形,为了保证其与限位销轴25顺利脱离,限位钩24弯折的角度最好为钝角,斜度与长孔23的斜度相近。限位钩24与限位销轴脱25离后,挂轴继续在长孔23内滑动到底部。最后通过将垃圾箱体前端举升,垃圾就冲开后门倾倒入垃圾库内。

本移动式垃圾压缩站设置有电脑作为控制器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并可通过面板、遥控器、触摸屏等进行操作。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