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9607发布日期:2021-03-05 14:4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圆编织机的开合卷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卷布机,其中有一种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为“twm552504u”的圆编织机用复合式卷布机,其供布料于剖布状态或不剖布状态下进行卷布,卷布机在两机箱上方设置有上支架,且在上支架上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支座用以设置辗布装置或剖布装置,卷布机在机箱下方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具有伸入于一侧机箱内的出力轴及出力链轮,以驱动传动装置;当上支架在剖布状态下设置剖布装置时,已剖布料依序通过各个前辗布胶轮之间进行辗压,并配合调速器调整布料适当张力,再往后下方传送经过导布胶轮及第一卷布胶轮,使卷布杆进行卷收已剖布料;而当上支架在不剖布状态下设置辗布装置时,辗布装置在两侧之间并排枢设有多支上辗布胶轮,将未剖布料往下依序通过各个上辗布胶轮之间进行辗压,再往下传送经过导布胶轮及第一卷布胶轮,使卷布杆进行卷收未剖布料。
[0003]
然而,前述的卷布机因其在机座设有齿轮箱以驱动传动装置带动上辗布胶轮旋转,因此当需要变更传输速度时,需通过耗费人力及时间改变齿轮箱的齿比设定才能达到,另外,当其需要从剖布状态更换成不剖布状态或是从不剖布状态更换成剖布状态时,使用者需通过将支座拆除并且卸除相关动力传递齿轮才能分离支座及变更设置的方向,其拆除及组装过程繁杂且耗时进而影响整体作业效率;因此,现有技术的卷布机,其整体构造存在有如前述的问题及缺点,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其通过可针对不同布料进行传输速度、压力及辗布轴间隙进行调整达到具有较佳的传输品质外,更具有结构简化且易变更设置方式的目的。
[0005]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其设置于一卷布机的架体上,其包括:
[0006]
一主辗布轴,其为一杆体;
[0007]
一副辗布轴,其为一杆体且平行于所述主辗布轴设置;
[0008]
一驱动机箱,其与所述主辗布轴的一端及所述副辗布轴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驱动机箱包括:
[0009]
一驱动机箱壳,其形成有一内部空间,且所述驱动机箱壳的一侧面贯穿有一第一侧槽道、一第二侧槽道、多个第一定位孔及多个第二定位孔;
[0010]
一第一定位组件,其包括:一第一主滑座、一第一副滑座、一第一主滑块及一第一副滑块,所述第一主滑座贯穿有一第一主镂空孔、一驱动孔及多个第一主定位孔,所述第一副滑座的一侧面凸设有一第一调整座,所述第一调整座上贯穿有一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副滑座贯穿有一第一副镂空孔及多个第一副定位孔,所述第一主滑块枢套于所述主辗布轴的
一端,所述第一主滑块贯穿所述第一主镂空孔且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一侧槽道,所述第一副滑块枢套于所述副辗布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副滑块贯穿所述第一副镂空孔且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二侧槽道,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孔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主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副定位孔;
[0011]
一驱动装置,其穿设固定于所述驱动孔且具有一转轴;
[0012]
一传动齿轮组,其位于所述驱动机箱壳内且包括一驱动齿轮、一主齿轮及一副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套设固定于所述转轴且包括一主驱齿轮及一副驱齿轮,所述主齿轮套设固定于所述主辗布轴的一端且啮合于所述主驱齿轮,所述副齿轮套设固定于所述副辗布轴的一端且包括一主从动齿轮及一副从动齿轮,所述主从动齿轮可选择性地啮合于所述主齿轮或与所述主齿轮分离,当所述主从动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分离时,所述副从动齿轮通过一链条连接所述副驱齿轮;
[0013]
一第一调整机构,其可抵顶所述第一副滑块使所述第一副滑块定位于所述第一副滑座上;
[0014]
一侧机箱,其与所述主辗布轴的另一端及所述副辗布轴的另一端相互连接。
[0015]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其中所述侧机箱包括一侧机壳、一第二定位组件及一第二调整机构,所述侧机壳围绕形成有一内部空间,且所述侧机壳的一侧面贯穿有一第三侧槽道、一第四侧槽道、多个第三定位孔及多个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一第二主滑座、一第二副滑座、一第二主滑块及一第二副滑块,所述第二主滑座贯穿有一第二主镂空孔及多个第二主定位孔,所述第二副滑座的一侧面凸设有一第二调整座,所述第二调整座上贯穿有一第二穿孔,所述第二副滑座贯穿有一第二副镂空孔及多个第二副定位孔,所述第二主滑块枢套于所述主辗布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主滑块贯穿所述第二主镂空孔且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三侧槽道,所述第二副滑块枢套于所述副辗布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副滑块贯穿所述第二副镂空孔且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四侧槽道,所述多个第三定位孔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二主定位孔,所述多个第四定位孔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二副定位孔;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可抵顶所述第二副滑块使所述第二副滑块定位于所述第二副滑座上。
[0016]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一第一调整手轮、一第一抵顶块及一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调整手轮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一调整手轮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驱动机箱壳的一侧壁及所述第一调整座上的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抵顶块贯穿有一具内螺纹的第一螺孔,且所述第一抵顶块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侧槽道,所述第一螺杆以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抵顶块的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抵顶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调整座。
[0017]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一第二调整手轮、一第二抵顶块及一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调整手轮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二调整手轮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所述侧机壳的一侧壁及所述第二调整座上的所述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抵顶块贯穿有一具内螺纹的第二螺孔,且所述第二抵顶块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四侧槽道,所述第二螺杆以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抵顶块的所述第二螺孔,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靠于所
述第二抵顶块,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调整座。
[0018]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马达。
[0019]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2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驱动装置直接与传动齿轮组连接,达到可输出动力带动主辗布轴与副辗布轴呈反向枢转,并且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调整主辗布轴及副辗布轴的间距以配合不同厚度的布料,再经由调整第一调整机构及第二调整机构设定主辗布轴及副辗布轴之间的夹持力以配合不同布料所需的传输张力,除了达到整体结构简化及具有提升传输效率的优点外,更具有可依据剖布状态或不剖布状态的实施方式简易变更整体设置位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设置于架体上在不剖布状态时的俯视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局部俯视剖面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局部俯视剖面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的驱动机箱立体外观图;
[0025]
图5是本发明的驱动机箱部分组件分解图;
[0026]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驱动机箱侧视图;
[0027]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驱动机箱侧视图;
[0028]
图8是本发明的侧机箱外侧立体外观图;
[0029]
图9是本发明的侧机箱内侧立体外观图;
[0030]
图10是本发明的侧机箱侧视图;
[0031]
图11是本发明设置于架体上在剖布状态时的俯视图。
[0032]
附图标记与说明:
[0033]
10、主辗布轴;
ꢀꢀꢀꢀꢀꢀꢀꢀꢀꢀꢀꢀꢀꢀ
20、副辗布轴;
[0034]
30、驱动机箱;
ꢀꢀꢀꢀꢀꢀꢀꢀꢀꢀꢀꢀꢀꢀ
31、驱动机箱壳;
[0035]
311、第一侧槽道;
ꢀꢀꢀꢀꢀꢀꢀꢀꢀꢀꢀ
312、第二侧槽道;
[0036]
313、第一定位孔;
ꢀꢀꢀꢀꢀꢀꢀꢀꢀꢀꢀ
314、第二定位孔;
[0037]
32、第一定位组件;
ꢀꢀꢀꢀꢀꢀꢀꢀꢀꢀ
321、第一主滑座;
[0038]
3211、第一主镂空孔;
ꢀꢀꢀꢀꢀꢀꢀꢀ
3212、驱动孔;
[0039]
3213、第一主定位孔;
ꢀꢀꢀꢀꢀꢀꢀꢀ
322、第一副滑座;
[0040]
3221、第一调整座;
ꢀꢀꢀꢀꢀꢀꢀꢀꢀꢀ
3222、第一穿孔;
[0041]
3223、第一副镂空孔;
ꢀꢀꢀꢀꢀꢀꢀꢀ
3224、第一副定位孔;
[0042]
323、第一主滑块;
ꢀꢀꢀꢀꢀꢀꢀꢀꢀꢀꢀ
324、第一副滑块;
[0043]
33、驱动装置;
ꢀꢀꢀꢀꢀꢀꢀꢀꢀꢀꢀꢀꢀꢀ
331、转轴;
[0044]
34、传动齿轮组;
ꢀꢀꢀꢀꢀꢀꢀꢀꢀꢀꢀꢀ
341、驱动齿轮;
[0045]
411、主驱齿轮;
ꢀꢀꢀꢀꢀꢀꢀꢀꢀꢀꢀꢀꢀ
3412、副驱齿轮;
[0046]
342、主齿轮;
ꢀꢀꢀꢀꢀꢀꢀꢀꢀꢀꢀꢀꢀꢀꢀ
343、副齿轮;
[0047]
3431、主从动齿轮;
ꢀꢀꢀꢀꢀꢀꢀꢀꢀꢀ
3432、副从动齿轮;
[0048]
35、第一调整机构;
ꢀꢀꢀꢀꢀꢀꢀꢀꢀꢀ
351、第一调整手轮;
[0049]
3511、第一握持部;
ꢀꢀꢀꢀꢀꢀꢀꢀꢀꢀ
3512、第一螺杆;
[0050]
352、第一抵顶块;
ꢀꢀꢀꢀꢀꢀꢀꢀꢀꢀꢀ
3521、第一螺孔;
[0051]
353、第一弹性件;
ꢀꢀꢀꢀꢀꢀꢀꢀꢀꢀꢀ
40、侧机箱;
[0052]
41、侧机壳;
ꢀꢀꢀꢀꢀꢀꢀꢀꢀꢀꢀꢀꢀꢀꢀꢀ
411、第三侧槽道;
[0053]
412、第四侧槽道;
ꢀꢀꢀꢀꢀꢀꢀꢀꢀꢀꢀ
413、第三定位孔;
[0054]
414、第四定位孔;
ꢀꢀꢀꢀꢀꢀꢀꢀꢀꢀꢀ
42、第二定位组件;
[0055]
421、第二主滑座;
ꢀꢀꢀꢀꢀꢀꢀꢀꢀꢀꢀ
4211、第二主镂空孔;
[0056]
4212、第二主定位孔;
ꢀꢀꢀꢀꢀꢀꢀꢀ
422、第二副滑座;
[0057]
4221、第二调整座;
ꢀꢀꢀꢀꢀꢀꢀꢀꢀꢀ
4222、第二穿孔;
[0058]
4223、第二副镂空孔;
ꢀꢀꢀꢀꢀꢀꢀꢀ
4224、第二副定位孔;
[0059]
423、第二主滑块;
ꢀꢀꢀꢀꢀꢀꢀꢀꢀꢀꢀ
424、第二副滑块;
[0060]
43、第二调整机构;
ꢀꢀꢀꢀꢀꢀꢀꢀꢀꢀ
431、第二调整手轮;
[0061]
4311、第二握持部;
ꢀꢀꢀꢀꢀꢀꢀꢀꢀꢀ
4312、第二螺杆;
[0062]
432、第二抵顶块;
ꢀꢀꢀꢀꢀꢀꢀꢀꢀꢀꢀ
4321、第二螺孔;
[0063]
433、第二弹性件;
ꢀꢀꢀꢀꢀꢀꢀꢀꢀꢀꢀ
50、架体;
[0064]
6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以下配合附图以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66]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卷布机的开合卷收装置,其包括一主辗布轴10、一副辗布轴20、一驱动机箱30及一侧机箱40,其中该驱动机箱30及侧机箱40分别设置在一卷布机的架体50上相对的两侧。
[0067]
主辗布轴10为一杆体,副辗布轴20为一杆体,且主辗布轴10与副辗布轴20为相对平行设置,主辗布轴10的一端及副辗布轴20的一端枢设于驱动机箱30,主辗布轴10的另一端及副辗布轴20的另一端枢设于侧机箱40。
[0068]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驱动机箱30包括一驱动机箱壳31、一第一定位组件32、一驱动装置33、一传动齿轮组34及一第一调整机构35。
[0069]
驱动机箱壳31为一矩形壳体且围绕形成有一内部空间,驱动机箱壳31的一侧面贯穿有一第一侧槽道311、一第二侧槽道312、多个第一定位孔313及多个第二定位孔314,另一侧面镂空形成一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槽道311及第二侧槽道312皆为矩形长孔且间隔设置,第一侧槽道311及第二侧槽道312的上方分别贯穿有三个第一定位孔313,第一侧槽道311及第二侧槽道312的下方分别贯穿有三个第二定位孔314,各个该第一定位孔313及各个该第二定位孔314皆形成有内螺纹,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定位孔313及第二定位孔314的数量及设置方式可依使用者需求做改变。
[0070]
第一定位组件32包含一第一主滑座321、一第一副滑座322、一第一主滑块323及一第一副滑块324,第一主滑座321为一片体且贯穿有一第一主镂空孔3211、一驱动孔3212及多个第一主定位孔32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镂空孔3211及驱动孔3212为横向并列设置且为矩形孔,多个第一主定位孔3213为两个且为长孔,各个第一主定位孔3213分别位于驱
动孔3212的上方及位于第一主镂空孔3211的下方,位于驱动孔3212上方的第一主定位孔3213可对应于第一侧槽道311上方的任一个第一定位孔313,并通过锁固件(附图中未示出)贯穿第一主定位孔3213且锁固于第一定位孔313而推抵第一主滑座321,位于第一主镂空孔3211下方的第一主定位孔3213可对应于第一侧槽道311下方的任一个第二定位孔314,并通过锁固件(附图中未示出)贯穿第一主定位孔3213且锁固于第二定位孔314,前述的固定方式可使得第一主滑座321的定位位置可被调整,但不以此为限,固定方式可依使用者需求做改变。
[0071]
第一副滑座322为一片体且贯穿有一第一副镂空孔3223及多个第一副定位孔3224,第一副滑座322朝向驱动机箱壳31内部空间的一侧面凸设有一第一调整座3221,第一调整座3221上贯穿有一第一穿孔3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副镂空孔3223为矩形孔,多个第一副定位孔3224为两个且为长孔,各个第一副定位孔3224分别位于第一副镂空孔3223斜向对角位置的上方及下方,位于第一副镂空孔3223上方的第一副定位孔3224可对应于第二侧槽道312上方的任一个第一定位孔313,并通过锁固件(附图中未示出)贯穿第一副定位孔3224且锁固于第一定位孔313,位于第一副镂空孔3223下方的第一副定位孔3224可对应于第二侧槽道312下方的任一个第二定位孔314,并通过锁固件(附图中未示出)贯穿第一副定位孔3224且锁固于第二定位孔314,前述的固定方式可使得第一副滑座322达到定位调整的效果,但不以此为限,固定方式可依使用者需求做改变。
[0072]
第一主滑块323为一矩形块体且形状对应于第一主滑座321的第一主镂空孔3211,第一主滑块323枢套于主辗布轴10的一端且形成有一上沟槽及一下沟槽,上沟槽可滑动地位于驱动机箱壳31的第一侧槽道311的上缘,下沟槽可滑动地位于驱动机箱壳31的第一侧槽道311的下缘,使得第一主滑块323设置于第一侧槽道311中并贴靠第一主滑座321的第一主镂空孔3211内周缘且可与第一主滑座321同步沿第一侧槽道311的两端位移。
[0073]
第一副滑块324为一矩形块体且形状对应于第一副滑座322的第一副镂空孔3223,第一副滑块324枢套于副辗布轴20的一端且形成有一上沟槽及一下沟槽,上沟槽可滑动地位于驱动机箱壳31的第二侧槽道312的上缘,下沟槽可滑动地位于驱动机箱壳31的第二侧槽道312的下缘,第一副滑块324的长度小于第一副滑座322的第一副镂空孔3223的长度,使得第一副滑块324设置于第二侧槽道312中并贴靠第一副滑座322的第一副镂空孔3223内周缘且可沿第一副镂空孔3223的两端位移。
[0074]
驱动装置33为伺服马达,其一端具有一转轴331,驱动装置33穿设固定于第一主滑座321的驱动孔3212,且转轴331伸入驱动机箱壳31的内部空间,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为其他具有枢转效果的驱动装置。
[0075]
请参阅图2、图3及图5所示,传动齿轮组34位于驱动机箱壳31内且包括一驱动齿轮341、一主齿轮342及一副齿轮343,驱动齿轮341套设固定于驱动装置33的转轴331且包括一主驱齿轮3411及一副驱齿轮3412,主驱齿轮3411及副驱齿轮3412具有同一转动中心且并排设置于转轴331上;主齿轮342套设固定于主辗布轴10的一端且啮合于主驱齿轮3411;副齿轮343套设固定于副辗布轴20的一端且包括一主从动齿轮3431及一副从动齿轮3432,主从动齿轮3431及副从动齿轮3432具有同一转动中心且并排设置;本传动齿轮组34具有一第一实施例及一第二实施例,于第一实施例时,主从动齿轮3431可通过调整第一主滑块323及第一副滑块324之间的距离选择性地啮合于主齿轮342,于第二实施例时,当主从动齿轮3431
与主齿轮342呈相互分离状态时,副从动齿轮3432与副驱齿轮3412之间连接设有一链条60,进而通过副驱齿轮3412带动副从动齿轮3432转动。
[0076]
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第一调整机构35包含一第一调整手轮351、一第一抵顶块352及一第一弹性件353,第一调整手轮35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握持部3511,第一调整手轮351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一螺杆3512,第一螺杆3512穿入驱动机箱壳31的一侧壁及第一调整座3221的第一穿孔3222,第一抵顶块352形成有一上沟槽及一下沟槽,上沟槽可滑动地位于驱动机箱壳31的第二侧槽道312的上缘,下沟槽可滑动地位于驱动机箱壳31的第二侧槽道312的下缘,使得第一抵顶块352可沿第二侧槽道312移动,第一抵顶块352具有第一螺孔3521,第一螺杆3512以其螺纹连接于第一抵顶块352的第一螺孔3521并延伸推抵第一副滑块324,第一弹性件353为一弹簧且套设于第一螺杆3512,第一弹性件353的一端抵靠于第一抵顶块352,第一弹性件353的另一端抵靠于第一调整座3221,请参阅图6所示,通过旋转第一调整手轮351可变更第一螺杆3512对第一副滑块324的施力进而改变副辗布轴20与主辗布轴10之间的夹持力。
[0077]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在布料厚度为最大的状态时,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为最大(如图7所示),而当布料的厚度为中等或是薄时,则可将第一主滑块323及第一副滑块324往中心方向滑移,同时第二主滑块423及第二副滑块424往中心方向滑移,使得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之间的距离缩短(如图6所示)达到一适合的间距,再配合调整旋转第一调整手轮351的第一螺杆3512对第一副滑块324的施力产生一较佳拉布力。
[0078]
请参阅图8所示,侧机箱40包含一侧机壳41、一第二定位组件42及一第二调整机构43。
[0079]
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侧机壳41为一矩形壳体且围绕形成有一内部空间,侧机壳41的一侧面贯穿有一第三侧槽道411、一第四侧槽道412、多个第三定位孔413及多个第四定位孔414,另一侧面镂空形成一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槽道411及第四侧槽道412皆为矩形长孔且间隔设置,第三侧槽道411及第四侧槽道412的上方分别贯穿有三个第三定位孔413,第三侧槽道411及第四侧槽道412的下方分别贯穿有三个第四定位孔414,各个该第三定位孔413及各个该第四定位孔414皆形成有内螺纹,但不以此为限,第三定位孔413及第四定位孔414的设置方式可依使用者需求做改变。
[0080]
第二定位组件42包括一第二主滑座421、一第二副滑座422、一第二主滑块423及一第二副滑块424,第二主滑座421为一片体且贯穿有一第二主镂空孔4211及多个第二主定位孔421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镂空孔4211为横向并列设置且为形状配合第二主滑块423的矩形孔,多个第二主定位孔4212为两个且为长孔,各个第二主定位孔4212分别位于第二主镂空孔4211斜向对角位置的上方及下方,位于第二主镂空孔4211上方的第二主定位孔4212可对应于第三侧槽道411上方的任一个第三定位孔413,并通过锁固件(附图中未示出)贯穿第二主定位孔4212且锁固于第三定位孔413,位于第二主镂空孔4211下方的第二主定位孔4212可对应于第三侧槽道411下方的任一个第四定位孔414,并通过锁固件(附图中未示出)贯穿第二主定位孔4212且锁固于第四定位孔414,前述的固定方式可使得第二主滑座421的定位位置可被调整,但不以此为限,固定方式可依使用者需求做改变。
[0081]
第二副滑座422为一片体且贯穿有一第二副镂空孔4223及多个第二副定位孔4224,第二副滑座422朝向侧机壳41内部空间的一侧面凸设有一第二调整座4221,第二调整
座4221上贯穿有一第二穿孔4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副镂空孔4223为矩形孔,多个第二副定位孔4224为两个且为长孔,各个第二副定位孔4224分别位于第二副镂空孔4223斜向对角位置的上方及下方,位于第二副镂空孔4223上方的第二副定位孔4224可对应于第四侧槽道412上方的任一个第三定位孔413,并通过锁固件(附图中未示出)贯穿第二副定位孔4224且锁固于第三定位孔413,位于第二副镂空孔4223下方的第二副定位孔4224可对应于第四侧槽道412下方的任一个第四定位孔414,并通过锁固件(附图中未示出)贯穿第二副定位孔4224且锁固于第四定位孔414,前述的固定方式可使得第二副滑座422达到定位调整的效果,但不以此为限,固定方式可依使用者需求做改变。
[0082]
第二主滑块423为一矩形块体且形状对应于第二主滑座421的第二主镂空孔4211,第二主滑块423枢套于主辗布轴10的另一端且形成有一上沟槽及一下沟槽,上沟槽可滑动地位于侧机壳41的第三侧槽道411的上缘,下沟槽可滑动地位于侧机壳41的第三侧槽道411的下缘,使得第二主滑块423设置于并贴靠第二主滑座421中的第二主镂空孔4211内周缘且可与第二主滑座421同步沿第三侧槽道411的两端位移。
[0083]
第二副滑块424为一矩形块体且形状对应于第二副滑座422的第二副镂空孔4223,第二副滑块424枢套于副辗布轴20的另一端且形成有一上沟槽及一下沟槽,上沟槽可滑动地位于侧机壳41的第四侧槽道412的上缘,下沟槽可滑动地位于侧机壳41的第四侧槽道412的下缘,第二副滑块424的长度小于第二副滑座422的第二副镂空孔4223的长度,使得第二副滑块424设置于第二副滑座422的第二副镂空孔4223中并贴靠第二副滑座422的第二副镂空孔4223内周缘且可沿第二副镂空孔4223的两端位移,通过调整第一主滑块323及第一副滑块324和第二主滑块423及第二副滑块424之间的距离,可改变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之间的距离。
[0084]
第二调整机构43包括一第二调整手轮431、一第二抵顶块432及一第二弹性件433,第二调整手轮431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握持部4311,第二调整手轮431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螺杆4312,第二螺杆4312贯穿侧机壳41的一侧壁及第二调整座4221上的第二穿孔4222,第二抵顶块432形成有一上沟槽及一下沟槽,上沟槽滑动地位于侧机壳41的第四侧槽道412的上缘,下沟槽滑动地位于侧机壳41的第四侧槽道412的下缘,使得第二抵顶块432可沿第四侧槽道412移动,第二抵顶块432贯穿有一具内螺纹的第二螺孔4321,第二螺杆4312以其螺纹连接于第二抵顶块432的第二螺孔4321并延伸推抵第二副滑块424,第二弹性件433为拉伸弹簧且套设于第二螺杆4312,第二弹性件433的一端抵靠于第二抵顶块432,第二弹性件433的另一端抵靠于第二调整座4221,通过旋转第二调整手轮431可变更第二螺杆4312对第二抵顶块432的施力进而改变主辗布轴10与副辗布轴20之间的夹持力。
[0085]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可运用实施为一卷布机的架体50上,在不剖布状态时,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平行于卷布机下方的卷布轮(附图中未示出)设置,使用者首先可将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调整为最大间隙供布料通过,再依据需求通过改变锁固件锁固于各个该定位孔的位置使得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之间的间距可调至适当,并且再依据布料性质进一步设定驱动装置33旋转的速度及通过旋转第一调整手轮351的第一握持部3511及第二调整手轮431的第二握持部4311调整副辗布轴20朝向主辗布轴10方向的施力,使得所形成的夹持力可产生较佳的拉布力。
[0086]
请参阅图11所示,当欲变更为剖布状态时,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需垂直于卷
布机下方的卷布轮(附图中未示出)设置,而在变更设置的过程中,使用者仅需将驱动机箱壳31及侧机壳41水平旋转90度设置于卷布机的架体50上即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卷布机于改变卷布状态时,需通过将相关动力传递组件及齿轮先分离再组装,具有更省时省力及简化机构的效果;此外,现有技术设置于副辗布轴20上的齿轮皆需额外通过链条驱动使能同步转动,而本发明的副辗布轴20因为设置有主从动齿轮3431与副从动齿轮3432,因此当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调整为最小间隙时,驱动齿轮341的主驱齿轮3411啮合于主齿轮342,且主齿轮342啮合于主从动齿轮3431,可直接通过啮合方式驱动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而不需额外再连接链条驱动,进一步达到简化结构的效果。
[0087]
前述过程中,使用伺服马达可简易的调整主辗布轴10及副辗布轴20的转速,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变更变速箱齿比更可达到省时便利的效果。
[0088]
前述过程中,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可提供副辗布轴20较为线性的压力调整过程,提供一更细腻的压力调节。
[008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动或修饰作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