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转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2949发布日期:2020-03-27 19:5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蚕茧转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蚕茧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茧转料设备。



背景技术:

蚕茧从方格簇中取下后,需要经过真空渗透及高温蒸煮的工序,方能利用抽丝设备实施对蒸煮后蚕茧的抽丝操作,上述经过真空渗透设备对蚕茧作真空渗透后,经过真空渗透的蚕茧从设备的下端筒口倒出,并且导送至存茧槽内,存茧槽内同时存在有真空渗透水及蚕茧,为实施对蚕茧的蒸煮,需要将存茧槽内的蚕茧导送至高温蒸煮槽内,为实现对蚕茧的自动化蒸煮,蚕茧通过输送链上设置有网箱进行导送,网箱沿着输送链间隔设置多个,进而能够实现对蚕茧的连续化蒸煮作业,以提高对蚕茧的生产效率,上述的网箱的空间恒定,因此需要要求蚕茧以较为恒定的量放入网箱,投入网箱内的蚕茧量较为恒定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对蚕茧的高温蒸煮效果,受限于蚕茧本身的特征,蚕茧相互之间会存在相互附着在一起的情况,因此为使得蚕茧以较为恒定的量投入网箱,一般通过人工方式操作,工作人员利用舀瓢将较为恒定的蚕茧投入至网箱内,上述方式虽能实现对蚕茧的较为恒定的投送,然而,人工操作的方式始终存在蚕茧量不够恒定,时多时少的问题,而且在实际上生产时,也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茧转料设备,将蚕茧以较为恒定的量导送至网箱内,以确保蚕茧后续的生产品质,以解决人工操作的方式产生的弊端。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蚕茧转料设备,包括存茧槽,所述存茧槽的槽口上方设置有吊挂装置,所述吊挂装置上设置有取料笼,吊挂装置驱动取料笼移动,并且将取料笼内的蚕茧倾倒至蒸煮网箱内。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存茧槽的槽腔内设置有迂回通道,所述迂回通道的出口设置有取料通道,所述取料通道设置在取料笼通过的路径的下方位置。

所述存茧槽的迂回通道内设置有第一气体管路,所述第一气体管路的出气口方向与迂回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气体管路的一端与高压气源连通。

所述取料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气体管路,所述第二气体管路的出气口方向与取料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气体管路的一端与高压气源连通,所述第二气体管路出气口指向还与取料笼的移动方向相反。

所述取料笼整体呈箱状且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取料笼的上端位置,所述取料笼的进料口位置设置有挤料盖板,所述吊挂装置驱动取料笼位于取料通道内取料时,所述挤料盖板处在打开状态且进料口指向水平。

所述取料笼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置设置有出料门,所述吊挂装置驱动取料笼转运至蒸煮网箱上时,所述出料门朝下且将取料笼内的蚕茧倾倒至蒸煮网箱内。

所述吊挂装置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吊挂机构驱动取料笼位于取料通道一端上方位置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取料笼下降至存茧槽的液面下方位置,所述吊挂机构驱动取料笼远离取料通道一端上方位置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取料笼上升。

所述挤料盖板的周边设置有隔料刷条,所述隔料刷条与取料笼的进料口边缘抵靠。

所述取料通道的出口位置设置有蚕茧赶料机构,所述蚕茧赶料机构用于将取料笼的进料口边缘处蚕茧赶至取料通道内。

所述蒸煮网箱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开门机构,所述开门机构用于将出料门打开,并且将取料笼内的蚕茧倾倒至蒸煮网箱内。

所述吊挂装置包括吊挂输送链,所述吊挂输送链上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吊挂杆,所述取料笼的一侧壁与吊挂杆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吊挂杆上的升降杆,所述吊挂杆与升降杆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所述升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吊挂杆及升降杆连接,所述取料通道的上方设置有导向升降轨道,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升降滚轮,所述升降滚轮的轮芯水平且与导向升降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升降滚轮的轮面与导向升降轨道的下轨面抵靠,所述导向升降轨道与取料通道长度方向平行且位于进料端位置向上圆弧延伸,所述导向升降轨道的水平延伸端延伸至接近取料通道的出口位置,所述取料笼的一侧壁与升降杆连接。

所述取料笼的一侧壁通过铰接轴与升降杆连接,所述取料笼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导向升降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取料笼的铰接轴上设置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取料笼的一侧壁及升降杆的安装支架抵靠,所述取料笼的两侧臂设置有翻转滚轮,所述翻转滚轮的轮芯水平且与导向升降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取料通道的两侧还设置有翻转轨道,所述翻转轨道与导向升降轨道平行,所述翻转轨道位于取料通道的进料口侧弯曲向下延伸,所述翻转滚轮的轮面与翻转轨道上轨面抵靠。

所述挤料盖板的一侧与取料笼的进料口边缘铰接,所述挤料盖板的铰接轴水平且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挤料盖板及取料笼的外壁抵靠,所述挤料盖板上延伸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式设置有翻盖滚轮,所述翻盖滚轮的轮芯水平且与取料通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取料通道内还设置有翻盖轨道,所述翻盖滚轮的轮缘与翻盖轨道抵靠且将挤料盖板打开。

所述蚕茧赶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取料通道出口位置的赶料辊,所述赶料辊长度方向水平且与取料通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赶料辊的辊身上设置有刷毛,所述赶料辊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脱料杆,所述刷毛与脱料杆抵靠。

所述取料笼的出料门为对开门机构,所述出料门的两侧通过铰接轴与取料笼的两侧臂铰接,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出料门与取料笼的出料口处在常闭状态,所述开门机构包括设置在单扇出料门一端的开关滚轮,所述开关滚轮的轮芯水平且与蒸煮网箱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蒸煮网箱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开门架,所述开门架整体呈下端尺寸小、上端尺寸大的菱形机构,所述开门架的两侧分别与开关滚轮的轮缘抵靠,所述开门架的上端与开门气缸连接,所述开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布置。

所述开门架的上端竖直平行延伸,所述开门架的上端竖直延伸端两侧设置成波浪面,所述波浪面与开关滚轮的轮缘抵靠。

一种蚕茧取料方法,所述蚕茧取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真空渗透设备将蚕茧真空渗透处理后,并且导送至存茧槽内;

第二步、启动高压气源,向第一气体管路导入高压气体,并且使得蚕茧吹至迂回通道内,并且从迂回通道吹至取料通道内;

第三步、启动吊挂装置,将空载的取料笼转运至存茧槽的取料通道的一端进料口位置处,并且启动升降机构,使得取料笼下降至取料通道的液面下方位置;

第四步、启动吊挂装置,使得取料笼的挤料盖板绕铰接轴打开,并且使得取料笼的进料口水平且与取料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第五步、启动高压气源,向第二气体管路导入高压气体,使得蚕茧吹至取料笼内;

第六步、继续启动吊挂装置,使得取料笼的挤料盖板绕铰接轴复位,启动蚕茧赶料机构,将取料笼的进料口位置处的蚕茧赶至取料通道内;

第七步、继续启动吊挂装置,使得取料笼上升并且远离取料通道,所述取料笼转运至蒸煮网箱上方位置,开门机构启动,并且将取料笼的出料门绕铰接轴打开,并且将取料笼内的蚕茧倾倒至蒸煮网箱内;

第八步、重复步骤第二步至第七步,直至将蒸煮网箱循环装满适量的蚕茧。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通过真空渗透处理的蚕茧导出至存茧槽内,渗透处理的蚕茧漂浮在存茧槽的液面眠上,启动吊挂装置,使得取料笼导送至存茧槽内,以实施对蚕茧的打捞,并且导送至蒸煮网箱内,进而实现对蚕茧的定量取料,利用蒸煮网箱将蚕茧导送至蒸煮水槽内,以实现对蚕茧的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蚕茧转运装置的俯视图;

图2和图3是蚕茧转运装置的两种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蚕茧转运装置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存茧槽的主视图;

图6存茧槽从取料通道位置剖开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取料笼的主视图;

图8是取料笼的剖面视图;

图9是取料笼的左视图;

图10是取料笼的剖面视图;

图11是开门机构实施对出料门打开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蚕茧转料设备作详尽的说明:

一种蚕茧转料设备,包括存茧槽10,所述存茧槽10的槽口上方设置有吊挂装置20,所述吊挂装置20上设置有取料笼30,吊挂装置20驱动取料笼30移动,并且将取料笼30内的蚕茧倾倒至蒸煮网箱40内;

结合图1至图3所示,通过真空渗透处理的蚕茧导出至存茧槽10内,渗透处理的蚕茧漂浮在存茧槽10的液面上,启动吊挂装置20,使得取料笼30导送至存茧槽10内,以实施对蚕茧的打捞,并且导送至蒸煮网箱40内,进而实现对蚕茧的定量取料,利用蒸煮网箱40将蚕茧导送至蒸煮水槽内,以实现对蚕茧的后续处理。

为使得蚕茧能够均衡的分布在存茧槽10内,使得蚕茧能够有充足的分布在取料笼30的移动路径上,以确保实现取料笼30的均衡取料操作,所述存茧槽10的槽腔内设置有迂回通道11,所述迂回通道11的出口设置有取料通道12,所述取料通道12设置在取料笼30通过的路径的下方位置;

经过渗透处理的蚕茧导送至存茧槽10内,并且使得蚕茧沿着迂回通道11导送至取料通道12内,取料笼30沿着取料通道12内移动,进而确保取料笼30能够有充分的取料空间,进而可有效实施对蚕茧的有效取料操作,确保蚕茧能够装满取料笼30内装满。

为确保蚕茧能够充足的分布在迂回通道11内,并且从迂回通道11导送取料通道12内,所述存茧槽10的迂回通道11内设置有第一气体管路13,所述第一气体管路13的出气口方向与迂回通道11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气体管路13的一端与高压气源连通;

上述的第一气体管路13呈“s”形,并且第一气体管路13的高端高于存茧槽10的槽口,高压气源导送至第一气体管路13内,从而向迂回通道11内导送高压气体,使得水流沿着迂回通道11流动,迂回通道11及取料通道12呈现循环流动的水流,进而确保蚕茧能够有效且充足的被取料笼30俘获,进而使得蚕茧从迂回通道11出口导出至取料通道12内,进而实现蚕茧的导送操作;

更为优选地,为确保蚕茧能够填满取料笼30内,以确保取料笼30每次取料两较为恒定,所述取料通道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气体管路14,所述第二气体管路14的出气口方向与取料通道12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气体管路14的一端与高压气源连通,所述第二气体管路14出气口指向还与取料笼30的移动方向相反;

上述的第一气体管路13将水流及蚕茧推出至出口位置,利用第二气体管路14导出高压气体,使得取料通道12产生流动的水流,从而能够确保蚕茧能够填满取料笼30内,以确保取料笼30每次能够承装较为充足的蚕茧,进而实现对蚕茧的取料操作;

上述的第二气体管路14呈“s”形,并且第二气体管路14的高度高于存茧槽10的槽口,从而使得取料通道12呈现循环的流水通道,使得蚕茧灌满取料笼30。

更为具体地,结合图8和图10所示,所述取料笼30整体呈箱状且一端设置有进料口31,所述进料口31设置在取料笼30的上端位置,所述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位置设置有挤料盖板32,所述吊挂装置20驱动取料笼30位于取料通道12内取料时,所述挤料盖板32处在打开状态且进料口31指向水平;

当取料笼30导送至存茧槽10内时,所述挤料盖板32处在打开状态,并且捏在吊挂装置20的驱动力下,从而使得取料笼30沿着取料通道12移动,并且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指向水平,随着取料笼30移动的过程中,并且在第二气体管路14的高压气源作用下,将蚕茧导送至取料笼30内,使得蚕茧能够装满取料笼30,从而使得蚕茧每次以较为恒定的量装满,当取料笼30离开存茧槽10后,在挤料盖板32的作用下,将装满蚕茧的取料笼30导送至蒸煮网箱40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取料笼3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33,所述出料口位置设置有出料门34,所述吊挂装置20驱动取料笼30转运至蒸煮网箱40上时,所述出料门34朝下且将取料笼30内的蚕茧倾倒至蒸煮网箱40内;

当吊挂装置20将装满蚕茧的取料笼30导送至蒸煮网箱40上方位置时,上述的出料门34打开,使得取料笼30内的蚕茧倾倒至蒸煮网箱40内,进而实现对蚕茧的供料操作。

更进一步地,所述吊挂装置20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吊挂机构驱动取料笼30位于取料通道12一端上方位置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取料笼30下降至存茧槽10的液面下方位置,所述吊挂机构驱动取料笼30远离取料通道12一端上方位置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取料笼30上升;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利用吊挂装置20将取料笼30转运至存茧槽10的取料通道12上方位置后,升降机构使得取料笼30下降至取料通道12的液面下方位置,在吊挂装置20的驱动力下,使得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打开并且水平装填沿着取料通道12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将取料孔30内装满蚕茧,当蚕茧装满取料笼30后,取料笼30在升降机构作用下从取料通道12提升起来并且脱离,进而完成对取料笼30的取料操作。

由于蚕茧本身的丝状黏连物使得蚕茧在取料通道12内极其容易聚团,进而很难使得蚕茧与取料笼30完全分离,所述挤料盖板32的周边设置有隔料刷条321,所述隔料刷条321与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边缘抵靠;

当蚕茧装满取料笼30后,在挤料盖板32的复位力下,使得隔料刷条321与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边缘抵靠,在隔料刷条321的刷毛作用下,利用刷毛的刷力,将装入取料笼30内的蚕茧及边缘的蚕茧分开,从而使得外部的蚕茧与取料笼30分离,以完成对取料笼30的封盖,使得取料笼30以较为均衡的装茧量导送至蒸煮网箱40的上方位置。

更为具体地,所述取料通道12的出口位置设置有蚕茧赶料机构,所述蚕茧赶料机构用于将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边缘处蚕茧赶至取料通道12内;

当取料笼30位于取料通道12的出口上方位置时,挤料盖板32复位后,蚕茧装满取料笼30后,在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边缘处会粘附较多的蚕茧,为确保取料笼30边缘的蚕茧能够全部脱离下来,上述的蚕茧赶料机构能够有效将蚕茧导出至取料通道12内,以完成对蚕茧的卸料操作。

为确保取料笼30内的蚕茧能够顺利的导送至蒸煮网箱40内,所述蒸煮网箱40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开门机构,所述开门机构用于将出料门34打开,并且将取料笼30内的蚕茧倾倒至蒸煮网箱40内;

在吊挂装置20的作用下,使得取料孔30导送至蒸煮网箱40的开口上方位置后,开门机构使得出料门34打开,从而使得蚕茧导出至蒸煮网箱40内,从而完成对蚕茧的定量取料及转料操作。

更为具体地,为实现对取料笼30的转运操作,所述吊挂装置20包括吊挂输送链21,所述吊挂输送链21上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吊挂杆22,所述取料笼30的一侧壁与吊挂杆22连接;

上述的吊挂输送链21为循环输送带结构,上述的存茧槽10及蒸煮网箱40设置在吊挂输送链21的平行段两侧位置,进而方便实现对蚕茧的取料及放料操作;

更为具体地,为确保取料笼30能够顺利落入取料通道12的液面下方位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吊挂杆22上的升降杆23,所述吊挂杆22与升降杆23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24,所述升降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吊挂杆22及升降杆23连接,所述取料通道12的上方设置有导向升降轨道25,所述升降杆23上设置有升降滚轮231,所述升降滚轮231的轮芯水平且与导向升降轨道25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升降滚轮231的轮面与导向升降轨道25的下轨面抵靠,所述导向升降轨道25与取料通道12长度方向平行且位于进料端位置向上圆弧延伸,所述导向升降轨道25的水平延伸端延伸至接近取料通道12的出口位置,所述取料笼30的一侧壁与升降杆23连接;

吊挂输送链21的输送力下,使得升降滚轮231从导向升降轨道25的圆弧延伸端导送,并使得吊挂杆22向下滑动,拉伸升降弹簧24,使得取料笼30下降至取料通道12的液面下方位置,以实现对取料通道12内的蚕茧的打捞操作,当取料笼30内蚕茧装满后,在升降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取料笼30上升,并且与取料通道12分离。

更为具体地,所述取料笼30的一侧壁通过铰接轴与升降杆23连接,所述取料笼30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导向升降轨道25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取料笼30的铰接轴上设置有复位扭簧301,所述复位扭簧301的两端分别与取料笼30的一侧壁及升降杆23的安装支架抵靠,所述取料笼30的两侧臂设置有翻转滚轮35,所述翻转滚轮35的轮芯水平且与导向升降轨道25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取料通道12的两侧还设置有翻转轨道36,所述翻转轨道36与导向升降轨道25平行,所述翻转轨道36位于取料通道12的进料口侧弯曲向下延伸,所述翻转滚轮35的轮面与翻转轨道36上轨面抵靠;

上述的吊挂输送链21下降至取料通道12的液面下方位置后,随着取料笼30的移动,使得翻转滚轮35与翻转轨道36的向下延伸端抵靠,利用翻转轨道36的调整,进而实现对取料孔30绕铰接轴转动,压缩复位扭簧301,使得进料口31的指向水平,在吊挂输送链21的输送力下,进而将蚕茧灌满取料孔30内;

上述的取料通道12的宽度与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宽度吻合,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对蚕茧的打捞操作。

所述挤料盖板32的一侧与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边缘铰接,所述挤料盖板32的铰接轴水平且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323,所述扭簧323的两端分别与挤料盖板32及取料笼30的外壁抵靠,所述挤料盖板32上延伸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式设置有翻盖滚轮322,所述翻盖滚轮322的轮芯水平且与取料通道12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取料通道12内还设置有翻盖轨道37,所述翻盖滚轮322的轮缘与翻盖轨道37抵靠且将挤料盖板32打开;

为实现对挤料盖板32的打开,当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指向水平口,随着吊挂输送链21的输送力下,使得翻盖滚轮322的轮缘与翻盖轨道37抵靠,进而调整至将挤料盖板32绕铰接轴打开,从而将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打开,以实现对蚕茧的打捞,使得蚕茧装满取料孔30。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实现对取料笼30的挤料盖板32盖设还厚表面粘附的蚕茧清除下来,所述蚕茧赶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取料通道12出口位置的赶料辊15,所述赶料辊15长度方向水平且与取料通道12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赶料辊15的辊身上设置有刷毛,所述赶料辊15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脱料杆16,所述刷毛与脱料杆16抵靠;

上述的赶料辊15转动,从而能够将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表面的蚕茧全部赶落下来,赶料下来的蚕茧粘度在刷毛上,利用脱料杆16从而实现对蚕茧的分离。

上述的翻盖轨道37设置的较短,以使得挤料盖板32在先复位,并且实现对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的封盖,而后在赶料辊15的作用下,实施对蚕茧的赶落,而后翻转滚轮35的轮面与翻转轨道36脱离,在复位扭簧301的作用下,使得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竖直,并且升降滚轮231的轮面与导向升降轨道25的下轨面分离,取料笼30上升,从而实现对整个取料笼30的抬升并且转运至蒸煮网箱40内,以实现对装满蚕茧的取料笼30的转运。

更为具体地,为确保将取料笼30内的蚕茧全部导送至蒸煮网箱40内,所述取料笼30的出料门34为对开门机构,所述出料门34的两侧通过铰接轴与取料笼30的两侧臂铰接,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出料门34与取料笼30的出料口33处在常闭状态,所述开门机构包括设置在单扇出料门34一端的开关滚轮341,所述开关滚轮341的轮芯水平且与蒸煮网箱40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蒸煮网箱40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开门架51,所述开门架51整体呈下端尺寸小、上端尺寸大的菱形机构,所述开门架51的两侧分别与开关滚轮341的轮缘抵靠,所述开门架51的上端与开门气缸52连接,所述开门气缸52的活塞杆竖直布置;

上述的开关滚轮341转动式社设置在进料口31一侧位置,开门气缸52启动,从而使得开门架51的下端与开关滚轮341的轮缘抵靠,并且使得开关滚轮341远离,进而使得出料门34绕铰接轴转动并且打开,从而实现对蚕茧的倾倒操作。

所述开门架51的上端竖直平行延伸,所述开门架51的上端竖直延伸端两侧设置成波浪面511,所述波浪面511与开关滚轮341的轮缘抵靠;

上述的开门架51的延伸端两侧设置成波浪面511,当开门气缸52启动后,波浪面511实施对开关滚轮341的轮缘抵靠过程中,使得取料笼30的出料门34呈现抖动状,进而能够有效将取料孔30内的蚕茧全部倾倒至蒸煮网箱40内,以完成对蒸煮网箱40的定量供料操作。

一种蚕茧取料方法,所述蚕茧取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真空渗透设备将蚕茧真空渗透处理后,并且导送至存茧槽10内;

第二步、启动高压气源,向第一气体管路13导入高压气体,并且使得蚕茧吹至迂回通道11内,并且从迂回通道11吹至取料通道12内;

第三步、启动吊挂装置20,将空载的取料笼30转运至存茧槽10的取料通道12的一端进料口位置处,并且启动升降机构,使得取料笼30下降至取料通道12的液面下方位置;

第四步、启动吊挂装置20,使得取料笼30的挤料盖板32绕铰接轴打开,并且使得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水平且与取料通道12的长度方向平行;

第五步、启动高压气源,向第二气体管路14导入高压气体,使得蚕茧吹至取料笼30内;

第六步、继续启动吊挂装置20,使得取料笼30的挤料盖板32绕铰接轴复位,启动蚕茧赶料机构,将取料笼30的进料口31位置处的蚕茧赶至取料通道12内;

第七步、继续启动吊挂装置20,使得取料笼30上升并且远离取料通道12,所述取料笼30转运至蒸煮网箱40上方位置,开门机构启动,并且将取料笼30的出料门34绕铰接轴打开,并且将取料笼30内的蚕茧倾倒至蒸煮网箱40内;

第八步、重复步骤第二步至第七步,直至将蒸煮网箱40循环装满适量的蚕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