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管件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1662发布日期:2020-05-06 20:5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管件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管件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中普遍使用有钢管,跟随工程进度的变化,一些管件需要在车间中或者工地上进行转运,由于这种管件大多为圆柱形,容易滚动,常用的管件运输装置难以进行较好的固定,影响运输过程的顺利进行。

由于施工现场路况较差,在运送过程会产生颠簸,在颠簸的过程会出现车中的钢管会发生滚动,甚至掉落砸伤运送人员。现有的管件运输装置对管件固定不够稳定,将管件堆叠在一起,由于运输颠簸,使得管件之间相互摩擦,造成管件损害。现有的管件运输装置,设有与管体配合的弧形槽固定管件进行管件运输,运输的管件尺寸单一,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管件运输装置,排列安装的管体固定机构完成对管体的固定,实现管体的分层堆积,另外设有压紧管体固定机构压杆,解决了管件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晃动或滑落的问题,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建筑管件运输装置,包括底座、管体固定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若干组定位柱,同时底座的两侧对称开有开口槽,开口槽内安装有杆体,底座底面的转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管体固定机构包括两限位座、松紧带,两限位座分别安装在松紧带的两端,通过限位座上安装的压板对松紧带的端部进行固定,所述限位座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定位凸起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凸起或定位柱配合安装;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柱和以及垂直安装在转动柱上的立柱,所述转动柱套接在杆体的外侧;所述立柱上套接有压杆,压杆两端开有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杆体定位孔,同时立柱上安装有用于压杆限位的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相对两侧面均设有牵引架,所述底座的承载面上设有置物槽。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管体固定机构堆叠安装,相邻两管体固定机构通过定位孔与定位凸起配合进行限位安装,所述管体固定机构的长度与底座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与松紧带或底座之间安装有管体。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绕杆体转动,转动机构转动的角度不小于90°。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套接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滑动柱、推杆,所述滑动柱上设有与立柱配合的通孔,同时滑动柱的一侧面上垂直设有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管件运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排列安装的管体固定机构完成对管体的固定,实现管体的分层堆积,另外设有压紧管体固定机构压杆,解决了管件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晃动或滑落的问题,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2、本发明设有的固定机构通过松紧带对排列的管体进行束紧,能够适合不同直径的管体使用,方便实用。

3、本发明设有的转动机构上套接有可沿立柱滑动的压杆,对装有不同高度的管件进行固定。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管体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推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101-牵引架,102-定位柱,103-置物槽,104-开口槽,105-杆体,2-万向轮,3-管体固定机构,301-限位座,302-压板,303-定位凸起,304-松紧带,4-压杆,401-杆体定位孔,5-转动机构,501-立柱,502-转动柱,6-推动结构,601-滑动柱,602-通孔,603-推杆,7-螺母,8-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建筑管件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管体固定机构3和转动机构5,

如图2所示,底座1上对称设有若干组定位柱102,同时底座1的两侧对称开有开口槽104,开口槽104内安装有杆体105,底座1底面的转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2;底座1相对两侧面均设有牵引架101,底座1的承载面上设有置物槽103;通过设有的万向轮2方便运输架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另外置物槽103限制管体8的滚动范围。

如图3所示,管体固定机构3包括两限位座301、松紧带304,两限位座301分别安装在松紧带304的两端,通过限位座301上安装的压板302对松紧带304的端部进行固定,限位座301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定位凸起303和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凸起303或定位柱102配合安装;若干管体固定机构3堆叠安装,相邻两管体固定机构3通过定位孔与定位凸起303配合进行限位安装,管体固定机构3的长度与底座1的宽度相同,固定机构通过松紧带304对排列的管体进行束紧,能够适合不同直径的管体使用,方便实用。

如图4所示,转动机构5包括转动柱502和以及垂直安装在转动柱502上的立柱501,转动柱502套接在杆体105的外侧;转动机构5绕杆体105转动,转动机构5转动的角度不小于90°。

立柱501上套接有压杆4,压杆4两端开有与定位凸起303相配合的杆体定位孔401,同时立柱501上安装有用于压杆4限位的螺母7。

如图6所示,松紧带304与松紧带304或底座1之间安装有管体8。

如图5所示,,立柱501上套接有推动机构6,推动机构6包括滑动柱601、推杆603,滑动柱601上设有与立柱501配合的通孔602,同时滑动柱601的一侧面上垂直设有推杆603。

使用时,将管体8排列在置物槽103内,安装管体固定机构3对排列的管体8进行固定,并可在管体固定机构3上并排放置管体8,通过另一管体固定机构3对排列的管体8进行固定,通过套接在立柱501上的压杆4的两端压在两管体固定机构3的同一侧,通过两压杆4完成对平行安装的管体固定机构3进行固定,同时立柱501上套接有推动机构6便于推动管件运输装置运动。

安装的压杆4通过立柱501上安装的螺母7实现压紧工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