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栏吊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2261发布日期:2019-10-29 20:5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栏吊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栏吊装夹具。



背景技术:

新泽西护栏是一种具有特殊断面形状的墙式混凝土护栏,其在受到车辆碰撞后稳定性好、钢性高,一般提前预制、集中安装,在公路工程行业广泛应用。

新泽西护栏在预制场完成预制后,通常集中存放于某一区域,安装时运输至指定区域进行安装。但是新泽西护栏单体重量比较大,且外观要求高,一般不允许预留吊装孔,因此对新泽西护栏的吊装过程尤为麻烦,安装时极易出现线性不圆顺情况,不美观,调整非常困难。

现有技术中,对新泽西护栏的吊装通常采用钢丝绳兜底方式对护栏进行吊装作业,该方式存在钢丝绳抽底困难、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还有一种方式是采用大型隔离墩吊具,但是该种吊具体积较大,运输麻烦且需要专门配备起重机,增加了使用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吊装,且成本较低的护栏吊装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起吊方便的吊装夹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护栏吊装夹具,包括钳体与活动手柄,其中:所述钳体分为左钳体与右钳体,所述左钳体的中部与所述右钳体的中部铰接成为钳形,所述钳体的施力部设置有起吊部,所述钳体的钳口固定有防滑夹板;所述左钳体的施力部与所述右钳体的夹持部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活动手柄,两个所述活动手柄朝向一致。

通过本方案,用钢丝绳固定至左钳体和右钳体的起吊部,将新泽西护栏的上部放置于钳口内,并用手压活动手柄,对吊装夹具起到预紧作用,起吊过程中,左钳体与右钳体的施力部在钢丝绳的拉拽下相向而行,使本夹具自动加紧,从而方便的完成护栏的起吊;起吊的护栏重力越大,本夹具的夹持的力道就越大;本吊装夹具仅利用叉车挑动钢丝绳便能够完成护栏的起吊作业,无需雇佣大型起重设备,成本更低。

优选地,所述钳体包括两片互相平行的钳体片,所述钳体片之间通过支撑片固定连接。

通过本方案,增强钳体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起吊部为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于两片所述钳体片之间。

通过本方案,钢丝绳穿过固定轴起吊,防止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滑动脱离起吊部,保证起吊安全。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左钳体与所述右钳体固定连接。

通过本方案,通过助力弹簧提供预紧力,起吊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助力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左钳体的施力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右钳体的夹持部。

通过本方案,使得本吊装夹具在非吊装时下处于张开的状态,便于移动夹具使护栏放入钳口中。

优选地,所述助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钳体的施力部以及所述右钳体的施力部。

通过本方案,使得本吊装夹具在到达吊装位置后,钳口在助力弹簧的作用下处于预紧状态,无需人工预紧,方便起吊,且起吊过程安全。

优选地,所述钳体上设置有若干铰接孔,铰接螺栓穿过所述左钳体的铰接孔以及所述右钳体的同一位置的铰接孔将所述左钳体和所述右钳体铰接在一起。

通过本方案,根据护栏规格的不同,通过不同的铰接孔进行铰接,使得钳口的大小能够调整,扩大本吊装夹具的使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左钳体的铰接处固定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一端固定有棘轮,所述右钳体铰接于所述左钳体与所述棘轮之间,所述右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棘轮相配合的止动爪。

通过本方案,吊装夹具在夹紧过程中,对钳体的位置锁死,防止其因抖动或上升的惯性而张开,造成护栏掉落。

优选地,所述止动爪上端固定有活动杆,用于将所述止动爪移出所述棘轮。

通过本方案,起吊完成后,便于张开夹具,释放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成本低,起吊方便,且起吊安全。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护栏吊装夹具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护栏吊装夹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护栏吊装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护栏吊装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护栏吊装夹具调整开度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护栏吊装夹具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护栏吊装夹具,包括钳体1000与活动手柄2000,其中:所述钳体1000分为左钳体1010与右钳体1020,所述左钳体1010的中部与所述右钳体1010的中部铰接成为钳形,所述钳体1000的施力部1100设置有起吊部1300,所述钳体1000的钳口固定有防滑夹板1400;所述左钳体1010的施力部1100与所述右钳体1020的夹持部1200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活动手柄2000,两个所述活动手柄2000朝向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用钢丝绳固定至左钳体1010和右钳体1020的起吊部1300,将新泽西护栏的上部放置于钳口内,并用手压活动手柄2000,对吊装夹具起到预紧作用,起吊过程中,左钳体1010与右钳体1020的施力部1100在钢丝绳的拉拽下相向而行,使本夹具自动加紧,从而方便的完成护栏的起吊;起吊的护栏重力越大,本夹具的夹持的力道就越大;使用活动手柄2000对本夹具做预紧,防止起吊过程中夹具夹伤施工人员,操作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中的防滑夹板1400包括固定铁板与防滑垫,固定铁板固定于钳体1000上,防滑垫固定于固定铁板的夹持面,防滑垫的材质例如是橡胶,耐磨并且摩擦力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钳体1000包括两片互相平行的钳体片1001,所述钳体片1001之间通过支撑片1002固定连接,设置两层或多层,增强钳体1000的强度,防止在起吊过程中,因护栏的扭动而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起吊部1300为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于两片所述钳体片1001之间。钢丝绳穿过固定轴起吊,由两片钳体片1001作为阻挡机构,防止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滑动脱离起吊部1300,保证起吊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助力弹簧1500,所述助力弹簧1500两端分别与所述左钳体1010与所述右钳体1020固定连接,通过助力弹簧1500提供预紧力,使得起吊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力弹簧1500一端固定于所述右钳体1010的施力部1100,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左钳体1020的夹持部1200,使得本吊装夹具在非吊装时下处于张开的状态,便于移动夹具使护栏放入钳口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助力弹簧1500设置有四条,其中两条助力弹簧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右钳体1010的施力部1100,另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左钳体1020的夹持部1200;另外两条助力弹簧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左钳体1010的施力部1100,另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右钳体1020的夹持部1200。

本吊装夹具仅利用叉车挑动钢丝绳便能够完成护栏的起吊作业,无需雇佣大型起重设备,成本更低。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吊装夹具相较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助力弹簧15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钳体1010的施力部1100以及所述右钳体1020的施力部1100。

使得本吊装夹具在到达吊装位置后,钳口在助力弹簧1500的作用下处于预紧状态,无需人工预紧,方便起吊,且在起吊的过程中没有人工做预紧动作,起吊更加安全。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吊装夹具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钳体1000上设置有若干铰接孔1600,铰接螺栓1610穿过所述左钳体1010的铰接孔1600以及所述右钳体1020的同一位置的铰接孔1600将所述左钳体1010和所述右钳体1020铰接在一起。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根据护栏规格的不同,通过不同的铰接孔1600进行铰接,使得钳口的大小能够调整,扩大本吊装夹具的使用范围。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吊装夹具,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左钳体1010的铰接处固定有铰接轴(图中未示出),所述铰接轴的一端固定有棘轮1710,所述右钳体1020铰接于所述左钳体1010与所述棘轮1710之间的铰接轴上,所述右钳体1020上设置有与所述棘轮1710相配合的止动爪1720。吊装夹具在夹紧过程中,对钳体1000的位置锁死,防止其因抖动或上升的惯性而张开,造成护栏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动爪1720上端固定有活动杆1721,用于将所述止动爪1720移出所述棘轮1710,起吊完成后,便于张开夹具,释放护栏。止动爪1720通过扭簧弹性连接于右钳体1020上,使得止动爪1720能够在扭簧的弹力下卡入棘轮1710,防止因抖动使得止动爪1720移出棘轮1710,造成危险。

本实施例的该方案进一步加强了护栏吊装夹具的安全性。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