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257发布日期:2019-09-17 20:4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旋转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二极管入料装置,需要先将二极管通过通道运送到指定位置,再利用另外一个单独的旋转机构把二极管旋转一个角度,是把运送和旋转分为两个步骤实现的,才能继续后续的工序,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既大量的占用空间,又加大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入料装置,本实用新型将运送二极管和旋转二极管的工序融合为一体,既减小了占地空间,也降低了成本,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入料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端两侧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安装板、中部设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传动组件且驱动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贯穿安装板且延伸至安装板上部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上端安装有材料限制座,所述材料限制座上开有凹口;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凹槽座,所述凹槽座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端部与凹口的初始位置对应设置;

所述材料限制座的两侧设有一组光电检测装置,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连接至控制中心,所述驱动装置连接至控制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支架上设置安装板和固定板,用于承载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安装板上安装凹槽座,并在凹槽座上设置凹槽,凹槽的端部对应凹口,凹口设置在材料限制座,材料限制座由旋转轴带动旋转,旋转轴由传动组件带动旋转。当二极管从凹槽进入到凹口内时,光电检测装置的接收端接收不到信号会将二极管到来的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材料限制座旋转,从而将二极管旋转到指定的位置角度。

优选的,所述材料限制座开有通道槽,所述通道槽与凹口垂直设置;所述材料限制座的底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在旋转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材料限制座上设置通道槽,供发射端发射光线给接收端,当二极管进入到凹口内时,挡住了光线,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会将二极管到来的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连接轴固定在旋转轴内,由旋转轴带动着旋转。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皮带;所述主动轮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轴嵌设于从动轮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旋转轴设于从动轮内,主动轮与驱动装置连接,从而驱动装置带动旋转轴运动,从而带动材料限制座旋转。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皮带张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设有两个,相应的所述旋转轴、材料限制座、凹槽均设有两个,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设有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从动轮,带动两个旋转轴旋转,进一步带动两个材料限制座旋转,进一步的,每一个材料限制座对应一个凹槽,以及对应一组光电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光电检测装置的接收端固定在支板上,所述支板呈“L”型,所述支板的底部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光电检测装置的发射端固定在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采用电机。

优选的,所述凹槽座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有槽孔,所述槽孔与凹槽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凹槽座上设有盖板,其上设置的槽孔与凹槽对应,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凹槽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端连接气体输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凹槽的一端连接气体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能够间隔性吹气,将料件吹至材料限制座旋转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将二极管放进两个凹槽内,由气体输送装置间隔性吹气将二极管推动到凹口内,光电检测装置的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将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电机动作,带动两个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材料限制座旋转,将二极管旋转至设定的角度位置。实现了二极管的运送和旋转的一体化,省去了单独旋转的步骤,省去了旋转的机构,减小了占地空间,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材料限制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驱动装置,4、固定板,5、传动组件,51、主动轮,52、皮带张紧装置,53、从动轮,54、皮带,6、安装板,7、旋转轴,8、光电检测装置,9、材料限制座,91、凹口,92、通道槽,93、连接轴,10、支板,11、凹槽座,12、凹槽,1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入料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于底座1上端两侧的支架2,支架2的上端设有安装板6、中部设有固定板4;

固定板4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连接有传动组件5且驱动传动组件5运动,传动组件5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轴7,旋转轴7的上端贯穿安装板6且延伸至安装板6上部设置,旋转轴7的上端安装有材料限制座9,材料限制座9上开有凹口91;安装板6上安装有凹槽座11,凹槽座11上开有凹槽12,凹槽12的端部与凹口91的初始位置对应设置;

材料限制座9的两侧设有一组光电检测装置8,光电检测装置8连接至控制中心,驱动装置3连接至控制中心。

本实用新型在支架2上设置安装板6和固定板4,用于承载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安装板6上安装凹槽座11,并在凹槽座11上设置凹槽12,凹槽12的端部对应凹口91,凹口91设置在材料限制座9,材料限制座9由旋转轴7带动旋转,旋转轴7由传动组件5带动旋转。当二极管从凹槽12进入到凹口91内时,光电检测装置8的接收端接收不到信号会将二极管到来的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驱动装置3带动材料限制座9旋转,从而将二极管旋转到指定的位置角度。

如图5所示,材料限制座9开有通道槽92,通道槽92与凹口91垂直设置;材料限制座9的底部设有连接轴93,连接轴93固定在旋转轴7内。本实用新型在材料限制座9上设置通道槽92,供发射端发射光线给接收端,当二极管进入到凹口91内时,挡住了光线,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会将二极管到来的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连接轴93固定在旋转轴7内,由旋转轴7带动着旋转。

如图4所示,传动组件5包括主动轮51、从动轮53、皮带54;主动轮51与驱动装置3连接,旋转轴7嵌设于从动轮53内。本实用新型将旋转轴7设于从动轮53内,主动轮51与驱动装置3连接,从而驱动装置3带动旋转轴7运动,从而带动材料限制座9旋转。传动组件5还包括皮带张紧装置52。

从动轮53设有两个,相应的旋转轴7、材料限制座9、凹槽12均设有两个,光电检测装置8设有两组。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从动轮53,带动两个旋转轴7旋转,进一步带动两个材料限制座9旋转,进一步的,每一个材料限制座9对应一个凹槽12,以及对应一组光电检测装置8。

如图3所示,光电检测装置8的接收端固定在支板10上,支板10呈“L”型,支板10的底部固定在安装板6上;光电检测装置8的发射端固定在安装板6上。

驱动装置3采用电机。

如图1、图2所示,凹槽座11上设有盖板13,盖板13上开有槽孔,槽孔与凹槽12对应。本实用新型在凹槽座11上设有盖板13,其上设置的槽孔与凹槽12对应,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凹槽12的情况。

所述凹槽12的一端连接气体输送装置(图中未图示),气体输送装置能够间隔性吹气,将材料吹至材料限制座9内。气体输送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凹槽12内设置有气体密闭舱室,材料由气体输送装置吹气向前运动,气体输送装置的出气端连接至凹槽12,通过控制中心控制及设定吹气时间和角度,来确保材料吹送至凹口91,材料限制座9旋转的同时挡住后面的材料,避免了材料输送过程中掉料的问题

工作过程:

将二极管放进两个凹槽12内,由气体输送装置间隔性吹气将二极管推动到凹口91内,光电检测装置8的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将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电机动作,带动两个旋转轴7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材料限制座9旋转,将二极管旋转至设定的角度位置。实现了二极管的运送和旋转的一体化,省去了单独旋转的步骤,省去了旋转的机构,减小了占地空间,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