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251发布日期:2019-09-17 20:4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加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砂是指以人工合成树脂作为砂粒的粘结剂的型砂或芯砂,用树脂砂制成铸型或芯型后,通过固或硬化剂的作用,树脂发生不可逆的交联反应而固化,从而给予铸型或型芯以必要的强度,各种人工合成的树脂,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与天然树脂相似,树脂由两种或多种较为简单的化合物缩聚而成,通常要脱除水分,以形成单一的分子,典型的反应是苯酚或尿素与甲醛的缩合反应,分别制得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现在急需一种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精确的将树脂砂传输至合适的位置。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不能及时的测试储存树脂砂箱体中树脂砂的多少,不便于对树脂砂的运输,不能提高树脂砂智能加料的效率;

2、现有的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对树脂砂运输时,不能精确的获得所需要的树脂砂的量,提高效率。

3、现有的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在进行树脂砂智能加料运输时,不能及时的将出砂口堵住,浪费了原料,达不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具有能提高树脂砂智能加料传输效率,节省树脂砂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前侧表面中央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所述箱体右侧设有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下方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前侧表面设有双开门,所述双开门表面设有拉动凹槽,所述箱体内腔顶部表面设有超声波感应模块,所述箱体内腔底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操作面板内腔底部设有PCL控制器,所述操作面板前侧表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两侧设有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底部设有电源按钮,所述出砂口顶部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下方设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左侧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腔顶部设有重力感应模块,所述电池槽内腔设有蓄电池,所述电池槽右侧设有传送装置,所述操作面板、超声波感应模块、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重力感应模块和传送装置均电性连接于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斜板表面为抛光表面,且所述斜板角度为30度。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感应模块输出端和重力感应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CL控制器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完全一致,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入端和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入端电性连接于PCL控制器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可拆卸结构,且所述蓄电池一侧具有充电插口。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高度尺寸为电池槽高度尺寸与滑道高度尺寸之和。

优选的,所述出砂口和挡板结构相匹配,且所述挡板左侧表面和出砂口内侧表面为抛光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超声波感应模块,及时感应箱体内部树脂砂的高度信息,将高度信息传输至PCL控制器中分析处理,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及时的提醒操作人员通过进料口对箱体内部的树脂砂进行补充,防止箱体内部树脂砂缺少,提高树脂砂的运输效率,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

2、通过设有重力感应模块,感应储存箱内部树脂砂的质量信息,传输至PCL控制器中处理分析,通过显示屏将质量信息显示出来,通过PCL控制器分析信息后,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始伸缩,将储存箱推至传送装置上,进行树脂砂的传输,提高树脂砂智能加料的效率。

3、通过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始对储存箱加入树脂砂时,第一伸缩杆伸缩带动挡板伸缩,通过出砂口对储存箱加入树脂砂,储存箱储存适量的树脂砂后,通过重力感应模块感应信息传输至PCL控制器中进行处理分析,使第一电动伸缩杆再次带动挡板伸缩,堵住出砂口,停止出砂,防止浪费,达到节省树脂砂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面板前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槽前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PCL控制器相关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箱体;3、进料口;4、操作面板;5、出砂口;6、电池槽;7、双开门;8、拉动凹槽;9、超声波感应模块;10、斜板;11、PCL控制器;12、显示屏;13、操作按键;14、电源按钮;15、第一电动伸缩杆;16、挡板;17、储存箱;18、第二电动伸缩杆;19、支撑板;20、滑道;21、重力感应模块;22、蓄电池;23、传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砂用智能加料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顶部设有进料口3,箱体2前侧表面中央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4,箱体2右侧设有出砂口5,出砂口5下方设有电池槽6,电池槽6前侧表面设有双开门7,双开门7表面设有拉动凹槽8,箱体2内腔顶部表面设有超声波感应模块9,箱体2内腔底固定连接有斜板10,操作面板4内腔底部设有PCL控制器11,操作面板4前侧表面设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两侧设有操作按键13,操作按键13底部设有电源按钮14,出砂口5顶部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5,第一电动伸缩杆15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6,挡板16下方设有储存箱17,储存箱17左侧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8,第二电动伸缩杆18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底部固定连接有滑道20,滑道20内腔顶部设有重力感应模块21,电池槽6内腔设有蓄电池22,电池槽6右侧设有传送装置23,操作面板4、超声波感应模块9、第一电动伸缩杆15、第二电动伸缩杆18、重力感应模块21和传送装置23均电性连接于蓄电池22。

本实施例中:超声波感应模块在工作时,达到感应箱体内部树脂砂量的信息的效果,此超声波感应模块型号为HC-SR04。

本实施例中:PCL控制器在工作时,达到处理分析感应信息的效果,此PCL控制器型号为DVP16ES200T。

本实施例中:重力感应模块在工作时,达到感应储存箱中树脂砂质量信息,此重力感应模块型号为HX711。

本实施方案中:超声波感应模块9及时感应箱体2内部树脂砂的高度信息,将高度信息传输至PCL控制器11中分析处理,通过显示屏12显示出来,及时的提醒操作人员通过进料口3对箱体2内部的树脂砂进行补充,防止箱体2内部树脂砂缺少,提高树脂砂的运输效率,重力感应模块21感应储存箱17内部树脂砂的质量信息,传输至PCL控制器11中处理分析,通过显示屏12将质量信息显示出来,通过PCL控制器11分析信息后,第二电动伸缩杆18开始伸缩,将储存箱17推至传送装置23上,进行树脂砂的传输,提高树脂砂智能加料的效率,开始对储存箱17加入树脂砂时,第一电动伸缩杆15伸缩带动挡板16伸缩,通过出砂口5对储存箱17加入树脂砂,储存箱17储存适量的树脂砂后,通过重力感应模块21感应信息传输至PCL控制器11中进行处理分析,使第一电动伸缩杆15再次带动挡板16伸缩,堵住出砂口5,停止出砂,防止浪费,达到节省树脂砂的目的。

具体的,斜板10表面为抛光表面,且斜板10角度为30度;便于树脂砂的流动。

具体的,超声波感应模块9输出端和重力感应模块21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CL控制器11输入端;便于PCL控制器11处理分析感应的信息。

具体的,第一电动伸缩杆1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8完全一致,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5输入端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8输入端电性连接于PCL控制器11输出端;便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8。

具体的,蓄电池22为可拆卸结构,且蓄电池22一侧具有充电插口;便于对蓄电池22供电。

具体的,传送装置23高度尺寸为电池槽6高度尺寸与滑道20高度尺寸之和;便于运输储存箱17。

具体的,出砂口5和挡板16结构相匹配,且挡板16左侧表面和出砂口5内侧表面为抛光面;便于树脂砂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支撑柱1支撑住箱体2,使用时,通过进料口3将树脂砂投入箱体2内腔,箱体2内腔的斜板10便于树脂砂通过出砂口5流出,首先打开电源按钮14,调控操作按键13,在显示屏12调试需要的树脂砂质量,进一步的,第一电动伸缩杆15伸缩带动挡板16伸缩,通过出砂口5对储存箱17加入树脂砂,储存箱17储存适量的树脂砂后,通过重力感应模块21感应信息传输至PCL控制器11中进行处理分析,使第一电动伸缩杆15再次带动挡板16伸缩,堵住出砂口5,停止出砂,此时,滑道20内腔的重力感应模块21感应储存箱17内部树脂砂的质量信息,传输至PCL控制器11中处理分析,通过显示屏12将质量信息显示出来,通过PCL控制器11分析信息后,第二电动伸缩杆18开始伸缩,将储存箱17推至传送装置23上,将储存箱17传输至需要的位置,进一步的,超声波感应模块9及时感应箱体2内部树脂砂的高度信息,将高度信息传输至PCL控制器11中分析处理,通过显示屏12显示出来,及时的提醒操作人员通过进料口3对箱体2内部的树脂砂进行补充,进一步的,操作人员通过拉动凹槽8打开双开门7,将蓄电池22从电池槽6中取出,通过充电插口进行对蓄电池22的二次供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