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模组保护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4279发布日期:2019-11-08 23:1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模组保护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模组保护膜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自动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工作当中,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通常对带有触摸屏或者盖板的模组在生产线上进行装机做货前都是需要贴一层保护膜对模组进行保护的,常规的保护膜设计均带有撕手柄,并且进行装机做货时,需要通过撕手柄撕掉保护膜组装完成后又一次覆膜出货,这样会增加人力资源以及时间的消耗,在撕膜再覆膜的过程中,模组洁净度会受到影响。可见,现有技术在对模组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存在生产效率及洁净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效率及洁净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模组保护膜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触控模组保护膜结构,包括:触控模组、设置在所述触控模组上的多层保护膜、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膜上的粘膜纸;所述保护膜上设有多个通孔及设置在所述多个通孔之间的窗口区。

优选的,所述保护膜包括第一保护膜与第二保护膜,所述第一保护膜粘贴在所述触控模组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护膜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膜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护膜与所述第二保护膜结构相适应。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膜粘贴在所述触控模组上表面,有利于保护所述触控模组洁净度,还能防止划伤;所述第二保护膜有利于保护所述触控模组洁净度的同时,还能方便所述触控模组在组装以及出货的过程中直接撕下,组装完成就可直接出货,避免覆膜带来的人力资源及时间的消耗,甚至还会带来脏污。

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以及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外侧的第三通孔。其中,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有利于更高效率的排除在粘贴所述第一保护膜以及第二保护膜时产生的气泡,使贴合程度更高效,同时还能起到定位作用,当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对应所述触控模组上设置的小孔位置后,所述第一保护膜以及所述第二保护膜之间就能对位贴合设置,贴合效果良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边缘不超过所述触控模组上相同位置设置的小孔边缘。这样,使得所述触控模组上的所述小孔没有被覆盖住,能够避免在装机过程中带来干扰。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窗口区两侧下端,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窗口区两侧上端。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这样设置,有利于均匀的从各个角度更高效率地排出气泡,所述第一通孔下对应设置的是所述触控模组上设置的所述小孔,这样还能避免给装机带来干扰,还能起到定位作用,当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触控模组上设置的小孔位置后,所述第一保护膜以及所述第二保护膜之间就能对位贴合设置,贴合效果良好。

优选的,所述粘膜纸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膜上的第一粘膜纸、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膜上的第二粘膜纸,所述第一粘膜纸与所述第二粘膜纸结构相适应。其中,所述第一粘膜纸方便用户撕下所述第一保护膜,所述第二粘膜纸有利于在装机后通过第二粘膜纸直接撕下所述第二保护膜安排出货。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膜与所述第二保护膜外边缘不超出所述触控模组外边缘,且所述第一保护膜与所述第二保护膜完全重合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膜与所述第二保护膜外边缘不超出所述触控模组外边缘,能避免在装机时带来干扰;所述第一保护膜与所述第二保护膜完全重合设置,有利于让所述第一保护膜以及第二保护膜上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通透不被覆盖,有利于装机的同时,还能防止产生气泡。

优选的,所述第一粘膜纸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膜与所述第二保护膜之间,所述第一粘膜纸与所述第二粘膜纸边缘不超出多个所述通孔边缘。这样设置可以避免所述第一粘膜纸以及所述第二粘膜纸在装机过程中带来干扰,影响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排出气泡的作用,同时能节约材料损耗。

优选的,所述第一粘膜纸包括第一贴合区以及第一手柄位。其中,所述第一贴合区单面带胶,有利于单面贴合在所述第一保护膜上;所述第一手柄位有利于撕下所述第一保护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粘膜纸包括第二贴合区以及第二手柄位。其中,所述第二贴合区单面带胶,有利于单面贴合在所述第二保护膜上;所述第二手柄位有利于直接撕下所述第二保护膜,直接安排出货,节约时间以及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出货效率。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粘膜纸设置在所述保护膜上,多层所述保护膜用于多次贴附在所述触控模组上,这样,为所述触控模组在装机的过程中,受到多层保护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所述粘膜纸直接撕掉最外层保护膜安排出货,从而避免了粘贴单层所述保护膜在装机时先取膜再覆膜带来的时间及人力资源的消耗,甚至会造成脏污,并且在所述保护膜上设置多个通孔还有利于排出气泡,能增强贴合度,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降低时间及人力资源的消耗,保证所述触控模组持有更好的洁净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保护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保护膜结构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边缘结构示意图。

其中:1、触控模组,2、窗口区,3、第一保护膜,4、第二保护膜,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第一粘膜纸,9、第二粘膜纸, 10、第一贴合区,11、第一手柄位,12、第二贴合区,13、第二手柄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如图1所示,一种触控模组保护膜结构,包括:触控模组1、设置在所述触控模组1上的多层保护膜、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膜上的粘膜纸;所述保护膜上设有多个通孔及设置在所述多个通孔之间的窗口区2。

具体的,多层保护膜可以是双层保护膜,每层保护膜下表面都具有粘黏性,在每一层保护膜上设置有粘膜纸,这样,让触控模组1在装机的过程中,受到多层保护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上层保护膜设置的粘膜纸直接撕掉上层保护膜安排出货,从而避免了粘贴单层保护膜在装机时先取膜再覆膜带来的时间及人力资源的消耗,甚至会造成脏污。在每层保护膜上设置多个通孔,该通孔可以是圆形通孔,还可以是方形通孔等其它形状的通孔,并且上述通孔可以是大小、结构不同的通孔,该通孔利于排出在保护膜安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能增强贴合度,同时还能起到定位作用,各通孔位置对应好后,多层保护膜之间就能对位贴合设置,贴合效果更好;窗口区2可以是长方形窗口,也可以是圆形窗口或者其它形状窗口等。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降低时间及人力资源的消耗,保证更好的洁净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保护膜包括第一保护膜3与第二保护膜4,所述第一保护膜3粘贴在所述触控模组1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护膜4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膜3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护膜3与所述第二保护膜4结构相适应。其中,第一保护膜3具有粘黏性的下表面粘贴在触控模组1上表面,有利于保护触控模组1洁净度,还能防止划伤;第二保护膜4具有粘黏性的下表面粘贴在第一保护膜3上表面,有利于进一步保护触控模组1洁净度的同时,还能方便触控模组1在装机的过程中直接撕下第二保护膜4,组装完成直接出货,避免覆膜带来的人力资源及时间的消耗,甚至还会带来脏污。

如图2所示,所述通孔包括多个第一通孔5、多个第二通孔6、以及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通孔6外侧的第三通孔7。

具体的,第一通孔5可以是圆形通孔,该通孔的半径可以是小于第二通孔6的半径,第一通孔5可以是设置两个、三个通孔等,第一通孔5的大小、个数以及之间的距离都随触控模组1上相同位置处的小孔对应设置,例如:设置两个第一通孔5,两个第一通孔5圆心之间的距离为70mm,每个第一通孔5的半径为1±0.8mm。第二通孔6可以是圆形通孔,可以是设置两个第二通孔6,大小可根据情况合理设定,例如:设置两个第二通孔6,两个第二通孔6圆形之间的距离为65mm,每个第二通孔6的半径为5±0.5mm。第三通孔7形状可根据触控模组1上的相同位置设置的小孔形状对应设置,例如:可以是类似长椭圆形状,两边为两个半圆结构,两个半圆的圆半径可以同时为6.85mm,或者上半圆半径为6.78mm,下半圆半径为6.87mm,第三通孔7 中间部分两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14.05mm,第三通孔7外侧上边缘距离保护膜外边缘之间的直线距离可以是2.06mm,当然,这只属于本实施例列举数值,并不做出专门的限定。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以及第三通孔7这样设置有利于更高效率的排出第一保护膜3以及第二保护膜4贴合时产生的气泡,使贴合程度更高效,同时还能起到定位作用,当多个第一通孔5、多个第二通孔 6以及第三通7孔对应所述触控模组上设置的小孔位置后,第一保护膜3以及第二保护膜4之间就能对位贴合设置,贴合效果良好。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通孔5以及所述第三通孔7边缘不超过所述触控模组上相同位置设置的小孔边缘。这样设置使得触控模组1上的小孔没有被覆盖住,能够避免在装机过程中带来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多个所述第一通孔5对称设置在所述窗口区2 两侧下端,多个所述第二通孔6对称设置在所述窗口区2两侧上端。其中,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这样设置,方便均匀的从各个角度更高效率地排出保护膜在贴合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并且第一通孔5下对应设置的是触控模组1 上设置的小孔,这样还能避免给装机带来干扰,同时节约了材料的耗费,同时还能起到定位作用,当多个第一通孔5和多个第二通孔6对应所述触控模组1上设置的小孔位置后,第一保护膜3以及第二保护膜4之间就能对位贴合设置,贴合效果良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粘膜纸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膜3上的第一粘膜纸8、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膜4上的第二粘膜纸9,所述第一粘膜纸8与所述第二粘膜纸9结构相适应。其中,第一粘膜纸8以及第二粘膜纸9 可以是长方形结构,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并且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填充在第一粘膜纸8以及第二粘膜纸9表面,第一粘膜纸8以及第二粘膜纸9下表面部分区域带有粘黏性,分别粘贴在第一保护膜3和第二保护膜4上,方便在装机后通过第二粘膜纸9直接撕下第二保护膜4直接安排出货,避免覆膜带来的人力资源及时间的消耗,甚至还会带来脏污;第一粘膜纸8方便用户撕下第一保护膜3,节约用户撕下第一保护膜3的时间,避免用户从第一保护膜3 的边缘撕取给触控模组带来划伤及脏污。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保护膜3与所述第二保护膜4外边缘不超出所述触控模组1外边缘,且所述第一保护膜3与所述第二保护膜4完全重合设置。其中,第一保护膜3与第二保护膜4外边缘不超出触控模组1外边缘,能避免在装机时带来干扰,若是超出触控模组1外边缘,有可能会造成遮挡导致组装不上,同时也会造成材料的浪费;第一保护膜3与第二保护膜4完全重合设置,可以方便第一保护膜3以及第二保护膜4上设置的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以及第三通孔7通透不被覆盖,不影响触控模组1装机的同时,还能防止产生气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第一粘膜纸8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膜3 与所述第二保护膜4之间,所述第一粘膜纸8与所述第二粘膜纸9边缘不超出多个所述通孔边缘。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第一粘膜纸8以及第二粘膜纸9在装机过程中影响到多个通孔的作用,若是遮挡住多个通孔,会影响到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或者第三通孔7排出气泡以及它们的定位效果。将第二保护膜4覆盖住第一粘膜纸7,这样设置不会给撕下第二保护膜4带来影响,可以避免在撕掉第二保护膜4的过程中带来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第一粘膜纸8包括第一贴合区10以及第一手柄位11。其中,第一贴合区10下表面带有粘黏性,有利于单面贴合在第一保护膜3上,方便提供一个向上的拉力将第一保护膜3取下来;第一手柄位11可以是提供一个可拿取的不具有粘黏性的端部,有利于带动第一贴合区 10撕取第一保护膜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第二粘膜纸9包括第二贴合区12以及第二手柄位13。其中,第二贴合区12下表面带有粘黏性,有利于单面贴合在第二保护膜4上,方便提供一个向上的拉力将第二保护膜4取下来;第二手柄位13可以是提供一个可拿取的不具有粘黏性的端部,有利于带动第二贴合区 12撕取第二保护膜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结构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结构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并且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上方”、“下方”、“正面”以及背面等方位词具体根据说明书附图的方位确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