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瓶移送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4987发布日期:2019-09-29 15:1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西林瓶移送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送机械手,具体涉及一种移送西林瓶入托的移送机械手。



背景技术:

西林瓶又称硼硅玻璃或钠钙玻璃管制注射剂瓶,是一种胶塞封口的小瓶子。西林瓶都是一打包装,在装盒前,需要若干个西林瓶放置在瓶托内,如图2所示。瓶托一般由塑料制作,因此也叫塑托11,其托体上具有排列成矩阵的若干个托槽,西林瓶就放置在这些托槽内。目前一般西林瓶入托设备都是通过机械手从物料输送装置上抓取一个塑托数量的西林瓶,然后放置在一个塑托中。比如名称为一种西林瓶入托装置(公告号为CN206645063U),用于将西林瓶放置于拖盒内部,其中的西林瓶夹取装置包括控制器、气缸、固定支架、抓取装置、夹取移动板,控制器与气缸均固定于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支架固定于西林瓶入托平台的顶部。由此可知,该西林瓶入托装置是通过机械爪的形式抓取一个塑托数量的西林瓶,然而这种西林瓶入托装置只适合抓取一定数量的西林瓶,对于多个塑托数量的西林瓶,这种西林瓶入托装置就不适用了:因为所要移送的西林瓶数量越多,瓶与瓶紧挨积累起来的误差就越大,误差越大机械爪就无法准确抓取全部西林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大批量西林瓶移送的西林瓶移送机械手。

该西林瓶移送机械手包括有前后移动臂与竖直升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升降臂上连接有吸盘模具,所述吸盘模具上设有若干个吸孔,若干个吸孔矩阵排列,每个吸孔内均设有用于与气源相连的吸盘,所述吸盘模具的底部连接有隔栏模具,所述隔栏模具上具有相应数量的吸瓶槽,每条吸瓶槽都与一排吸盘相对应并相通,所述隔栏模具的前侧设有用于挡住吸瓶槽前端的前盖板,所述隔栏模具的后侧铰接有用于挡住吸瓶槽后端的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与驱动后盖板转动的旋转动力源传动连接。

所述前后移动臂为前后移动电缸,所述竖直升降臂为竖直升降电缸,所述竖直升降电缸传动连接在前后移动电缸上,所述吸盘模具传动连接在竖直升降电缸上。

所述吸盘模具上设有气源岛,所述气源岛与吸孔相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西林瓶移送机械手,通过吸盘模具与隔栏模具的配合,将每排西林瓶吸在隔栏模具的每条吸瓶槽内,由于一排西林瓶能在吸瓶槽受挤压而自动调节位置,因此这种西林瓶移送机械手能实现大批量西林瓶的吸取,从而能一次性给多个塑托放置西林瓶,大大提高了西林瓶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W表示前,S表示后,A表示左,D表示右);

图2为西林瓶入托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西林瓶移送机械手包括有前后移动臂1与竖直升降臂2,前后移动臂1与竖直升降臂2均为现有技术,前后移动臂1包括有前后导轨与驱动前后移动的平移动力源,前后移动臂1实现前后方向的移动,而竖直升降臂2包括有竖直导轨与驱动上下移动的升降动力源,竖直升降臂2实现竖直方向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前后移动臂1也可以为前后移动电缸,竖直升降臂2可以为竖直升降电缸,竖直升降电缸传动连接在前后移动电缸上,而吸盘模具3传动连接在竖直升降电缸上。

如图1所示,在竖直升降臂2上传动连接有吸盘模具3,该吸盘模具3上设有若干个吸孔(多个吸孔取决于要一次性放置多少个塑托以及塑托的托槽数量),若干个吸孔矩阵排列(比如图1中有16x5个),每个吸孔内均设有用于与气源相连的吸盘5,而在吸盘模具3的底部连接有隔栏模具4,隔栏模具4上具有相应数量的吸瓶槽40(比如吸孔矩阵左右方向具有16排,那么就有16条吸瓶槽),每条吸瓶槽40都与一排吸盘5相对应并相通;在隔栏模具4的一侧设有用于挡住吸瓶槽40前端的前盖板6,隔栏模具4的另一侧铰接有用于挡住吸瓶槽40后端的后盖板7(吸盘模具3上设有铰接座70,后盖板7就铰接在铰接座70),后盖板7与驱动后盖板70转动的旋转动力源8传动连接。

工作时,竖直升降电缸驱动吸盘模具3下降,此时后盖板7为打开状态(后盖板7位于后方,其下方前后两侧都是西林瓶,如果后盖板7是放下的,那么下降时后盖板7会喷到西林瓶上,因此吸盘模具3下降前,后盖板7必须是转到上面的;而前盖板6位于前端,处于矩阵西林瓶的前边,因此下移是不会压倒西林瓶),这样在物料输送装置上排列成矩阵的一批西林瓶就进入到隔栏模具4的一条条吸瓶槽40内,气源使吸盘5产生负压,吸盘5从而产生吸力,这样西林瓶9就从顶部被吸盘5吸住,然后竖直升降电缸驱动吸盘模具3上升,在升降到一定高度时,旋转动力源8驱动后盖板7翻下,这样后盖板7从侧面压在西林瓶上,使西林瓶在前盖板6与后盖板7之间的吸瓶槽40内调节位置,接着前后移动电缸驱动竖直升降电缸与西林瓶一起往前移动,并来到一排塑托11的上方,最后竖直升降电缸驱动吸盘模具3与西林瓶一起下降,并将一批西林瓶一次性放置在一排塑托11中。由于这一排西林瓶能在吸瓶槽40内受后盖板7的挤压而微调位置,而隔栏模具4上的吸瓶槽40与塑托11的位置始终对应,因此这种方式能一次性实现大批量西林瓶的吸取,大大提高了西林瓶的入托效率,进而提高了西林瓶的装盒效率。比如图1中显示的能一次性吸16x5个西林瓶,如果塑托具有2 x5个托槽,那么一次性能实现8个塑托的填充。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气管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在吸盘模具3上设有气源岛9,气源通过一根气管与气源岛9相连,而气源岛9与若干个吸孔相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