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膜无纺布的转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6366发布日期:2020-01-10 14:5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膜无纺布的转移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膜加工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膜无纺布的转移架。



背景技术:

面膜,是护肤品中的一个类别。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弥补卸妆与洁面仍然不足的清洁工作,在此基础上配合其它精华成分实现其它的保养功能,例如补水保湿、美白、抗衰老、平衡油脂等等。面膜的原理,就是利用其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肌肤自然光亮有弹性。面膜的形式主要有泥膏型、撕拉型、冻胶型、湿纸巾型四种,其中以湿纸巾型面膜普及范围较广。

湿纸巾型面膜纸分为棉布型、蚕丝型、其他类和最新的生物纤维型和天丝面膜,其中棉布型面膜以无纺布材质为主,无纺布在加工成面膜纸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放卷、传输、模切等过程,而无纺布自身质地较软,牵引装置牵引无纺布传输时拉力不能过大,否则会撕碎无纺布,故在传送时遇两个加工工位之间有较大缝隙时,无纺布会从两个工位中的缝隙中滑落,影响无纺布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翻转定位的面膜无纺布的转移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面膜无纺布的转移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端沿所述工作台的宽度方向转动连接有横截面为梯形的转移块,所述转移块靠近所述工作台一端的两侧边均固定有凸起,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壁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凸起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转移块一端的侧壁与所述转移块底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转移块绕所述凸起轴线翻转角度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作台设置在平台和传送带缝隙之间,根据缝隙的宽度调整控制组件,并使转移块绕凸起与固定块的转动轴翻转,保证转移块远离工作台的一端搭架在传动带上方但不与传送带接触,此时无纺布可以很顺畅地沿转移块的凸面滑移传递,无纺布不会掉落或被划伤,保证了无纺布的清洁度和完整度;控制组件可对翻转后的转移块进行定位,防止转移块在翻转后搭靠在下个工位上影响下个工位的运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移块两端的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转移块一端侧壁和所述转移块底壁铰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弹簧作为一种可以省力的可升降弹簧,其只能在最短行程和最长行程处停留,转移块在翻转时更加省力,同时转移块翻转后,气弹簧还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转移块一端侧壁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滑移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转移块底壁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滑槽内上升时,推动与之铰接的连杆上移,连杆继而推动与之铰接的转移块绕凸起轴线朝靠近工作台的方向翻转;滑块在滑槽内下降时,带动与之铰接的连杆下移,连杆继而带动与之铰接的转移块绕凸起轴线朝远离工作台的方向翻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弹性连接有滚珠,所述定位座靠近所述凹槽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延伸至所述滑槽内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径小于所述滚珠最大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转移块,连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上下滑移,凹槽上的滚珠在凹槽内贴合滑槽内壁滚动,滑块滑移至凹槽与通孔对齐时,凹槽内弹性连接的滚珠受弹力驱使与通孔嵌合,而通孔孔径小于滚珠最大直径,故滚珠不会从通孔内弹出,滚珠与通孔嵌合后将滑块固定在滑槽内,滑块无法滑移,实现了转移块翻转角度的固定;需要再次翻转转移块时,按压滚珠,使滚珠缩回凹槽内,再翻转转移块,滑块滑移至凹槽与下一个通孔对齐时,滚珠受弹力驱使又将滑块固定在滑槽内,实现了转移块翻转角度的自动锁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座侧壁于相邻所述通孔之间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滑槽内的滑轨,所述通孔与所述滑轨连通形成沿所述定位座长度方向的滑移通道,所述凹槽底壁与所述滚珠之间弹性连接有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与通孔连通,滚珠切换至下一个通孔时收到滑槽内壁的阻力较小,滚珠在滑槽内壁滑移更加顺畅;滚珠在滑轨上滑移时,滚珠压缩压簧,压簧产生形变,当滚珠滑移至通孔处时,压簧伸张力驱动滚珠弹入通孔内并与通孔嵌合适配,实现了滚珠的自动复位功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两端内壁上均固定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滑槽内滑移到最下端和最上端时,忽快压缩弹性件,弹性件起到了缓冲作用,防止翻转转移块时用力过度损伤转移架。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下端面的四角处均固定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转移架的转移,以适应各工位对转移架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横截面为梯形转移块设置在两个工位的缝隙之间,防止了无纺布从两个工位之间的缝隙处掉落,同时转移块的表面对无纺布的损伤较小;

(2)凹槽内的滚珠在滑轨和通孔形成的滑移通道内滑移时较为顺畅,当滚珠嵌入通孔中时,滚珠将滑块固定,即实现了转移块翻转角度的固定;

(3)滑槽两端内壁上均固定有弹性件,对转移块翻转的最大角度和最小角度起到了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2、转移块;3、凸起;4、固定块;5、气弹簧;6、定位座;7、滑槽;8、滑块;9、连杆;10、凹槽;11、滚珠;12、通孔;13、滑轨;14、压簧;15、弹性件;1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面膜无纺布的转移架,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一端靠近工作台1上端面的两侧壁均固定有固定块4,工作台1上端面设置有沿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转动连接的转移块2,转移块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转移块2靠近工作台1一端的两侧边均固定有凸起3,凸起3贯穿对应的固定块4侧壁并在固定块4侧壁上转动,工作台1下端面的四角处均固定有万向轮16。通过万向轮16将工作台1转移在两个工位之间,根据两工位之间缝隙的宽度调整转移块2的翻转角度,转移块2绕凸起3与固定块4的转动轴翻转,保证转移块2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搭架在传动带上方但不与传送带接触,此时无纺布可以很顺畅地沿转移块2的凸面滑移传递,无纺布不会掉落或被划伤。

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1靠近转移块2一端的侧壁与转移块2底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转移块2绕凸起3轴线翻转角度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竖直固定在工作台1靠近转移块2一端侧壁的定位座6,定位座6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7,滑槽7内滑移设置有与滑槽7滑移适配的滑块8,滑块8横截面为“t”字形且其表面积最大的一面靠近工作台1,滑块8远离工作台1的端部与转移块2底壁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杆9,滑槽7两端内壁上均固定有弹性件15,弹性件15优选为弹簧。

转移块2绕凸起3轴线朝靠近工作台1的方向翻转时,拉动与之铰接的连杆9上移,连杆9继而拉动与之铰接的滑块8在滑槽7内上升;转移块2绕凸起3轴线朝远离工作台1的方向翻转时,带动与之铰接的连杆9下移,连杆9继而推动与之铰接的滑块8在滑槽7内下移;滑块8设置为“t”字型且其表面积最大的一面靠近工作台1,可防止滑块8带动转移块2翻转时滑块8从滑槽7内脱出。

参照图2和图3,定位座6的一侧壁开设有多个延伸至滑槽7内的通孔12,定位座6侧壁于相邻通孔12之间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滑槽7内的滑轨13,通孔12与滑轨13连通形成沿定位座6长度方向的滑移通道;滑块8靠近通孔12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弹性连接有滚珠11,凹槽10底壁与滚珠11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14,通孔12的孔径小于滚珠11的最大直径。

翻转转移块2,连杆9带动滑块8在滑槽7内上下滑移,凹槽10上的滚珠11在滑轨13上滑移时,滚珠11压缩压簧14,压簧14产生形变,当滑块8滑移至凹槽10与通孔12对齐时,压簧14伸张力驱动滚珠11弹入通孔12内并与通孔12嵌合适配,而通孔12孔径小于滚珠11最大直径,故滚珠11不会从通孔12内弹出,滚珠11与通孔12嵌合后将滑块8固定在滑槽7内,滑块8无法滑移,实现了转移块2翻转角度的固定;需要再次翻转转移块2时,按压滚珠11,使滚珠11缩回凹槽10内,再翻转转移块2,滑块8在滑轨13上滑移至凹槽10与下一个通孔12对齐时,滚珠11受弹力驱使又将滑块8固定在滑槽7内,实现了转移块2翻转角度的自动锁定。

实施例二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面膜无纺布的转移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转移块2两端的气弹簧5,气弹簧5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气弹簧5的缸体部分与工作台1靠近转移块2一端侧壁铰接连接,气弹簧5的活塞杆部分和转移块2底壁铰接连接。气弹簧5作为一种可以省力的可升降弹簧,只能在最短行程和最长行程处停留,并且其支撑力足够强,转移块2在翻转时也更加省力,气弹簧5处于最短行程状态时,转移块2翻转至转移状态,无纺布通过转移架的搭接传送至下个工位;气弹簧5处于最长行程状态时,转移块2翻转至收起状态,减小了转移架的占地空间,有效防止了无纺布在两个工位之间传送时从缝隙间掉落影响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万向轮16将工作台1转移在两个工位之间,根据两工位之间缝隙的宽度调整转移块2的翻转角度,驱动转移块2绕凸起3与固定块4的转动轴翻转,同时保证转移块2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搭架在传动带上方但不与传送带接触,此时无纺布可以很顺畅地沿转移块2的凸面滑移传递,无纺布不会从缝隙掉落或被划伤;控制组件对转移架的翻转角度进行定位,控制组件可对翻转后的转移块2进行定位,防止转移块2在翻转后搭靠在下个工位上影响下个工位的运转。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