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锥瓶防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626发布日期:2019-05-17 20:22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锥瓶防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锥瓶防倒装置,属于酒类灌装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白酒灌装行业,全自动灌装机已广泛应用,生产过程中瓶子通过螺杆分瓶装置进入灌装机,螺杆分瓶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和工作强度,但是该装置对于瓶子要求较高,对于上粗下细的倒锥瓶,在进螺杆分瓶装置时常发生瓶体倾倒现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人为干预辅助进瓶,如果操作者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发生碎瓶现象。

申请人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04月29日申请了申请号为CN201520269688.3的专利,该专利公了一种双向转动防倒瓶装置的防撞击结构,其特征是:在传送带的一侧固定设置一支架,在支架上套装设置上下各一排拨瓶轮,且处在传送带所传送瓶子的瓶颈部位、瓶身下部位;拨瓶轮为齿轮状,且在齿轮上套有软胶套;以软胶套形成防撞击结构;在拨瓶轮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套装在支架上的双向轴承,双向轴承使拨瓶轮在支架形成双向转动。

申请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30日申请了申请号为CN201721636695.8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输瓶绞龙防倒瓶装置,包括内导向托瓶栏栅和外导向托瓶栏栅,所述内导向托瓶栏栅和所述外导向托瓶栏栅均与输瓶绞龙平行布置,且所述内导向托瓶栏栅和所述外导向托瓶栏栅之间具有供药瓶颈部凹槽通过的导向通道。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输瓶机构,包括变螺距的输瓶绞龙、与输瓶绞龙螺距较小的一端对接的进瓶网带、与输瓶绞龙螺距较大的一端对接的出瓶拨轮,还包括上述的输瓶绞龙防倒瓶装置,输瓶绞龙防倒瓶装置设于输瓶绞龙螺距较大的一端。

上述专利虽然都有防倒瓶的功能,但是不能解决倒锥瓶瓶体倾倒的问题。所以亟待设计一种倒锥瓶防倒瓶装置,来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倒锥瓶防倒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倒锥瓶进螺杆分瓶装置发生的倒瓶问题;在倒锥瓶进瓶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辅助进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流水线运行速度和生产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倒锥瓶防倒装置,包括隔瓶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隔瓶装置安装于螺旋推进器的一端部;所述隔瓶装置包括隔瓶轮;所述隔瓶轮为十字交叉结构,设有四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瓶体直径相匹配,相邻两个弧形槽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隔瓶轮十字交叉的中心处设有圆孔;隔瓶轮数量为若干个。

进一步地,所述隔瓶轮套设在易格斯轴套上,所述易格斯轴套套设在吊轴的凸台上方;所述易格斯轴套上方设有隔套,所述隔套套设在吊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轴的下端部设有环状凸台,上端部设有外螺纹,外螺纹通过与螺母配合将吊轴固定于挂板上;所述挂板呈长方形,两端设有90°的弯折;所述挂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挂板的侧上方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板一端部下方设有立柱,立柱、下端面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立柱的上端与连接板通过梅花形胶头螺丝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隔瓶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安装于输送线两侧的安装板上;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辅助支撑装置和第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第一辅助支撑装置与隔瓶装置位于瓶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辅助支撑装置位于瓶体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调节杆和第一铝轨护栏;所述第一支撑柱下端固定,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一端部通过螺丝与第一铝轨护栏进行固定,第一调节杆与第一铝轨护栏呈垂直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辅助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辅助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铝轨护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倒装置,倒锥瓶在输送到螺旋推进器时,先要经过隔瓶装置,隔瓶装置中的隔瓶轮转动过程中将瓶子分隔开,另外在瓶子两侧设有辅助支撑装置,进一步保证倒锥瓶在进螺旋推进器时不会接触碰撞发生倒瓶问题,确保倒锥瓶顺利进入螺旋推进器;在倒锥瓶进瓶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辅助进瓶、节省人力;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流水线运行速度和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隔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辅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隔瓶装置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4中隔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隔瓶装置与螺旋推进器安装示意图;

图中,1-隔瓶装置,101-隔瓶轮,102-易格斯轴套,103-吊轴,104-隔套,105-挂板,106-连接板,107-立柱,108-梅花形胶头螺丝,2-第一辅助支撑装置,201-第一支撑柱,202-第一调节杆,203-第一铝轨护栏,3-第二辅助支撑装置,301-第二支撑柱,302-第二调节杆,303-第二铝轨护栏,4-输送线,5-第一安装板,6-第二安装板,7-螺旋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6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锥瓶防倒装置,包括隔瓶装置1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辅助支撑装置2和第二辅助支撑装置3;所述隔瓶装置1和辅助支撑装置安装于输送线4两侧的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所述隔瓶装置1安装于螺旋推进器7的一端部。

如图2、图4、图5和图6共同所示,所述隔瓶装置1包括隔瓶轮101、易格斯轴套102、吊轴103、隔套104、挂板105、连接板106和立柱107;所述隔瓶轮101为十字交叉结构,设有四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瓶体直径相匹配,相邻两个弧形槽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隔瓶轮101十字交叉的中心处设有圆孔;隔瓶轮101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隔瓶轮101通过圆孔套设在易格斯轴套102上,所述易格斯轴套102套设在吊轴103的凸台上方;所述易格斯轴套102上方设有隔套104,所述隔套104套设在吊轴103上;所述隔套104可根据需要加工其长度,隔套104用于调节隔瓶轮101的高度;所述隔瓶轮101在安装过程中上下交错设置,转动过程中相邻的隔瓶轮101不会发生干涉;所述吊轴103的下端部设有环状凸台,上端部设有外螺纹,外螺纹通过与螺母配合将吊轴103固定于挂板105上;所述挂板105呈长方形,两端设有90°的弯折,挂板105上设有圆孔;所述挂板105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挂板105的侧上方设有连接板106,所述连接板106与挂板10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板10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板106一端部下方设有立柱107,立柱107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立柱107的上端与连接板106通过梅花形胶头螺丝108进行固定,所述立柱107的下端与第一安装板5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5为90°弯板,所述弯板的竖直面固定于输送线4的一侧;弯板90°夹角处可设有加筋板。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所述第一辅助支撑装置2与隔瓶装置1位于瓶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辅助支撑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柱201、第一调节杆202和第一铝轨护栏203;所述第一支撑柱201下端固定于第一安装板5上,第一支撑柱201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一调节杆202,第一调节杆202通过第一支撑柱201顶部的螺丝进行锁紧,第一调节杆202一端部通过螺丝与第一铝轨护栏203进行固定,第一调节杆202与第一铝轨护栏203呈垂直状态;所述第一铝轨护栏203为小C铝轨护栏标准件,第一铝轨护栏203的骨架为铝合金材质,护栏为超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第一铝轨护栏203数量为一根,第一铝轨护栏203的一侧面接触瓶体,防止瓶体在输送过程中发生侧倾;所述第二辅助支撑装置3位于瓶体的另一侧,第二辅助支撑装置3包括第二支撑柱301、第二调节杆302和第二铝轨护栏303;所述第二支撑柱301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柱201;所述第二支撑柱301下端固定于第二安装板6上,所述第二安装板6为90°弯板,弯板的竖直面固定于输送线4的一侧;第二支撑柱301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调节杆302,第二调节杆302通过第二支撑柱301顶部的螺丝进行锁紧,第二调节杆302一端部通过螺丝与第二铝轨护栏303进行固定,第二调节杆302与第二铝轨护栏303呈垂直状态;所述第二铝轨护栏303数量为一根,第二铝轨护栏303为大C铝轨护栏标准件,材质与第一铝轨护栏203一致,第二铝轨护栏303的一侧面接触瓶体,瓶体通过第二铝轨护栏303与第一铝轨护栏203的左右配合,防止瓶体在进螺旋推进器7时发生倒瓶现象。

具体实施过程:

倒锥瓶在输送到螺旋推进器7时,先要经过隔瓶装置1,隔瓶装置1中的隔瓶轮101随着倒锥瓶在输送过程中围绕吊轴103转动,转动过程中将瓶子分隔开,另外在瓶子两侧设有辅助支撑装置,进一步保证倒锥瓶在进螺旋推进器7时瓶子之间不会接触碰撞发生倒瓶,确保倒锥瓶顺利进入螺旋推进器7。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