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循环装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0480发布日期:2020-04-28 20:3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循环装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循环装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使气体循环使用,能耗小且装填效率高,装填效果好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对于物料如粉料或粒料的气力装车装置所用的气体大致是呈开环使用的状态,也就是说,物料是先经由气力使加速装进车载集装箱中,然后再将加速所用到的气体及由车载集装箱内部所溢出的气体经过一除尘器向外排出,固然,此种结构的装车装置的确可以达到借助气力装车的功效,但因此种大量带有物料的气体是会使得所述除尘器具有很大的负荷,所以耗材的使用寿命乃会缩短,另一方面所述的除尘器的压差是会使得气力输送的能力形成大量损耗,所以车载集装箱的装填效率乃会受到制约,进而使整体系统的耗能也随之增加。所以如何形成一耗能低,寿命长,又可提高装填效率及装填效果的气力装车装置乃成为一件令业界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循环装车装置,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是由料仓、旋转阀、加速室、装车出料口和风机所组成,其中所述的料仓是设于一定高度位置处,所述的料仓的底部借助第一管路连接到所述的旋转阀,所述的旋转阀借助第二管路连接到所述的加速室,所述的加速室借助第三管路连接到所述的装车出料口的内管处,所述的内管内端则延伸入车载集装箱中,所述的内管外围设有一外端密闭的同轴外管,所述的外管的内端亦延伸入所述的车载集装箱中;另外,所述的风机被设于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外侧,所述的风机并借助第四管路连接至所述的加速室,所以所述的料仓中的物料乃可经由所述的旋转阀均匀送进所述的加速室,然后再借助所述的风机所输出的气体将所述的加速室中的物料加速送进所述的车载集装箱内。

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进一步设有一第五管路使分别连接于所述的装车出料口的外管与所述风机间,所以经由所述的风机的抽风作用,所述车载集装箱内的多余气体乃可顺利经由所述装车出料口的内管及外管间的夹层通道迅速回流至所述风机处向外排出,以提高物料的装填效率;并达到使物料气力输送所用的气体在系统内被循环使用。

所述的内管的开口内端是更向所述的外管的开口内端向外延伸,使所述车载集装箱内的多余气体因所述的风机的抽风作用而向外排出时,不会产生将所述的内管所喷出的物料直接向外吸出。

所述的装车出料口的外管可进一步借助一第六管路连接到一除尘器处,以提供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系统内外气压的平衡功能,并提供少量排气与补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物料气力输送所用的气体可以循环使用。

2.本实用新型所设的除尘器可以起平衡系统内外气压、少量排气与补气的作用,所以整体系统负荷小,其压差并不会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转。故而本实用新型的寿命长,对环境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3.所述的风机只需为系统气体流动提供能量,其并不需要为克服所述除尘器的排气压差做功,所以能耗小。

5.车载集装箱的排气无需克服除尘器压差,且有所述风机抽风的作用,所以排气非常顺畅,物料装填效率高,装填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气体循环装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号表示如下:

料仓10;第一管路11;旋转阀20;第二管路21;加速室30;

第三管路31;装车出料口40;内管41;外管42;第六管路43;

风机50;第四管路51;第五管路52;车载集装箱60;除尘器7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循环装车装置,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是由料仓(10)、旋转阀(20)、加速室(30)、装车出料口(40)和风机(50)所组成,其中所述的料仓(10)是设于一定高度位置处,所述的料仓(10)的底部借助第一管路(11)连接到所述的旋转阀(20),所述的旋转阀(20)借助第二管路(21)连接到所述的加速室(30),所述的加速室(30)借助第三管路(31)连接到所述的装车出料口(40)的内管(41)处,所述的内管(41)内端则延伸入车载集装箱(60)中,所述的内管(41)外围设有一外端密闭的同轴外管(42),所述的外管(42)的内端亦延伸入所述的车载集装箱(60)中;另外,所述的风机(50)被设于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外侧,所述的风机(50)并借助第四管路(51)连接至所述的加速室(30),所以所述的料仓(10)中的物料乃可经由所述的旋转阀(20)均匀送进所述的加速室(30),然后再借助所述的风机(50)所输出的气体将所述的加速室(30)中的物料加速送进所述的车载集装箱(60)内。

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进一步设有一第五管路(52)使分别连接于所述的装车出料口(40)的外管(42)与所述风机(50)间,所以经由所述的风机(50)的抽风作用,所述车载集装箱(60)内的多余气体乃可顺利经由所述的装车出料口(40)的内管(41)及外管(42)间的夹层通道迅速回流至所述风机(50)处,以提高物料的装填效率;并达到使物料气力输送所用的气体在系统内被循环使用。

另外,所述的内管(41)的开口内端是更向所述的外管(42)的开口内端向外延伸,使所述车载集装箱(60)内的多余气体因所述的风机(50)的抽风作用而向外排出时,不会产生将所述的内管(41)所喷出的物料直接向外吸出。

所述的装车出料口(40)的外管(42)可进一步借助一第六管路(43)连接到一除尘器(70)处,以提供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系统内外气压的平衡功能,并提供少量排气与补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运行时,物料是由所述的旋转阀均匀从所述料仓送进所述的加速室,随后,在所述的风机输出气体的作用下达到将所述加速室中的物料加速送进所述车载集装箱内;而所述车载集装箱内的气体则通过装车出料口所设内管及外管间的夹层通道迅速回流至所述风机处,再进一步回流至所述的加速室达到重新利用的功效。至于所述除尘器则可以起平衡内外压力差的作用,并使流经所述除尘器向外排出的气体不会太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循环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是由料仓、旋转阀、加速室、装车出料口和风机所组成,其中所述的料仓是设于一定高度位置处,所述的料仓的底部借助第一管路连接到所述的旋转阀,所述的旋转阀借助第二管路连接到所述的加速室,所述的加速室借助第三管路连接到所述的装车出料口的内管处,所述的内管内端则延伸入车载集装箱中,所述的内管外围设有一外端密闭的同轴外管,所述的外管的内端亦延伸入所述的车载集装箱中;另外,所述的风机被设于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外侧,所述的风机并借助第四管路连接至所述的加速室,所以所述的料仓中的物料乃可经由所述的旋转阀均匀送进所述的加速室,然后再借助所述的风机所输出的气体将所述的加速室中的物料加速送进所述的车载集装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进一步设有一第五管路使分别连接于所述的装车出料口的外管与所述风机间,所以经由所述的风机的抽风作用,所述车载集装箱内的多余气体乃可顺利经由所述的装车出料口的内管及外管间的夹层通道迅速回流至所述风机处向外排出,以提高物料的装填效率;并达到使物料气力输送所用的气体在系统内被循环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的开口内端是更向所述的外管的开口内端向外延伸,使所述车载集装箱内的多余气体因所述的风机的抽风作用而向外排出时,不会产生将所述的内管所喷出的物料直接向外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车出料口的外管可进一步借助一第六管路连接到一除尘器处,以提供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系统内外气压的平衡功能,并提供少量排气与补气的作用。


技术总结
一种气体循环装车装置,主要是由料仓、旋转阀、加速室、装车出料口和风机所组成,其中所述的料仓是设于一定高度位置处,所述的料仓的底部借助第一管路连接到所述的旋转阀,所述的旋转阀借助第二管路连接到所述的加速室,所述的加速室借助第三管路连接到所述的装车出料口的内管处,所述的内管内端则延伸入车载集装箱中,所述的内管外围设有一外端密闭的同轴外管,所述的外管的内端亦延伸入所述的车载集装箱中;另外,所述的风机被设于所述的气体循环装车装置外侧,所述的风机并借助第四管路连接至所述的加速室,所以所述的料仓中的物料乃可经由所述的旋转阀均匀送进所述的加速室,然后再借助所述的风机所输出的气体将所述的加速室中的物料加速送进所述的车载集装箱内。

技术研发人员:沈洁;方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创特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0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