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拉罐包装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8679发布日期:2020-02-21 19:20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拉罐包装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质包装箱,特别是易拉罐装饮料包装纸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技术,取用的时候要大面积撕碎纸箱顶部或侧面,造成碎纸屑不易打扫且易掉落,既不卫生又缺乏美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易拉罐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但从纸箱中拿取易拉罐产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易拉罐不方便拿取的现象,拿易拉罐的时候存在手伸不进去、不方便拿、费力等问题,以至于影响消费者使用,致使消费者消费热情下降。现有易拉罐包装纸箱设计并没有合理解决易拉罐拿取问题,仅仅解决易拉罐存储、运输问题,此类设计不尽合理,不能很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传统的易拉罐包装纸箱着重解决的是运输问题,我们要进一步解决使用环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产品的缺陷,提出了新型易拉罐包装纸箱的设计。

为充分解决使用中的便捷性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包括纸箱主体、撕拉机构、撕拉开口与纸箱内部上下垫板。纸箱直立后,纸箱内部的顶端与底端各有一个垫板,每个垫板两边厚度不一致且具有一个倾斜的曲面,该倾斜的曲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斜直线,一部分为圆弧形曲线,垫板的作用是用来支撑箱内的易拉罐,同时较光滑斜面会使易拉罐因自重向低处滚动,以使易拉罐能不断地滚动到开口处;纸箱直立后纸箱表面侧下方位置有一处撕拉开口,撕拉开口上连接有可撕下的撕拉机构,该撕拉机构包括两个前后对应的小半圆形撕拉纸盖和两个前后对应的大半圆形撕拉纸盖及中间的一个矩形撕拉纸盖连接件,小半圆形撕拉纸盖与大半圆形撕拉纸盖是一个整体,连接处有折痕,中间部分矩形连接两侧的大半圆形撕拉纸盖,其中撕拉机构与主体为一个整体,连接处是通过方便撕开的虚线打孔进行连接。使用时,手指戳向纸箱小半圆形撕拉纸盖,并在折痕处将小半圆形撕拉纸盖向内弯折从而形成半月形空隙,手指可穿过半圆形小口,并通过食指与大拇指捏住大半圆形撕拉纸盖,用力撕下撕拉机构,进而露出撕拉开口。撕拉开后,纸箱撕拉口处不会有纸屑,通过推动易拉罐底部或顶部将易拉罐取出,进而从撕拉开口的前后两侧拿出。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易拉罐纸箱使用时候,想取出易拉罐只需要将箱体的撕拉纸盖打开,即可通过前后方向方便容易的取出易拉罐;取出一罐易拉罐后,之后的易拉罐顺着倾斜垫板滑下或从上方掉下,方便下一次的拿取。撕拉开口侧面形状小于易拉罐最大侧面截面积,打开后剩余易拉罐依然会受到侧面箱体的阻碍,依旧会被纸箱挡住,不会随意滚出。撕拉机构形状展开后为哑铃型,不会造成纸片碎屑,撕拉结构为一整体。

垫板的直的倾斜面可以帮助易拉罐自动向撕拉开口处运动,圆弧形的曲面会限制易拉罐随意滚出,实现拿取易拉罐的连续性。同时易拉罐纸箱在不使用时同样易于储存与运输。哑铃形状的撕拉结构各个部分本为一个整体,与纸箱也是一个整体,衔接处有折痕或虚线打孔,加工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完善传统的纸箱结构,使得拿取易拉罐更加方便快捷。

实施例2设计的纸箱在撕拉机构与上述有所不同,实施例2中设计的撕拉机构包含矩形半撕拉纸盖连接件和塑料盖,其中矩形半撕拉纸盖连接件在撕拉开后还存在与主体相连接的一边,可反复开关,具备了可循环性,关闭时保持了纸箱的美观性与完整性,同时起到了阻挡内部易拉罐的运动的作用。塑料盖粘附在矩形半撕拉纸盖连接件上,塑料连接件粘附在纸箱主体,通过卡扣结构,确保矩形半撕拉纸盖连接件与纸箱主体的闭合。整个过程不会有碎纸屑的产生,平时不取用易拉罐时属于常闭状态。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常态下整体结构图

图2实施例1打开取易拉罐状态整体结构图

图3实施例1直立时纸箱内部上下垫板示意图

图4实施例1纸箱撕拉开口示意图

图5实施例2常态下整体结构图

图6实施例2打开取易拉罐状态整体结构图

图7实施例2撕拉塑料件前侧面爆炸图

图8实施例2撕拉塑料件后侧面爆炸图

图9实施例3常态下整体结构图

图10实施例3打开取易拉罐状态整体结构图

图号说明:1.大半圆形撕拉纸盖;2.小半圆形撕拉纸盖;3.纸箱主体;4.矩形撕拉纸盖连接件5.塑料盖;6.塑料连接件;7.纸箱内部上下垫板;8.塑料连接件凸起件9.塑料盖开口件10.塑料盖内环卡槽11.塑料盖内环12.撕拉开口13.矩形半撕拉纸盖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三种实施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参阅附图1、2、3、4,该易拉罐纸箱包括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小半圆形撕拉纸盖2、纸箱主体3、矩形撕拉纸盖连接件4、纸箱内部上下垫板7、撕拉开口12,其中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与小半圆形撕拉纸盖2是一个整体,通过折痕连接,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与纸箱主体3通过方便撕开的虚线打孔进行连接,其中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与矩形撕拉纸盖连接件4为一体,两部分中间为折痕,纸箱内部上下垫板7位于纸箱主体3内部的顶端与底端,为独立部件,可以通过粘贴等方式固定在纸箱的顶部和底部。纸箱内部上下垫板7用来支撑箱内若干瓶易拉罐,同时较光滑斜面会使易拉罐向低处滚动,以使易拉罐能不断的向侧下方滚动到开口处。使用时,手指戳开纸箱小半圆形撕拉纸盖2并穿过半圆形小孔空隙,食指与大拇指捏住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用力撕下纸箱哑铃型状的撕拉结构,撕拉后可以看到撕拉开口12,进而打开易拉罐纸箱。易拉罐的提取是通过纸箱前后面进行推动提取,提取一罐易拉罐完毕后,下一瓶将会从上方掉落或从侧面滑下,重新回到第一瓶易拉罐的位置,周而复始,直至取完所有易拉罐。

实施例2:参阅附图5、6、7、8,该易拉罐纸箱包括纸箱主体3、塑料盖5、塑料连接件6、纸箱内部上下垫板7、塑料连接件凸起件8、塑料盖开口件9、塑料盖内环卡槽10、塑料盖内环11、矩形半撕拉纸盖连接件13、撕拉开口12。其中矩形半撕拉纸盖连接件13、塑料盖5、塑料盖开口件9、塑料盖内环卡槽10、塑料盖内环11组成撕拉机构;塑料连接件6通过胶粘接在纸箱主体3上,塑料连接件凸起件8与塑料链接件6为一个整体,塑料盖5通过胶粘接在矩形半撕拉纸盖连接件13上,在未打开状态下纸箱主体3与矩形撕拉半纸盖连接件13两者连接部分通过侧面一条折痕进行连接,剩余部分通过方便撕开的虚线打孔与纸箱主体3连接;塑料盖5与塑料盖开口件9、塑料盖内环11为一个整体,塑料盖5外侧固定有塑料盖开口件9,塑料盖5内侧还固定有塑料盖内环11,塑料盖内环11上还有塑料盖内环卡槽10,在为打开的状态下,塑料连接件凸起件8与塑料盖内环卡槽10处于卡紧状态。使用时,手指可通过塑料盖开口件9将撕拉机构从纸箱主体上撕拉开,并露出撕拉开口12,此时撕拉机构中的矩形撕拉纸盖连接件13一侧连接与纸箱主体3上,从而在方便从撕拉开口12抽取内部的易拉罐的同时还可避免撕拉机构的掉落。在取出易拉罐之后可将撕拉机构恢复并通过塑料连接件凸起件8与塑料盖内环卡槽10再次卡紧,从而关闭撕拉开口,来阻挡剩余易拉罐的随意滚动。

实施例3:参阅附图9、10,该易拉罐纸箱包括大半圆形拉纸盖1、小半圆形撕拉纸盖2、纸箱主体3、撕拉开口12、纸箱内部上下垫板7,其中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小半圆形撕拉纸盖2组成撕拉机构,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小半圆形撕拉纸盖2位于纸箱主体3前后表面成纵列6个进行排列,且前后位置对应,其中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与小半圆形撕拉纸盖2为一个整体,连接处通过折痕连接,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与纸箱主体3通过方便撕开的虚线打孔进行连接,小半圆形撕拉纸盖2与纸箱主体3也通过方便撕开的虚线打孔连接。使用时,手指先戳开最顶部的小半圆形撕拉纸盖2,并穿过半月形小口空隙,食指与大拇指捏住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用力撕下纸箱的撕拉开口,同时将背面对应位置的大半圆形撕拉纸盖1也撕拉下来,完成一个易拉罐纸箱的撕拉开口的打开,易拉罐提取是通过纸箱前后面进行提取,在实际使用中若遇到下一瓶无法从第一个开口处取出,则打开第二个撕拉开口,从第二个撕拉开口取出易拉罐,随着第二瓶易拉罐取出,纸箱内部易拉罐受力不平衡,开始从顶部进行滑落。纸箱的设计,会存在箱体内易拉罐卡住不动的情况,如果出现此种情况则将下一个撕拉开口打开,抽取出一个易拉罐,破坏原有平衡,就能实现顶部卡住易拉罐的移动,直至取完所有易拉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