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卷筒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1759发布日期:2020-01-21 23:0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卷筒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纱线卷筒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纱线生产的过程中,络筒机的作用是将纱线缠绕在纱线卷筒上,制成最终的线卷;现有的纱线卷筒转动方式比较多,例如利用电机带动轴转动,卷筒插在轴上实现转动,卷筒被固定在轴上随着轴一同转动,在现有技术中该固定方式有的是利用螺母抵紧在纱线卷筒的一端将其锁紧,有的是利用过盈配合将纱线卷筒直接插在轴上;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通过螺母的固定方式,在取下纱线卷筒时需要将螺母拧掉,操作麻烦;再例如利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受到纱线卷筒制造精度的影响以及在长期使用中其配合的松紧度会产生变动,导致过紧或者过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卷筒固定装置,方便固定不同长度的纱线卷筒,取放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线卷筒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络筒机上的固定轴,纱线卷筒嵌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两个锁紧单元。

优选地,所述锁紧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锁紧环和位于两个锁紧环之间的o型圈,所述锁紧环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两个所述锁紧环与所述o型圈均嵌套在所述固定轴上;两个所述锁紧环与所述固定轴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锁紧环上固定有与所述固定轴螺纹装配的调节套,另一个所述锁紧环上螺纹装配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该所述锁紧环抵紧在所述固定轴上了;所述固定轴上还螺纹装配有两个锁紧螺母,两个所述锁紧螺母分别抵紧两个所述调节套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轴上开设有矩形槽,安装有所述锁紧螺栓的所述锁紧环上设置有在所述矩形槽内滑动的凸台,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凸台抵紧在所述矩形槽内。

优选地,所述o型圈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防滑槽,所述o型圈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固定轴的外径与所述锁紧环的内径均小于所述o型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内径,所述o型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外径小于纱线卷筒的内径且大于所述锁紧环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固定轴的一端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锁紧单元使得纱线卷筒能够跟随固定轴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了纱线卷筒的缠绕工作;其中锁紧单元可调的特性使得该固定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纱线卷筒,提高了适应范围,同时利用o型圈和锁紧环的作用,一方面使得o型圈能够抵紧在纱线卷筒上,保证了稳定性,另一方面利用o型圈具有的柔性,使得o型圈能够适应纱线卷筒内径在制造时产生的误差(在制造时纱线卷筒的内径会在不同位置产生差距),此外,利用锁紧单元的可调性能够在长期使用中弥补o型圈的弹性损失,进而使得o型圈能够持续的抵紧,同时o型圈的成本也较低,在其无法使用时也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纱线卷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部分剖视);

图2为具有锁紧螺栓的锁紧环与固定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o型圈的立体图;

图5为纱线卷筒长度增长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轴、11-导向槽、12-螺纹孔、2-锁紧单元、21-锁紧环、211-锁紧螺栓、22-o型圈、221-防滑槽、23-调节套、24-锁紧螺母、3-纱线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线卷筒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络筒机上的固定轴1,其中固定轴1通过络筒机上的驱动装置(例如可采用电机)实现转动,例如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连接方式,即在固定轴1的一端设置螺纹孔12,将固定轴1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进而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固定轴1转动;纱线卷筒3嵌套在固定轴1上,固定轴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螺纹,固定轴1上设置有两个锁紧单元2,纱线卷筒3通过锁紧单元2跟随固定轴1转动。

进一步的,结合图1,锁紧单元2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锁紧环21和位于两个锁紧环21之间的o型圈22,o型圈22的材质为橡胶,可以选择偏硬的橡胶,o型圈22硬度的选择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保证抵紧纱线卷筒3不影响纱线卷筒3缠绕纱线即可,锁紧环21的材质为不锈钢,锁紧环21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两个锁紧环21与o型圈22均嵌套在固定轴1上;两个锁紧环21与固定轴1滑动连接,锁紧环21的内壁与固定轴1的外壁采用间隙配合,配合公差可采用h6/f5;其中一个锁紧环21上固定有与固定轴1螺纹装配的调节套23,调节套23为圆柱状,其外径小于锁紧环的3的外径,另一个锁紧环21上螺纹装配有锁紧螺栓211,锁紧螺栓211穿过该锁紧环21抵紧在固定轴1上了,即其中一个锁紧环21通过锁紧螺栓211固定在固定轴1上,通过另一个锁紧环21推动o型圈22变形抵紧在纱线卷筒3上;固定轴上1还螺纹装配有两个锁紧螺母24,两个锁紧螺母24分别抵紧两个调节套23上,用于防松,锁紧螺母24的外接圆直径小于纱线卷筒3的内径。

如图2所示,为安装有锁紧螺栓211的锁紧环21与固定轴1的连接示意图,即固定轴1上开设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的延伸方向沿着固定轴1的轴向,其长度与固定轴1的长度相同,安装有锁紧螺栓211的锁紧环21上设置有在矩形槽11内滑动的凸台,锁紧螺栓211穿过凸台抵紧在矩形槽11内,其中凸台的长度与锁紧环21内壁的长度相同(锁紧环21内壁的长度指其内壁在轴向上的长度),另外由于固定轴1是具有外螺纹的,因此矩形槽11的槽口宽度(即图3中a)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调节套23与固定轴1外螺纹的转动,a的值与固定轴1的外径可保持在16倍左右,同时为了保证锁紧螺栓211能够顺利抵紧在矩形槽11内,锁紧螺栓211的外径需小于a,以免锁紧螺栓211抵紧在固定轴1的外螺纹上而对外螺纹产生破坏;

结合图1,为保证纱线卷筒3能够顺利的取放,固定轴1的外径、锁紧环21的内径均小于o型圈22在自然状态下的内径(o型圈22的自然状态是指其不受力时),o型圈22在自然状态下的外径小于纱线卷筒3的内径且大于锁紧环21的外径;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o型圈22能够更好抵紧在纱线卷筒3上,当o型圈22抵紧在两个锁紧环21和纱线卷筒3上时,o型圈22与固定轴1之间还具有间隙并且两个锁紧环21之间也具有间隙,以使得两个锁紧环21的间距能够进一步缩小,使得o型圈22的内径还能够顺利变大;同时为了更进一步方便o型圈22变形,锁紧环21与o型圈22接触的面为光滑表面(即图1中锁紧环21与o型圈22相切的面),其粗糙度在ra0.2-0.4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增加o型圈22与纱线卷筒3之间的摩擦力,o型圈22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防滑槽221,也可以在制造纱线卷筒3时,在其内壁上也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环形槽,提高摩擦力。

使用时,根据纱线卷筒3的长度将两个锁紧单元2安装在固定轴1上,两个具有锁紧螺栓211的锁紧环21相靠近并通过锁紧螺栓211固定在固定轴1上,两个不具有锁紧螺栓211的锁紧环21相远离,为了方便转动调节套23,可使得调节套23的一部分位于纱线卷筒3之外,然后固定轴1通过螺纹孔12固定在络筒机上(利用络筒机上的电机带动固定轴1转动),再将纱线卷筒3套在两个锁紧单元2上,再转动调节套23,使得锁紧环21抵紧在o型圈22上,带动o型圈22扩张抵紧在纱线卷筒3上,待纱线卷筒3固定好后,再通过锁紧螺母24将调节套23锁紧即可;当纱线卷筒3的长度变化时,例如其长度增长时,如图5所示,可松动锁紧螺栓211,调节两个具有锁紧螺栓211的锁紧环21,改变锁紧单元2的作用位置,进而抵紧纱线卷筒3;当纱线卷筒3缠绕完成后,只需松动两个调节套23即可降低o型圈22的抵紧力,顺利的将纱线卷筒3取下,不需要将调节套23或者锁紧螺母24完全拧出固定轴1;若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螺母对纱线卷筒进行固定,虽然该种方式结构简单,只需要一个螺母和一个固定轴,但是由于该种方式是利用螺母抵紧纱线卷筒,因此螺母的外接圆直径势必要大于纱线卷筒的内径,若要取下卷筒势必要将螺母完全拧掉,在操作上或产生麻烦。

本实用新型利用锁紧单元2可调的特性使得该固定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纱线卷筒3,提高了适应范围,同时利用o型圈22和锁紧环21的作用,一方面使得o型圈22能够抵紧在纱线卷筒3上,保证了稳定性,另一方面利用o型圈22具有的柔性,缩小同一个锁紧单元2内的两个锁紧环21之间的距离可使得o型圈22扩张,进而抵紧在纱线卷筒3上,使得o型圈22能够适应纱线卷筒3内径在制造时产生的误差(在制造时纱线卷筒3的内径会在不同位置产生差距);此外在长期使用中,通过锁紧单元2的可调性,减小同一个锁紧单元2内的两个锁紧环21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弥补o型圈22的弹性损失,进而使得o型圈22能够持续的抵紧,同时o型圈22的成本也较低,在其无法使用时也方便更换。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