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脱电容器的板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0468发布日期:2020-02-21 19:3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脱电容器的板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脱电容器的板条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经过卷绕、热压定型、喷金、焊接、包封等一系列工序后,需要将晾干架上插有电容器的板条(如图1、图2)转移至脱电容器机上脱落并包装,需要一条条整齐排列在脱电容器处,此种工序往往是人工操作,将晾干架上的板条一条条搬运过来并一条条排列整齐,导致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批量转移板条的用于脱电容器的板条上料装置,适合于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生产线进行人工转移操作,也适合于自动控制转移作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脱电容器的板条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工装和上料架,所述包括框体和卡槽,所述框体为长方形,两条所述的卡槽设置在所述框体两条相对的边上,若干板条通过将其两端分别卡入两条所述的卡槽中;所述上料架上竖直设置有两条位置相对的上料槽,所述上料槽与上料工装上的所述卡槽的位置相对,通过将上料槽分别与卡槽的位置对齐,所述卡槽中的板条依次滑入所述上料槽中,从而实现通过所述上料工装进行板条批量上料的目的。板条一条条排列在上料架上后,上料架的底端连接有输送装置,板条从下至上一条条被输送至脱电容器工序处。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由所述框体的边与l型条组成,所述l型条通过其中的一条边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两条相对的边上,为了整齐排列板条的截面可制作成长方形,电容器的引脚从板条的侧面插入,板条一条条平行排列在架子上,插有电容器的一面朝下,将所述框体倒扣在排列整齐的板条上,装有l型条的两条边分别与板条的两端大致对齐,再将两侧的l型条转动至板条上并压紧l型条,使若干板条被整体压紧在框体上,再将框体整体转移至上料架上以完成板条上料。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上与所述l型条通过合页活动相连。还可以其它形式的活动连接,如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上与所述l型条垂直的一条边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条,用于防止框体转移时板条滑落,而卸料时可移开而不影响板条下滑至上料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的挡条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框体上,所述挡条与螺栓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挡条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可转动连接在框体上,当装好料后将挡条转至板条下侧以防止板条滑落,当框体转移至上料架上后,将挡条转开板条下滑至上料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由所述框体的边与l型条固定连接而成,整齐排列的板条通过横向推入所述卡槽中而进行上料,所述框体上与所述l型条垂直的一条边上设置有用于板条定位的挡边,有挡边的作用,板条推入时可直接推到底;另一条边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条,防止框体转移时板条滑落,卸料时可移开而不影响板条下滑至上料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的挡条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框体上,所述挡条与螺栓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挡条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可转动连接在框体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工装和上料架的配合实现板条批量上料的目的,上料工装上框体和卡槽的简单设计,使板条批量固定定位于框体上,避免板条一条条转移至上料架而导致的效率低下,适合于人工转移操作,也适合于在生产线上进行自动化控制操作,同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板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板条排列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料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料工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料工装的批量上料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上料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板条;2-电容器;3-上料工装;4-框体;5-l型条;6-合页;7-挡条;8-螺栓;9-卡槽;10-挡边;11-上料架;12-上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3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脱电容器的板条上料装置3,包括上料工装3和上料架11。所述上料工装3包括框体4和卡槽9,所述框体4为长方形,两条所述的卡槽9设置在所述框体4两条相对的边上,若干板条1通过将其两端分别卡入两条所述的卡槽9中而实现批量上料。

如图6,所述上料架11上竖直设置有两条位置相对的上料槽12,所述上料槽12与上料工装3上的所述卡槽9的位置相对,如图7,通过将上料槽12分别与卡槽9的位置对齐,所述卡槽9中的板条1依次滑入所述上料槽12中,从而实现通过所述上料工装3进行板条1批量上料的目的。

所述卡槽9由所述框体4的边与l型条5组成,所述l型条5通过其中的一条边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4两条相对的边上,如图2,为了整齐排列板条1的截面制作成长方形,电容器2的引脚从板条1的侧面插入,板条1一条条平行排列在架子上,插有电容器2的一面朝下,将所述框体4倒扣在排列整齐的板条1上,装有l型条5的两条边分别与板条1的两端大致对齐,再将两侧的l型条5转动至板条1上并压紧l型条5,使若干板条1被整体压紧在框体4上(如图5),再将框体4整体转移至上料架11上以完成板条1上料(如图7)。所述框体4上与所述l型条5通过合页6活动相连。

如图4,所述框体4上与所述l型条5垂直的一条边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条7,用于防止框体4转移时板条1滑落,而卸料时可移开而不影响板条1下滑至上料架11上。所述可移动的挡条7通过螺栓8连接在所述框体4上,所述挡条7与螺栓8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螺栓8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挡条7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可转动连接在框体4上,当装好料后将挡条7转至板条1下侧以防止板条1滑落,当框体4转移至上料架11上后,将挡条7转开板条1下滑至上料架11上。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所述卡槽9由所述框体4的边与l型条5固定连接而成,整齐排列的板条1通过横向推入所述卡槽9中而进行上料,所述框体4上与所述l型条5垂直的一条边上设置有用于板条1定位的挡边10,有挡边10的作用,板条1推入时可直接推到底;另一条边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条7,防止框体4转移时板条1滑落,卸料时可移开而不影响板条1下滑至上料架11上。所述可移动的挡条7通过螺栓8连接在所述框体4上,所述挡条7与螺栓8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螺栓8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挡条7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可转动连接在框体4上。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