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盘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0901发布日期:2020-05-12 18: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绕线机盘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轮驱动装置和与绕线机主驱动轴(2)相连的大齿轮(3),所述大齿轮(3)同轴套设于绕线机主驱动轴(2)上,所述手轮驱动装置包括小齿轮(4)、传动轴(5)、固定座(7)、定位销(8)和驱动手轮(6),所述小齿轮(4)和驱动手轮(6)分别同轴设置于传动轴(5)的两端,所述固定座(7)套设安装于绕线机外壳(1)上,所述固定座(7)设置有用于传动轴穿设的传动轴穿设通孔(72),所述传动轴穿设通孔(72)的两端分别朝向绕线机外壳(1)的两侧,所述驱动手轮(6)位于绕线机外壳(1)的朝外一侧,所述传动轴(5)可随驱动手轮(6)实现沿轴线方向的往复移动,所述小齿轮(4)随传动轴(5)的沿轴向移动可实现与大齿轮(3)的啮合和分离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盘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上设置有内限位台阶(51)和外限位台阶(52),所述内限位台阶(51)位于小齿轮(4)与固定座(7)之间,所述外限位台阶(52)位于驱动手轮(6)与固定座(7)之间,当内限位台阶(51)与固定座(7)相接触时,小齿轮(4)与大齿轮(3)为啮合状态,当外限位台阶(52)与固定座(7)相接触时,小齿轮(4)与大齿轮(3)为分离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线机盘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朝向传动轴穿设通孔(72)设置有传动轴定位结构,所述传动轴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8)和定位移动槽(71),所述定位移动槽(71)为轴线与传动轴(5)的轴线相垂直的通槽,所述定位销(8)包括朝向传动轴穿设通孔(72)的定位端(81)和外设于固定座(7)的操作端(83),所述定位端(81)随操作端(83)的移动实现沿定位移动槽(71)的往复运动,所述传动轴(5)设置有与定位端(81)结构相适配且与传动轴(5)同轴的定位环槽(53),当外限位台阶(52)与固定座(7)相接触时,定位端(81)位于定位环槽(5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机盘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移动槽(71)包括矩形移动槽(711)和开口部(712),所述开口部(712)同轴设置于矩形移动槽(711)的朝外端口处,所述开口部(712)的宽度小于矩形移动槽(711)的宽度,所述矩形移动槽(711)的另一端口与传动轴穿设通孔(72)连通,所述定位端(81)为与矩形移动槽(711)的结构相适配的矩形块,所述操作端(83)为直径大于开口部(712)的宽度的圆球状结构,所述定位端(81)与操作端(83)通过操作杆(82)进行连接,所述操作杆(82)穿设于开口部(712),所述定位端(81)与操作杆(82)两两垂直呈“t”型结构,所述操作杆(82)在开口部(712)与定位端(81)之间套设有弹簧(9),当定位端(81)位于定位环槽(53)内时,弹簧(9)的实际长度小于或等于自然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盘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4)与大齿轮(3)为螺旋齿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电机生产领域应用的绕线机盘车机构。其结构包括手轮驱动装置和与绕线机主驱动轴相连的大齿轮,所述手轮驱动装置包括小齿轮、传动轴、固定座、定位销和手轮,所述小齿轮和手轮分别同轴设置于传动轴的两端,所述小齿轮可随手轮的旋转实现转动操作,所述固定座套设安装于绕线机外壳上,所述传动轴套设安装于固定座内并可实现沿轴线方向的相对往复移动,所述小齿轮随传动轴的沿轴向移动过程中可实现与大齿轮的啮合传动和分离操作。该盘线机构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控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此外,小齿轮在传动轴的移动作用下可实现与大齿轮的分离,保证了正常工作的稳步进行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清;宋振华;欧阳庆;马建峰;徐和军;娄一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西达透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