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1062发布日期:2020-05-22 20:4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打磨清洗设备的输送装置的便捷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中,pet膜片或者复合板材等重要的基础组成部件,其在油墨丝印后需要经过打磨,并且需要将打磨后的灰尘擦拭干净,现有技术是将打磨工序和擦拭工序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设备完成加工,两种设备组成两条相互不连接的生产线,二者配合作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设备,而且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生产,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

因此,我公司研制了一款申请号为cn201821235902.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板材表面凸点自动打磨清洗设备,包括机架、输送装置以及多个振动摩擦装置,振动摩擦装置包括振动机构和收卷机构,多个振动摩擦装置位于输送装置上方,且沿输送装置运行方向依次组成打磨模组和擦拭模组,打磨模组中振动摩擦装置上设有打磨组件,打磨组件包括磨块和磨砂布,磨块的下端与磨砂布相抵触,磨砂布由收卷机构带动沿输送装置运行方向平移,擦拭模组中振动摩擦装置上设有擦拭组件,擦拭组件包括海绵块和擦拭布,海绵块下端与擦拭布相抵触,擦拭布由收卷机构带动其沿输送装置运行方向实现自动收卷,该实用新型将打磨模组和擦拭模组串联,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中实现板材表面凸点的打磨与擦拭。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为了能够实现物料的自动进料,其输送装置由于传输平稳、噪音低、可以短时承受超载运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然而,现有市面上的输送装置普遍存在组装不方便,耗费较多工时,这给设备的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有必要为此研制一款便于组装装配的结构,以节省组装时间的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捷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减少设备组装工时,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包括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所述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之间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支撑架,其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组以及设置在滚轮组两侧的固定块,两侧所述的固定块分别与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上设置的定位槽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组由多个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滚轮组成;其滚轮的数量设置在个或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的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固定块上设置的轴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丝沉头孔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槽中设置的定位孔的位置一致,用于安装定位柱;所述螺丝沉头孔与定位槽中设置的螺丝孔的位置一致,用于安装内六角螺丝,其螺丝沉头孔下方的螺丝过孔设置有工艺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通过内六角螺丝和定位柱与支撑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设置于前侧支架或后侧支架的顶部靠近内侧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和滚轮之间设置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拆卸装配,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组装工时,降低设备的装配以及维护成本,尤其适用于自动打磨清洗设备中的输送装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滚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滚轮组件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滚轮与转轴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输送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前侧支架1,后侧支架2,支撑架3,滚轮组件4,滚轮组5,固定块6,定位槽7,轴承8,定位柱9,内六角螺丝10,滚轮501,转轴502,螺丝沉头孔601,定位孔602,螺丝过孔603,工艺螺纹6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包括前侧支架1和后侧支架2,所述前侧支架1和后侧支架2之间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支撑架3,其相邻两个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滚轮组件4,所述滚轮组件4包括滚轮组5以及设置在滚轮组5两侧的固定块6,两侧所述的固定块6分别与前侧支架1和后侧支架2上设置的定位槽7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组装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滚轮组5由多个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滚轮501组成;其滚轮501的数量设置在5个或5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滚轮501的两侧设置有转轴502,所述转轴502与固定块6上设置的轴承8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滚轮501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固定块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丝沉头孔601和定位孔602,所述定位孔602与定位槽7中设置的定位孔的位置一致,用于安装定位柱9;所述螺丝沉头孔601与定位槽7中设置的螺丝孔的位置一致,用于安装内六角螺丝10,其螺丝沉头孔601下方的螺丝过孔603设置有工艺螺纹604。设置的工艺螺纹604便于滚轮组件4与前后侧支架的拆卸和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前侧支架1和后侧支架2通过内六角螺丝10和定位柱9与支撑架3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定位槽7设置于前侧支架1或后侧支架2的顶部靠近内侧的一侧。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滚轮组件4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转轴502和滚轮501之间设置有轴承8。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滚轮501转动。

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使用时,先把滚轮和固定块装好,如图2所示,然后,整体装入到前后两侧支架上的定位槽中,再将定位柱插入到固定块和支架上的定位孔中,使其固定块与支架进行定位,最后,再使用内六角螺丝将固定块固定在支架上,如图1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支架(1)和后侧支架(2),所述前侧支架(1)和后侧支架(2)之间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支撑架(3),其相邻两个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滚轮组件(4),所述滚轮组件(4)包括滚轮组(5)以及设置在滚轮组(5)两侧的固定块(6),两侧所述的固定块(6)分别与前侧支架(1)和后侧支架(2)上设置的定位槽(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5)由多个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滚轮(501)组成;其滚轮(501)的数量设置在5个或5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501)的两侧设置有转轴(502),所述转轴(502)与固定块(6)上设置的轴承(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丝沉头孔(601)和定位孔(602),所述定位孔(602)与定位槽(7)中设置的定位孔的位置一致,用于安装定位柱(9);所述螺丝沉头孔(601)与定位槽(7)中设置的螺丝孔的位置一致,用于安装内六角螺丝(10),其螺丝沉头孔(601)下方的螺丝过孔(603)设置有工艺螺纹(6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支架(1)和后侧支架(2)通过内六角螺丝(10)和定位柱(9)与支撑架(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7)设置于前侧支架(1)或后侧支架(2)的顶部靠近内侧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02)和滚轮(501)之间设置有轴承(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装配结构,包括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所述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之间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支撑架,其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组以及设置在滚轮组两侧的固定块,两侧所述的固定块分别与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上设置的定位槽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拆卸装配,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组装工时,降低设备的装配以及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莲根;谢少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鸿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