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0696发布日期:2020-04-07 21:1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钳。



背景技术:

在流水化的生产加工线中,需要对输送线中方向不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调整或搬运,例如在智能化物流系统中,高压互感器放在周转箱中,周转箱在滚筒输送线上输送。产品在入库和出库过程在,都要扫码确认高压互感器的相关信息。如果互感器在周转箱中放置方向不对,就无法扫码。所以在输送线上设置一个纠错工位,即把方向错误的高压互感器吊起、转位,然后再放回周转箱中。

上述操作属于小概率的情况,所以设计成手动操作,即利用特殊卡钳卡住互感器底板。然后使用电葫芦吊起、转位,而高压互感器体积和重量较大,注塑的外表面光滑但前后端面面积小,重心不对称,难以采用摩擦夹持或者吸附的方式进行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钳,可以平稳地搬运质量大、体积大、重心不对称的高压互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钳,包括两个间隔且对称设置、上端用以连接起吊设备的卡爪;任一所述卡爪的底端具有一对垂向设置且间隔相向、用以钩挂于高压互感器底面的凹槽的钩部和连接于一对所述钩部之间、用于调节一对所述钩部的间距的调距部;其中,任意一对所述钩部的运动方向垂直于两个所述卡爪的连线方向。

优选地,任一所述钩部包括垂向设置的挂钩本体和垂直连接于所述挂钩本体的下端的折钩;所述调距部包括连接于任意一对所述钩部本体的内侧中部之间的弹性体。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具体为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任一所述挂钩本体的上端的把手;任意一对所述把手的中部铰接、以实现握紧两个所述把手时两个所述折钩的间距扩大、松开两个所述把手时两个所述折钩的间距缩小。

优选地。任意一对所述把手的铰接点距离折钩的距离大于所述铰接点距离所述把手末端的距离。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挂钩本体和/或所述把手、用以限制一对所述折钩的间距调节范围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把手靠近所述铰接点一端的端槽和限位柱;同一所述把手的所述端槽和所述限位柱以所述铰接点为中心对称分布、以实现一对所述把手的所述端槽和所述限位柱交错相邻。

优选地,任一所述卡爪设有连接孔;还包括一端连接于全部所述连接孔、另一端用以与起吊设备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设于所述卡爪的横梁;所述连接部为柔性连接部且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连接孔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同一点以共同连接起吊设备。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部具体为尼龙吊带。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钳包括两个间隔且对称设置的卡爪,任一卡爪的底端设有一对垂向分布且间隔相向的钩部和连接于一对钩部、用于调节一对钩部之间的间距的调距部。其中,任意一对钩部的运动方向垂直于两个卡爪之间的连线。

上述卡钳具有两个卡爪,任一卡爪的底部具有一对垂向设置的钩部,换句话说,该卡钳具有四个朝下设置的钩部,四个钩部以矩阵分布。搬运高压互感器时,该卡钳的两个卡爪可调整两两调整四个钩部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于高压互感器的长度;调整任一卡爪的一对钩部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于高压互感器的宽度,钩部可与高压互感器底面的凹槽钩挂,从而自高压互感器的下方托起被搬运物体,再通过卡爪上端所连接的起吊设备或者其他动力设备移动高压互感器。由于卡钳从高压互感器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加以固定,即使高压互感器较重或者高压互感器相对于其重心不对称,该卡钳均能稳固地卡嵌于高压互感器的底面,方便高压互感器的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卡钳与高压互感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其中,01-高压互感器、011-凹槽、1-卡爪、21-挂钩本体、22-折钩、23-横梁、3-弹簧、4-把手、5-铰接点、61-端槽、62-限位柱、7-连接孔、8-尼龙吊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卡钳与高压互感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卡爪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卡爪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钳,包括两个间隔且对称设置的卡爪1,任一卡爪1的底端具有一对垂向分布且间隔相向的钩部,也就是说,该卡钳具有四个钩部,四个钩部两两对立设置。

上述四个钩部钩挂于高压互感器01的底面的凹槽011内,凹槽011设置于高压互感器01的底面的四个顶角,因此四个钩部从高压互感器01的底面的四个角托起高压互感器01。该卡钳的同一卡爪1的两个钩部通过调距部调整间距以适应于高压互感器01的宽度,改变两个卡爪1的底端的间距以适用于高压互感器01的长度。

根据钩部的具体设置方式,调距部可采用不同的结构,例如,同一卡爪1的两个钩部通过滑槽连接,调距部则设置为两个钩部之间的滑槽以及安装于滑槽内用于锁定两个钩部的锁止件;而两个钩部以类似于剪刀、钳具的结构设置时,调距部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用于锁定钳具的钳口开距的锁定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气爪抓取高压互感器01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钳利用了高压互感器01自身的结构,通过高压互感器01底面的凹槽011与卡钳的四个钩部之间的连接以托举的方式悬吊高压互感器01,无论高压互感器01的质量大小、其重心的位置如何,只要钩部的强度足以承担高压互感器01的自重就可以实现平稳搬运,能够满足大质量、大型号的高压互感器01的搬运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钳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钩部包括垂向设置的挂钩本体21和垂直连接于挂钩本体21的下端的折钩22,换言之,利用该卡钳搬运高压互感器01时,挂钩本体21在高压互感器01的重力作用下垂直于地面,而折钩22水平设置,沿高压互感器01底面的凹槽011插入并托垫于高压互感器01的底面下方。两个折钩22之间的水平距离在调距部的作用下改变大小以紧密地卡嵌于高压互感器01地面相对的两个凹槽011内。

在这一实施例中,调距部可采用连接于两个挂钩本体21之间的弹性体,自然状态下弹性部的两端连接于两个挂钩本体21内侧的中部,且保持自然舒张状态,将前述两个挂钩本体21底端的折钩22分别卡嵌于高压互感器01底面的一对凹槽011之间时,拉伸弹性部以扩大两个折钩22之间的间距,使两个折钩22分别钩挂于高压互感器01底面的一对凹槽011。由于弹性部向两个挂钩本体21施加沿弹性部方向的拉力,因此两个折钩22在前述拉力作用下向这一对凹槽011的中间挤压高压互感器01的底面。利用弹性体可方便、快速地调节两个折钩22的间距并增大折钩22与凹槽011之间的压力,确保折钩22不会脱离高压互感器01的底面。

其中,弹性部具体可采用弹簧3;任一折钩22本体的中部设置通孔,弹簧3两端的弯钩穿过通过固定于挂钩本体21内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于任一挂钩本体21的上端的把手4,任意一对把手4的中部铰接、以实现与一对把手4连接的挂钩本体21的另一端的间距随把手4间距的增大而缩小,随把手4间距的缩小而增大。简单来说,这一实施例中任一卡爪1的具体设施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中交叉设置的钳具,同一卡爪1的两个把手4相当于钳具中的两个手柄,两个折钩22相当于钳嘴。

其中,铰接点5靠近把手4一侧,以实现两个把手4的间距变化放大至两个折钩22的间距变化,从而扩大两个折钩22之间的间距变化范围,进而扩大该卡钳的适用尺寸。

为了避免两个折钩22之间的间距过大,该卡钳还包括设置于挂钩本体21、用于限制一个折钩22的间距调节范围的限位部;限位部也可设置在两个把手4之间,或者在两个把手4之间以及两个挂钩本体21之间均设置限位部。

当限位部设置于两个把手4之间时,限位部通过限制两个把手4之间的最小间距来限制两个折钩22之间的最大间距,通过限制两个把手4之间的最大间距来限制两个折钩22之间的最小间距。当限位部设置于两个挂钩本体21之间时,限位部通过限制两个挂钩本体21之间的最小距离来限制两个折钩22之间的最小距离,通过限制两个挂钩本体21之间的最大距离来限制两个折钩22之间的最大距离。

针对限位部的具体设置方式,本文给出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设置于把手4靠近铰接点5一端的端槽61和限位柱62;一个把手4设有一个端槽61和一个限位柱62,且相对于该把手4上的铰接点5对称分布。当两个把手4通过销轴等零件铰接后,其中一个把手4的端槽61紧邻另一把手4的限位柱62而另一把手4的限位柱62紧邻前一把手4的端槽61。当使用者握紧或者松开两个把手4时,同一把手4的端槽61和限位柱62绕铰接点5旋转,并分别与另一把手4的限位柱62和端槽61止挡,更具体的,当其中一个把手4的端槽61绕铰接点5正向旋转时,该把手4的端槽61的上端与另一把手4的限位柱62接触并阻挡该把手4继续正向旋转,而反向旋转时则该把手4的端槽61的下端与另一把手4的限位柱62接触并阻止该把手4继续反向旋转。

综上,同一卡爪1的两个把手4上的端槽61和限位柱62以铰接点5为中心交错相邻,通过端槽61限制限位柱62的正反转动角度来限制一对折钩22的间距范围。

为了减轻搬运高压互感器01的工作负担,通过移动高压互感器01的工作由机器承担,在本实施例中,该卡钳还包括与两个卡爪1分别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固定于卡爪1,连接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起吊设备。当操作人员调节四个钩部之间的间距并钩挂与高压互感器01的底面后,启动起吊设备以搬运高压互感器01。相应地,卡爪1设有多个连接孔7,用于供连接部固定连接。

连接孔7可设置在卡爪1的横梁23上,连接部选用柔性材质;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悬吊有高压互感器01的卡钳能够平稳移动,连接部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连接部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卡钳的对称位置、另一端汇集于同一点以共同连接起吊设备。

连接部的主要作用在于连接卡钳和起吊设备,因此,连接部除了采用柔性材质以外,还可以设置为刚性结构,例如采用杆件连接。当然,相比于刚性结构而言,柔性连接部的角度和位置方便调节,且能够在高压互感器01的摆放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

其中,连接部具体设置为尼龙吊带8,以增强连接部的强度,提高卡钳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钳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