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6986发布日期:2020-05-22 20:3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容器。



背景技术:

当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速食品的销量逐年增加,相应地,各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塑料制品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因此,各生产厂家在生产相关产品时,更多强调其经济性,而在其实用性,搬运和运输的便利性,以及结构的合理性方面则考虑得相对较少,尤其是当容器内装盛开水的时候,在使用过程中,其强度不够,接触开水后,容器变形,不便端握,以及开水不便从盒体内倒出等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为合理,实用性更好,以及更方便运输的塑料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为合理,实用性更好,以及更方便运输的塑料容器,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料容器,包括盒身和设置于盒身上的盒底,所述盒身和/或盒底上设有若干条加强筋,所述盒身上还设有方便两个塑料容器叠加在一起的导入台,所述盒身上还设有方便把水排出盒外的倒水口。此结构的塑料容器,通过在盒身和/或盒底上设置加强筋,使得容器的整体强度得以提高。通过在盒身上设置导入台,方便把上下两个塑料容器迅速叠放在一起。通过在盒身上设置倒水口,可较为方便把盒内的水排出盒外。因此,总体而言,其具有结构强度更合理,方便搬运和运输以及使用更为便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导入台设置于所述盒身中部,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导入台与所述盒底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盒底的中部设有标识部,若干根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导入台与所述标识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若干根所述加强筋竖直设置,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导入台的一端至所述标识部的一端渐近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盒身远离所述盒底的一端还设有向外扩张的盒缘,所述盒身的盒缘端横截面积大于其盒底端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盒身的形状为方形或多边形,所述倒水口设置于所述盒身的一个角或多个角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塑料容器还包括用于防止盒身内食物在倒水时外流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倒水口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盒身靠近所述盒缘的一端设有若干个向外凸起的叠码台,上下两个塑料容器叠放时,上一塑料容器的叠码台置于下一塑料容器的盒缘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叠码台设置于所述盒身的角上,每个角上设置一个叠码台,所述叠码台的高度介于0.1mm~1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标识部向所述盒身内凹陷,所述标识部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

1盒缘2倒水口3凸起部

4导入台5盒底6加强筋

7叠码台8标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塑料容器,具体包括盒身和设置于盒身上的盒底5,盒身上、或者盒底5上,或者盒身和盒底5上均设置若干根加强筋6,盒身上还设有方便把两个塑料容器叠放在一起的导入台4,即要将上一塑料容器放入下一塑料容器中时,上一塑料容器的盒身通过导入台4,可迅速与下一容器叠放在一起。此外,为方便把盒身内的水从盒内倒出,盒身上还设有方便把水排出盒外的倒水口2。此结构的塑料容器,通过在盒身和/或盒底5上设置加强筋6,使得容器的整体强度得以提高。通过在盒身上设置导入台4,方便把上下两个塑料容器迅速叠放在一起。通过在盒身上设置倒水口2,可较为方便把盒内的水排出盒外。因此,总体而言,其具有结构强度更合理,方便搬运和运输以及使用更为便利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对于导入台4,具体设置于盒身中部。对于加强筋6,具体设置于导入台4与盒底5之间,而在导入台4至盒顶之间不设置加强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盒底5的中部还设有标识部8,标识部8上可设置产品的商标、品名及型号规格等,加强筋6设置于导入台4与标识部8之间,而在标识部8上,则不设置加强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对于加强筋6的设置方式,优选竖直设置,此外,还可以水平设置和交叉设置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盒身远离盒底5的一端,即通常所称的上端还设有盒缘1,盒缘1水平向外扩张,对于盒身,优选为上大下小的结构,即盒身的盒缘1端横截面积大于其盒底5端的横截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对于盒身的形状,优选为方形,倒水口2则设置于盒身的一个角或多个角上。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盒身的形状,还可以为多边形,柱状形等任何可能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对于塑料容器,还包括凸起部3,凸起部3设置于倒水口2的中部,凸起部3用于倒水时阻止盒内食物随水外流,避免造成不必要有浪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盒身靠近盒缘1的一端,即盒身的上端还设有若干个向外凸起的叠码台7,当上下两个塑料容器叠放在一起时,上一塑料容器的叠码台7刚好置于下一塑料容器的盒缘1上,即通过叠码台7的支撑作用,防止两个塑料容器叠放在一起时卡得太紧,不易分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叠码台7具体设置于盒身的每个角上,每个角上设置一个叠码台7,叠码台的高度介于0.1mm~10mm之间。对于叠码台7的形状,可以为任何可能的结构形式,在此不作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对于标识部8,优选向盒身内凹陷,标识部8的整体形状,可以为圆形,可以为方形或多边形等任何可能的形状。

此结构的塑料容器,如前所述,其具有结构强度更合理、方便搬运和运输、使用更为便利,结构更为美观等方面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