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1459发布日期:2020-05-22 20: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1)和与所述滚轮(1)相连接的滚轮支架(2),其中,

所述滚轮(1)位于所述伸缩式输送机的一级固定段(5)的轨道上;

所述滚轮支架(2)与所述伸缩式输送机的二级伸缩段(6)通过调节机构(3)可拆卸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螺杆(31),所述调节螺杆(31)的一端固设在所述二级伸缩段(6)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滚轮支架(2)并通过螺母(32)将所述滚轮支架(2)限制在所述调节螺杆(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调节机构(3)上的所述螺母(32)的个数最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母(32)分别位于所述滚轮支架(2)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还包括垫块(33),所述垫块(33)固设在所述二级伸缩段(6)上,所述垫块(33)与所述调节螺杆(31)的端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架(2)为框型结构,所述滚轮支架(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和连接板(23),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通过所述连接板(23)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23)相对的两侧,所述调节螺杆(31)穿过所述连接板(23)并通过所述螺母(32)将所述连接板(23)限制在所述调节螺杆(3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滚轮(1)相连接,所述滚轮(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11),所述第二支撑板(22)设置有第二连接口(221),所述连接板(23)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31)和第二卡接部(232),所述第一卡接部(231)伸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口(211)内且两者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232)伸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口(221)内且两者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端部设置有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二支撑板(22)端部设置有第二凹槽(222),所述第一凹槽(212)与所述第二凹槽(222)位于所述连接板(23)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凹槽(212)和所述第二凹槽(222)能与所述二级伸缩段(6)的横杆(61)或所述调节机构(3)上的垫块(33)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设置有两个通孔(233),每个所述通孔(233)与一个所述调节机构(3)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滚轮(1)均位于所述滚轮支架(2)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架(2)与所述滚轮(1)通过连接件(4)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4)包括阶梯轴(41)、螺栓(42)和限位部(43),所述阶梯轴(41)包括第一连接轴(411)、第二连接轴(412)和第三连接轴(413),所述第一连接轴(411)和所述第三连接轴(413)分别固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412)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轴(411)和所述第三连接轴(413)两者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连接轴(412)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轴(411)与所述滚轮支架(2)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轴(413)与所述滚轮(1)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轴(413)的自由端设置有螺纹孔(4131),所述螺栓(42)穿过所述限位部(43)并与所述螺纹孔(4131)相连接,所述限位部(43)能限制所述滚轮(1)沿所述阶梯轴的长度方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式输送机的上顶轮机构,涉及伸缩式输送机零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顶轮机构与二级伸缩段的连接方式难以微调上顶轮机构与二级伸缩段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滚轮和与所述滚轮相连接的滚轮支架,其中,所述滚轮位于所述伸缩式输送机的一级固定段的轨道上;所述滚轮支架与所述伸缩式输送机的二级伸缩段通过调节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固设在所述二级伸缩段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滚轮支架并通过螺母将所述滚轮支架限制在所述调节螺杆上。本实用新型用于二级伸缩段能沿一级固定段的长度方向自由伸缩。

技术研发人员:后明强;谢远旭;余建明;杨洋;黄挺;陆亦杰;王吉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双彩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