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饲料的缓冲转运组件及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9854发布日期:2020-06-23 21:5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合饲料的缓冲转运组件及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合饲料的缓冲转运组件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配合饲料是指在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以及以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多种不同来源的饲料,依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的饲料。

由于饲料的加工过程一般是从底层的仓库中的原料,向上运输,经过多个工序加工成型后,再通过传送系统运输至仓库或者运输车辆上,饲料装袋后,通常需要从高处运至低处的仓库或者运输车辆,需要通过斜置的传送带机构来运输,前段的传送带机构转运到后端的传送带机构的过程,饲料袋会收到较大冲击,袋身容易破裂导致里面的饲料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配合饲料的缓冲转运组件及输送系统,能够缓冲饲料袋转运过程所受到的冲击,保护饲料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配合饲料的缓冲转运组件,包括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第一传送组件的出料端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的上方,第一传送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料罩,挡料罩包括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设底板的两侧,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铰接在第一传送组件的两侧,底板的前端向上倾斜设置形成挡部,挡料罩经第一动力件驱动可相对第一传送组件转动。本方案中挡料罩能够在第一动力件的驱动下形成饲料袋运输过程中用于缓冲的挡部,饲料袋在从第一传送组件转运到第二传送组件的过程中,能够被倾斜的挡部阻挡,然后挡料罩可以徐徐转动,使得饲料袋逐渐转完成转运,饲料袋转运过程所受冲击显著减小。饲料袋不容易破损,不容易漏料。

优选的,第一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和挡料罩经弹性回位机构相连,弹性回位机构可向上拉动挡料罩的前端。弹性回位机构的作用主要是在第一动力件未开启的时候,能够作用挡料罩,使其位置相对稳定,弹性回位机构还可以配合第一动力件作用挡料罩使挡料罩转动更平稳。

优选的,弹性回位机构包括环形橡胶带、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分别设置在连接座和挡料罩上,环形橡胶带的两端分别套设固定在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上。通过环形橡胶带两端套设在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上的方式能够给予挡料罩前端向上的预紧力,且本方式便于更换环形橡胶带。

优选的,挡部的上外壁面设置有内凹的圆弧面。内凹的圆弧面能够减轻挡部挡住饲料袋时,饲料袋所受冲击,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的,一种配合饲料的缓冲转运组件还包括立柱,第一传送组件的进料端固定在立柱上。立柱的设置便于安装第一传送组件。

优选的,第一传送组件的中部和立柱之间经斜撑杆连接。斜撑杆的设置用于支撑及固定第一传送组件。

优选的,第一动力件包括第一推缸,第一推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挡料罩和第二传送组件上。第一推缸容易安装,能够稳定驱动挡料罩相对第一传送组件转动。

优选的,一种配合饲料的缓冲转运组件还包括底架,第二传送组件的一端铰接在底架上,第二传送组件的另一端和底架之间经第二动力件连接,第二动力件驱动第二传送组件相对底架转动。底架和第二动力件的设置便于调整第二传送组件相对平面的角度,便于针对不同卸货高度的要求。

优选的,第二动力件包括第二推缸,第二推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底架和第二传送组件上。第二推缸容易安装,能够稳定驱动第二传送组件相对底架转动。

一种配合饲料的输送系统,包括缓冲转运组件。整个输送系统在运输饲料袋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保护饲料袋,在饲料袋竖向运输落差较大的情况下,饲料袋不容易破裂,不容易撒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缓冲转运组件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位置基准的坐标;

图2为挡料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位置基准的坐标;

图3为第二传送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图3,为解决配合饲料在输送带之间转运过程中,饲料袋容易受到冲击较大而容易破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合饲料的缓冲转运组件,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00和第二传送组件200,第一传送组件100的出料端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200的上方,第一传送组件100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料罩300,挡料罩300包括底板301、左侧板302和右侧板303,左侧板302和右侧板303分设底板301的两侧,左侧板302和右侧板303分别铰接在第一传送组件100的两侧,底板301的前端向上倾斜设置形成挡部304,挡料罩300经第一动力件400驱动可相对第一传送组件100转动。

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均可以是通用的皮带式输送机,且可以是参照图1中的倾斜设置,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还可以均是链式输送机。

参照图1,挡料罩300优选是在左侧板302和右侧板303的中部铰接在第一传送组件100上,具体可以是铰接在通用的皮带式输送机或链式输送机左、右两个侧挡板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挡料罩300能够在第一动力件400的驱动下形成饲料袋运输过程中用于缓冲的挡部304,饲料袋在从第一传送组件100转运到第二传送组件200的过程中,能够被倾斜的挡部304阻挡,然后挡料罩300可以徐徐转动,使得饲料袋逐渐转完成转运,饲料袋转运过程所受冲击显著减小。饲料袋不容易破损,不容易漏料。

参照图1,第一传送组件100的出料端的上方优选设置有连接座500,连接座500和挡料罩300经弹性回位机构600相连,弹性回位机构600可向上拉动挡料罩300的前端。弹性回位机构600的作用主要是在第一动力件400未开启的时候,能够作用挡料罩300,使其位置相对稳定,弹性回位机构600还可以配合第一动力件400作用挡料罩300使挡料罩300转动更平稳。

连接座可以是设置在整个缓冲转运组件侧方的墙壁上,或者是从第一传送组件的侧挡板上设置一连接支架,连接座可固定在连接支架上。

进一步有,参照图1,弹性回位机构600可以包括环形橡胶带601、第一凸柱602和第二凸柱603,第一凸柱602和第二凸柱603分别设置在连接座500和挡料罩300上,环形橡胶带601的两端分别套设固定在第一凸柱602和第二凸柱603上。通过环形橡胶带601两端套设在第一凸柱602和第二凸柱603上的方式能够给予挡料罩300前端向上的预紧力,且本方式便于更换环形橡胶带601。图1中,环形橡胶带601在拉伸状态下,呈长腰形。

弹性回位机构还可以是拉簧,拉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挡料罩前端和连接座上。挡料罩前端应理解为挡料罩上铰接第一传送组件位置的前端部分。

挡部的上外壁面设置有内凹的圆弧面。饲料袋在经第一传送组件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运动惯性在收到挡料罩阻挡时,受力会较大,通过内凹的圆弧面进行缓冲,内凹的圆弧面能够减轻挡部挡住饲料袋时,饲料袋所受冲击,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参照图1,本缓冲转运组件的以上实施例还可包括立柱700,第一传送组件100的进料端固定在立柱700上。立柱700的设置便于安装第一传送组件100。立柱700可以是设置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有,参照图1,第一传送组件100的中部和立柱700之间可经斜撑杆701连接。斜撑杆701的设置用于支撑及固定第一传送组件100,斜撑杆701可以设置至少两条,斜撑杆701可抵接支撑第一传送组件100的底部。

参照图1,第一动力件400优选包括第一推缸,第一推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挡料罩300和第二传送组件200上。第一推缸容易安装,能够稳定驱动挡料罩300相对第一传送组件100转动。第一推缸根据实际负荷可以在液压缸和气缸中选择,优选是液压缸。

参照图1,本缓冲转运组件的以上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底架800,第二传送组件200的一端优选铰接在底架800上,第二传送组件200的另一端和底架800之间经第二动力件900连接,第二动力件900驱动第二传送组件200相对底架800转动。底架800和第二动力件900的设置便于调整第二传送组件200相对平面的角度,便于针对不同卸货高度的要求。

参照图1,第二动力件900优选包括第二推缸,第二推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底架800和第二传送组件200上。第二推缸容易安装,能够稳定驱动第二传送组件200相对底架800转动。第二推缸根据实际负荷可以在液压缸和气缸中选择,优选是液压缸。

一种配合饲料的输送系统,可包括以上任一缓冲转运组件实施例。整个输送系统在运输饲料袋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保护饲料袋,在饲料袋竖向运输落差较大的情况下,饲料袋不容易破裂,不容易撒料。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