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眼镜模具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9056发布日期:2020-08-25 19:2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眼镜模具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形眼镜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隐形眼镜模具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隐形眼镜的生产中,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工序也各不相同。有一些生产商对生产技术的掌握比较娴熟,于是将各工序通过自动化设备衔接起来,从而实现隐形眼镜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但是全自动化生产线对生产商的要求较高,而且初期设备成本和生产线运营成本较高,且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所以并不适合所有生产商,一些生产商仍然使用的是各工序分开操作的生产工艺。

然而无论使用哪种生产工艺,模具都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所以在各种隐形眼镜的生产工艺中,模具的上料问题也就成为了各大生产商重点考虑的问题。一般隐形眼镜生产中用到的模具尺寸小、数量多,所以在实际的隐形眼镜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模具上料装置也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是如果上料装置设计不合理,不但容易发生故障,影响生产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到隐形眼镜的镜片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故障率低且上料效率高的隐形眼镜模具上料机构,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隐形眼镜模具的上料效率和镜片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眼镜模具上料装置,旨在提高上料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隐形眼镜模具上料装置,包括:给料盘1、送料条块2、第一挡块3、第二挡块4、分隔条5、除静电装置、翻转装置和升降装置7;

所述送料条块上设有5-20个u型模具槽21,这些模具槽分布在条块的一端,另一端不设模具槽;每一个模具槽内可容纳2个模具;模具槽的开口处跟给料盘较低的一端相邻但不接触,每一个模具槽的尽头处都设有一个o型孔22,每一个o型孔内均设有一个感应探头;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在送料条块中的底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上部为凸面;

所述第一挡块位于送料条块的尽头一侧,且位于送料条块的上方,并跟送料条块呈平行关系,第一挡块挡块的边缘跟给料盘出料口边缘之间的距离为模具底部直径2倍,第一挡块的一头有一个豁口31,第一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第二挡块位于送料条块的开口处一侧,且位于送料条块的上方,并跟送料条块呈平行关系,第二挡块的边缘跟给料盘的出料口边缘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分隔条通过螺栓和固定条6固定在第一挡块的豁口处,且分隔条的长度不超过该豁口;分隔条的尖端处位于两排模具的中间位置;分隔条的水平高度跟模具的上部一致;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91、翻转板92、固定块93和支撑板94;所述旋转机构上设有一个旋转圆盘95;所述翻转板的一边通过螺栓96固定在旋转圆盘上,另一边通过一根转轴固定在固定块上,翻转板上还设有两排模具孔97,其位置跟送料条块上的模具槽相对应,每一个模具孔中分别设有一个真空吸头;所述转轴一头插入所述固定块中,另一头插入所述旋转机构中;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固定块都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位于升降装置上;

所述除静电装置固定在第一挡块上,且其垂直位置位于送料条块的正上方。

优选方案一,还包括:位于给料盘的下方的振动装置;所述给料盘倾斜放置,通过振动装置带动给料盘振动给料,使得模具从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出料,从而进入送料条块。进一步地,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一个不锈钢支架框81和一个离子棒82,所述支架框短边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挡块上,所述离子棒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框的长边上,且其垂直位置位于送料条块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具上料装置设计合理且故障率低,能够提高隐形眼镜质量的效果,而且能够提高上料效率,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该上料装置俯视图;图中,1代表给料盘,2代表送料条块,3代表第一挡块,4代表第二挡块,5代表分隔条,6代表固定条,12代表挡条,21代表u型模具槽,22代表o型孔,91代表旋转机构,92代表翻转板,93代表固定块,95代表旋转圆盘,96代表螺栓,97代表模具孔。

图2是图1中翻转装置沿a-a方向视图的放大图;图中,7代表升降装置,91代表旋转机构,92代表翻转板,93代表固定块,94代表支撑板,95代表旋转圆盘,96代表螺栓。

图3是图1中翻转装置沿b-b方向视图的放大图;图中,91代表旋转机构,92代表翻转板,95代表旋转圆盘。

图4是图1中分隔条沿c-c方向视图的放大图;图中,3代表第一挡块,5代表分隔条,6代表固定条,31代表第一挡块上的豁口。

图5是实施例中除静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3代表第一挡块,81代表不锈钢支架框,82代表离子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隐形眼镜模具上料装置,包括:给料盘1、送料条块2、第一挡块3、第二挡块4、分隔条5、除静电装置、翻转装置和升降装置7、位于给料盘的下方的振动装置;

所述送料条块上设有10个u型模具槽21,这些模具槽分布在条块的一端,另一端不设模具槽;每一个模具槽内可容纳2个模具;模具槽的开口处跟给料盘较低的一端相邻但不接触,每一个模具槽的尽头处都设有一个o型孔22,每一个o型孔内均设有一个感应探头;

所述第一挡块位于送料条块的尽头一侧,且位于送料条块的上方,并跟送料条块呈平行关系,第一挡块挡块的边缘跟给料盘出料口边缘之间的距离为模具底部直径2倍,第一挡块的一头有一个豁口31,第一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第二挡块位于送料条块的开口处一侧,且位于送料条块的上方,并跟送料条块呈平行关系,第二挡块的边缘跟给料盘的出料口边缘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分隔条通过螺栓和固定条6固定在第一挡块的豁口处,且分隔条的长度不超过该豁口;分隔条的尖端处位于两排模具的中间位置;分隔条的水平高度跟模具的上部一致;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91、翻转板92、固定块93和支撑板94;所述旋转机构上设有一个旋转圆盘95;所述翻转板的一边通过螺栓96固定在旋转圆盘上,另一边通过一根转轴固定在固定块上,翻转板上还设有两排模具孔97,其位置跟送料条块上的模具槽相对应,每一个模具孔中分别设有一个真空吸头;所述转轴一头插入所述固定块中,另一头插入所述旋转机构中;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固定块都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位于升降装置上;

所述除静电装置固定在第一挡块上,且其垂直位置位于送料条块的正上方;

所述给料盘倾斜放置,两侧有挡条12,通过振动装置带动给料盘振动给料,使得模具从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出料,从而进入送料条块;

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一个不锈钢支架框81和一个离子棒82,所述支架框短边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挡块上,所述离子棒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框的长边上,且其垂直位置位于送料条块的正上方。

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振动装置振动,从而带动给料盘向送料条块的模具槽中给料,给料的过程中通过位于送料条块正上方的离子棒去除模具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并通过第一挡块挡住模具使其不至于从送料条块上掉落;当位于每一个模具槽尽头的感应探头感应到其所在位置都有模具时,送料条块开始往翻转装置的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隔条将两排模具分开,使得两两模具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分隔模具时,位于模具槽外侧的一排模具保持不动,位于模具槽内侧的一排模具从第一挡块的豁口处开始向模具槽的更内侧移动,直到两两模具之间的距离跟分隔条的厚度一致则停止移动;当送料条块移动到模具槽能够跟翻转板上的模具孔对应时,则送料条块停止移动,此时翻转板翻转过来,然后升降装置下降,使得模具孔中的真空吸头能够吸到模具的上部,然后升降装置上升到原来位置,然后翻转板再翻转回去,此时模具底部朝上,从而完成一次模具上料,此过程通过第二挡板挡住模具使其不至于从送料条块上掉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