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9781发布日期:2020-09-15 19:3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车移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大车(又称桥架)是桥式起重机的基本构件,它由主梁、端梁、走台等部分组成。主梁跨架在跨间上空,有箱形、析架、腹板、圆管等结构形式。主梁两端连有端梁,在两主梁外侧安有走台,设有安全栏杆。在驾驶室一侧的走台上装有大车移行机构,在另一侧走台上装有往小车电气设备供电的装置,即辅助滑线。在主梁上方铺有导轨,供小车移动。整个桥式起重机在大车移动机构拖动下,沿车间长度方向的导轨上移动。

而现在大多数的大车移动装置大都结构复杂,且对于运输时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且对集装箱的运输和吊运不方便,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解决了结构复杂,且对于运输时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且对集装箱的运输和吊运不方便,实用性不强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底部焊接有隔板,所述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左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圈螺纹套设有螺管,所述螺管的底部焊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焊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的外圈缠绕焊接有穿过箱体的软钢绳,所述软钢绳远离绕线辊的一端焊接有升降辊,所述升降辊的底部焊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右侧顶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三固定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顶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左侧焊接有重力块,所述螺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焊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套设有滑块,所述螺管的顶部与滑块焊接,所述滑槽与滑块的竖截面为t型。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通过螺栓与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驱动电机、双轴电机、螺杆、螺管、绕线辊、重力块、软钢绳和挂钩等结构,其中通过控制驱动电机能够控制螺杆的转动,螺杆能够控制螺管的运动,而螺管运动又能够控制移动板进行运动,移动板能够控制箱体的运动,箱体能够控制挂钩的运动,进而能够控制集装箱的运动,而控制往复螺杆能够控制绕线辊的转动,绕线辊能够控制软钢绳的收放,进而能够控制对挂钩的升降,最终通过挂钩的升降能够控制集装箱的升降。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移动过程中结构稳定,不容易出现事故,且对集装箱的吊运十分方便,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的a部分放大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隔板、3驱动电机、4重力块、5第一固定杆、6第二固定杆、7支撑板、8第一连接杆、9第三固定杆、10第二连接杆、11螺管、12移动板、13箱体、14螺杆、15挡板、16绕线辊、17双轴电机、18软钢绳、19升降辊、2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9的底部焊接有隔板2,第二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9的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顶部左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杆5,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9的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支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的外圈螺纹套设有螺管11,螺管11的底部焊接有移动板12,移动板12的底部焊接有箱体13,箱体1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17,双轴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绕线辊16,绕线辊16的外圈缠绕焊接有穿过箱体13的软钢绳18,软钢绳18远离绕线辊16的一端焊接有升降辊19,升降辊19的底部焊接有挂钩20。

第三固定杆9的右侧顶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三固定杆9的一端与支撑板7的顶部铰接,支撑板7的底部左侧焊接有重力块4,螺杆14远离驱动电机3的一侧焊接有挡板15,支撑板7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套设有滑块,螺管11的顶部与滑块焊接,滑槽与滑块的竖截面为t型,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与支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双轴电机17通过螺栓与箱体1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所需要移动的集装箱通过牢固的绳子进行固定,然后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启动能够带动它的输出轴转动,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螺杆14进行转动,螺杆14转动能够带动螺杆14外圈螺纹套设的螺管11进行运动,由于螺管11的顶部与滑块焊接,所以螺管11不会随着螺杆14的转动而转动,只会水平移动,而螺管14移动能够带动移动板12进行移动,移动板12移动能够带动箱体13以及挂钩20进行运动,而当挂钩20运动至集装箱的上方时,关闭驱动电机3,启动双轴电机17,双轴电机17的启动能够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绕线辊16进行转动,绕线辊16转动能够对软钢绳18进行收放,进而能够带动挂钩20向下运动,当挂钩20运动至集装箱附近时,通过挂钩20将集装箱上的绳子勾起,然后反向启动双轴电机17,带动挂钩20向上运动,进而将集装箱脱离地面,然后关闭双轴电机17,启动驱动电机3,通过螺管11带动集装箱进行运动,到达指定位置点再进行取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9)的底部焊接有隔板(2),所述第二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9)的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左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杆(5),所述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9)的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的外圈螺纹套设有螺管(11),所述螺管(11)的底部焊接有移动板(12),所述移动板(12)的底部焊接有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17),所述双轴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绕线辊(16),所述绕线辊(16)的外圈缠绕焊接有穿过箱体(13)的软钢绳(18),所述软钢绳(18)远离绕线辊(16)的一端焊接有升降辊(19),所述升降辊(19)的底部焊接有挂钩(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杆(9)的右侧顶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三固定杆(9)的一端与支撑板(7)的顶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左侧焊接有重力块(4),所述螺杆(14)远离驱动电机(3)的一侧焊接有挡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套设有滑块,所述螺管(11)的顶部与滑块焊接,所述滑槽与滑块的竖截面为t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与支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双轴电机(17)通过螺栓与箱体(1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深水码头大车移动装置,涉及大车移动领域,针对结构复杂,且对于运输时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且对集装箱的运输和吊运不方便,实用性不强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底部焊接有隔板,所述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左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移动过程中结构稳定,不容易出现事故,且对集装箱的吊运十分方便,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徐啸;徐艳山;邹晓华;徐新雷;谢苏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