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裂解产物旋转水冷出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2958发布日期:2020-10-09 18:2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裂解产物旋转水冷出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裂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裂解产物旋转水冷出料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裂解是指通过热能将一种样品(主要指高分子化合物)转变成另外几种物质(主要指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过程,裂解不仅为现代社会大量产生的废弃物(例如废塑料、废橡胶等)的处理找到了良好的解决方法,而且对资源减少、能源紧张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方案,可以提供大量的基础工业原料和能源来源,如炭黑、铁丝、可燃油气等,是未来解决各种资源危机的手段之一。

本申请的申请人在先已经申请了很多与裂解相关的专利技术,其中绝大部分专利均已经获得授权,申请人并未停止对技术的进一步探究,在研究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裂解器固态产物出料装置一般不设置冷却装置,申请人的部分在先申请中有采用水封进行冷却出料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一方案仅适用于带有裂解容器的裂解装置,无法适用于常规的裂解装置中,还有技术方案采用水蒸气逆流吹吸的方式,该方式的问题在于水蒸气可能会对出料装置造成腐蚀等问题,且现有的出料装置一般采用螺杆挤出的方式来实现出料,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能否提供一种全新的带有冷却装置的出料装置,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固体裂解产物旋转水冷出料机,该出料机包括外筒体,和套装在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内筒体两端设置有孔板,孔板一端连接有固体裂解产物进料仓,另外一端连接有固体裂解产物出料仓,孔板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列管,所述列管分为进水管和回水管,进水管通过进水仓与进水支管连接,进水支管与进水管路连接,回水管通过回水支管与回水管路连接,所述进水管路套装在回水管路内;采用这种结构的出料机,通过向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空腔及进水管内通入冷却水的方式,对内筒体内的固体裂解产物进行水冷,并通过回水管将冷却水送出,实现了在出料机内部的冷却,避免了裂解产生的固体产物在出料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导致的结焦等问题,换热效率较之现有技术有明显提高。

本发明的主要改进点在于,采用了内筒体和外筒体转动的方式来实现固体裂解产物的出料,通过在内筒体内壁上设置螺旋带或者抄板的方式,通过内筒体的旋转带动物料在内筒体内移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螺旋出料机,由于没有螺杆的存在,使得出料的空间更大,对提高处理能力有明显的帮助,另外一点就是本申请借鉴了列管换热器的原理,将其与出料装置的内筒体和外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增大了水冷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冷却的效率,且通过合理的进水和回水排布,使得内筒体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骤冷骤热带来的诸多弊端,避免了结焦、产物结块等问题的发生。

更进一步的,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体裂解产物旋转水冷出料机,该出料机包括外筒体,和套装在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内筒体两端设置有孔板,孔板一端连接有固体裂解产物进料仓,另外一端连接有固体裂解产物出料仓,孔板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列管,所述列管分为进水管和回水管,进水管通过进水仓与进水支管连接,进水支管与进水管路连接,回水管通过回水支管与回水管路连接,所述进水管路套装在回水管路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固体裂解产物进料仓和固体裂解产物出料仓均设置在孔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列管设置在孔板的圆周方向上,均匀的分布在进料仓和出料仓外侧孔板上;

所述的孔板分为进水孔板和回水孔板;

所述的固体裂解产物进料仓外壁与外筒体内壁,以及回水孔板构成了回水仓,回水孔板上所有列管均开口;

所述的固体裂解产物出料仓外壁与外筒体内壁,以及进水孔板构成了进水仓,进水孔板上仅有进水管对应的列管开口,与回水管对应的列管封口;

所述的进水仓上连接有至少一根进水支管,进水支管与进水管路直接连接,当水进入进水仓后,可直接进入进水管内,同时还可以直接进入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空腔内,实现对内筒体的直接冷却,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空腔另一端与回水仓直接连接,提高了冷却水的进水量,进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所述的回水管连接对应位置上的回水支管,回水支管与回水管路直接连接,这样通过进水管路进入的冷却水可以全部通过回水管路送出内筒体;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支管设置有三根,彼此之间的夹角为120°,同样的所述的回水支管也设置有三根,彼此之间的夹角为120°,且回水管与进水管在孔板上交错设置,从而提高内筒体内温度的均衡;

所述的进水管路套装在回水管路内,因此进水管路直径小于回水管路直径,方便了进水与回水的热交换,同时减少了管路在内筒体内的复杂排布,不会影响固体裂解产物的出料;

上述的出料机整体可以旋转,通过连接驱动电机和配套的旋转机构即可实现,所述内筒体内壁上设置螺旋带或抄板,通过整体旋转,利用内筒体内设置的螺旋或抄板实现对固体裂解产物的连续出料;更进一步的,出料仓末端连接有出料口,可以与现有的其他出料后处理装置连接;同样的进料仓上连接有进料口,方便与裂解器的固体产物出口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的出料机,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路和进水支管进入进水仓后,通过孔板上的列管开口进入进水管,同时进入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空腔内,与固体裂解产物逆向运动,从而对其进行更好的冷却,由于进水管设置在内筒体内,其冷却效果较之现有技术有明显的提高;冷却水进入回水仓后,进入孔板上的回水管内,由于回水管的末端封闭冷却水进入回水支管并进入回水管路排出出料机外;

由于出料机整体可以旋转,因此在回水管路穿出出料机的位置上设置有动密封,实现整机旋转过程中的密封;

采用这种结构的固体裂解产物旋转水冷出料机,通过机器自身旋转配合内筒体内的螺旋带或者抄板实现固体裂解产物的出料,较之现有采用螺杆出料的方式,结构更加简单,且大大提高了处理量,同时由于采用了内筒体内外的双水冷结构,避免了裂解产生的固体产物在出料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导致的结焦等问题,且换热效率较之现有技术有明显提高,填补了本领域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体裂解产物旋转水冷出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部分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回水孔板部分装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其中1为外筒体,2为内筒体,3为进水管,4为回水支管,5为进水支管,6为出料仓,7为进水管路,8为回水管路,9为进水仓,10为回水管,11为进料仓,12为回水仓,13为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空腔,14为进水孔板,15为回水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除特殊说明外,下述实施例中均采用常规现有技术完成。

一种固体裂解产物旋转水冷出料机,该出料机包括外筒体1,和套装在外筒体1内的内筒体2,内筒体2两端设置有孔板,孔板一端连接有固体裂解产物进料仓11,另外一端连接有固体裂解产物出料仓6,孔板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列管,所述列管分为进水管3和回水管10,进水管3通过进水仓9与进水支管5连接,进水支管5与进水管路7连接,回水管10通过回水支管4与回水管路8连接,所述进水管路7套装在回水管路8内;

所述的固体裂解产物进料仓11和固体裂解产物出料仓6均设置在孔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列管设置在孔板的圆周方向上,均匀的分布在进料仓11和出料仓6外侧孔板上;

所述的孔板分为进水孔板14和回水孔板15;

所述的固体裂解产物进料仓11外壁与外筒体1内壁,以及回水孔板15构成了回水仓12,回水孔板15上所有列管均开口;

所述的固体裂解产物出料仓11外壁与外筒体1内壁,以及进水孔板14构成了进水仓9,进水孔板14上仅有进水管3对应的列管开口,与回水管10对应的列管封口;

所述的进水仓9上连接有至少一根进水支管5,进水支管5与进水管路7直接连接,当水进入进水仓9后,可直接进入进水管3内,同时还可以直接进入内筒体2与外筒体1之间的空腔内,实现对内筒体2的直接冷却,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空腔另一端与回水仓12直接连接,提高了冷却水的进水量,进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所述的回水管10连接对应位置上的回水支管4,回水支管与回水管路直接连接,这样通过进水管路进入的冷却水可以全部通过回水管路送出内筒体;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支管5设置有三根,彼此之间的夹角为120°,同样的所述的回水支管4也设置有三根,彼此之间的夹角为120°,且回水管与进水管在孔板上交错设置,从而提高内筒体内温度的均衡;

所述进水管路7套装在回水管路8内,因此进水管路7直径小于回水管路8直径,方便了进水与回水的热交换,同时减少了管路在内筒体内的复杂排布,不会影响固体裂解产物的出料;

所述内筒体2内壁上设置螺旋带或抄板,上述的出料机整体可以旋转,通过连接驱动电机和配套的旋转机构即可实现,通过整体旋转利用内筒体内设置的螺旋或抄板实现对固体裂解产物的连续出料;更进一步的,出料仓6末端连接有出料口,可以与现有的其他出料后处理装置连接;同样的进料仓11上连接有进料口,方便与裂解器的固体产物出口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的出料机,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路和进水支管进入进水仓后,通过孔板上的列管开口进入进水管,同时进入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空腔13内,与固体裂解产物逆向运动,从而对其进行更好的冷却,由于进水管设置在内筒体内,其冷却效果较之现有技术有明显的提高;冷却水进入回水仓后,进入孔板上的回水管内,由于回水管的末端封闭冷却水进入回水支管并进入回水管路排出出料机外;

由于出料机整体可以旋转,因此在回水管路穿出出料机的位置上设置有动密封,实现整机旋转过程中的密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